皇太極深諳離間之道,一條計策使大明喪失名將袁崇煥,手段高明

皇太極從小就讀過《三國演義》,對其中的很多計謀都非常熟悉。反間計是《三國演義》裡最常用的計謀,皇太極對此並不陌生。離間袁崇煥與崇禎,是皇太極對反間計的一次精彩運用。

袁崇煥以守城著稱。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吃過袁崇煥的虧。寧遠之戰,袁崇煥堅守孤城,迫使努爾哈赤數萬大軍無功而返。皇太極繼位後,發動了錦寧之戰,最終大敗而歸。袁崇煥成了皇太極進兵中原的一道堅固長城,大有無法逾越之勢。

皇太極對此非常惱火,

皇太極想,可不可以繞開山海關,直接進攻北京呢?

皇太極深諳離間之道,一條計策使大明喪失名將袁崇煥,手段高明

當時,袁崇煥鎮守山海關,兵強馬壯,防守十分嚴密。皇太極尋思,既然明朝把大軍放在山海關,北京一帶必然空虛。於是,他決定繞道山海關,進攻北京。

1629 年(天聰三年)十月,皇太極親率大軍,借道內蒙古,避開山海關,直接進攻北京城。

果如

皇太極所料,薊鎮一帶防務空虛,後金大軍沒有費太大力氣,就打到京師附近。

袁崇煥得知訊息後,急忙帶著九千精兵,朝京師趕來。經過連天連夜的趕,終於在皇太極攻下北京之前趕到。袁崇煥身先士卒,率軍和八旗兵在廣渠門和左安門大戰。八旗兵稍稍退卻。袁崇煥便將大營安頓在廣渠門外。

此時,皇太極使出了離間計。

八旗軍在戰場上抓到了一個楊姓太監,皇太極便開始策劃一場陰謀。他在和將領的談話時,故意讓楊太監聽到。皇太極謊稱袁崇煥和他有密約,這才讓各路將領停止進攻。

楊太監聽到這個訊息後,心驚肉跳。

這時,袁崇煥率軍向後金大營進攻,皇太極下令各軍且戰且退。撤退過程中,故意放走了楊太監。楊太監連夜逃到京城,進宮後把袁崇煥和皇太極有密約的訊息告訴了崇禎。

崇禎皇帝生性多疑,明朝政治腐敗,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很多大臣詆譭袁崇煥,說是他故意把皇太極放進關內。儘管他打了勝仗,但是整個京城裡輿論對他非常不利。

皇太極深諳離間之道,一條計策使大明喪失名將袁崇煥,手段高明

接到太監奏報後,崇禎皇帝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下令逮捕袁崇煥,將其打入大獄。第二年,崇禎下令將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家人被流放。

皇太極離間崇禎和袁崇煥,做得非常漂亮,不但成功搞死了袁崇煥,還讓整個大明的輿論一邊倒地譴責袁崇煥,認定他是通敵賣國。史書記載,袁崇煥被凌遲時,京城的很多老百姓紛紛來爭著吃袁崇煥的肉。

儘管袁崇煥愛說大話,比如他說五年收復遼東,其實根本辦不到,為人囂張跋扈,私殺毛文龍。但是,崇禎繼位不久,就對手握重兵的邊將大開殺戒,無疑是自毀長城。袁崇煥一死,大明就沒有得力干將可用了。

袁崇煥死後,皇太極對明朝的進攻就越加頻繁。在他有生之年,除了1629年這次之外,還進行過四次大規模進攻明朝的戰爭。透過這些戰爭,後金劫掠了大量財物,俘虜了很多平民百姓,充實了後金的府庫,提高了國力,同時也動搖了明朝的統治根基。

除了攻伐明朝之外,皇太極還對朝鮮和蒙古用兵。

朝鮮歷來是明朝的藩屬國。明朝和後金打仗,朝鮮經常派人支援明朝,出人出物。每次後金出動大軍進攻明朝,朝鮮對後金都是極大的威脅。為了徹底解決進攻明朝的後顧之憂,皇太極曾兩次進攻朝鮮。這兩次進攻都取得了較大的勝利,特別是第二次,直接把朝鮮打趴下,讓他們放棄對明朝的依附,轉而成為後金的藩屬國。這樣一來,朝鮮不但不再派兵支援明朝,每年反而要給後金大量糧食,支援後金進攻明朝。

皇太極深諳離間之道,一條計策使大明喪失名將袁崇煥,手段高明

打蒙古,主要是為了征服蒙古察哈爾部的林丹汗。察哈爾部是蒙古地區最強大的部落,明朝為了牽制後金,與察哈爾部林丹汗達成協議,明朝每年撥給林丹汗“賞銀”,林丹汗則不斷派兵進攻後金。為了徹底解決林丹汗,皇太極親率大軍,先後三次征討蒙古。最終,察哈爾部被徹底摧毀,林丹汗被迫逃亡青海,最終客死他鄉。

征服了朝鮮和蒙古,後金的後顧之憂徹底解除了,從此,後金就能放開手腳進攻明朝了。

就在皇太極躊躇滿志,準備攻克山海關的時候,52歲的皇太極突然去世。

皇太極去世沒有徵兆,去世當天,他還在批閱奏章。他既沒有指定繼承人,也沒有留下遺詔。他的輝煌大業,最終定格在山海關。

儘管皇太極一生都沒能攻克山海關,但是,如果沒有他掃清障礙,多爾袞是不可能那麼輕鬆就拿下山海關、進入北京城的。

皇太極的一生雖然只有短短52年,但是對清朝的貢獻非常大,可以說,大清基業,都是他一手奠定的。

皇太極的貢獻,除武功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文治。皇太極在位期間,重用漢族官員,制止八旗官兵濫殺無辜,大施懷柔政策,緩和了矛盾,團結了力量。在滿族入關的過程中,范文程、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漢族官員、將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這些人的幫助,清軍是不可能入關的。皇太極完成了中央集權的制度建設,確立了大汗(後來改稱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努爾哈赤執政時期,後金的政治制度比較落後,還殘留著部落時代的影子。皇太極掌權後,一步一步消滅了威脅皇權的反對派,廢黜了四大貝勒輪流執政的制度,實現“南面獨坐”,仿效明朝建立了“三院六部二衙門”,完善了後金的政府架構。

在清朝歷史上,文治武功,能和皇太極媲美的,除了康熙,再無其他人。只可惜,皇太極死得太早,如果他能活到他父親的年紀,大清平定中原、一統天下一定會順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