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臺)山東“非遺課堂”走進澳門校園

新華社澳門9月22日電(記者李寒芳 劉剛)“煙臺仙境”剪紙屏風、活靈活現的濟南皮影戲、栩栩如生的東明糧畫……22日下午,來自山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走進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向師生們展示齊魯風情。

當天,“孔子家鄉 好客山東”山東非遺走進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活動在此間舉辦,共展出11項國家級非遺、13項省級非遺文化。

煙臺展位前,精美的“煙臺仙境”剪紙屏風和“福虎”剪紙座屏吸引了師生們的目光。“剪紙這麼細不會斷嗎?”“這樣的作品製作大概要花多長時間呢?”學生們一邊饒有興趣地觀看,一邊提問。

初二學生何旭翎說:“這次能夠近距離觀摩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如果有機會,也想學習剪紙。”

煙臺市副市長隋子林向學生們發出熱情邀約。她說:“我們歡迎澳門朋友來山東,也帶來了煙臺的非遺專案,希望讓更多的澳門青少年瞭解中國傳統文化。”

“你們會唱《七子之歌》嗎?”在威海展位前,威海市文旅局副局長畢耀文問。

“當然會唱啦。”孩子們回答。

“那你們可知道,聞一多先生筆下的‘七子’所說的七座城市中有澳門,也有威海衛,就是現在的威海。今天,我們帶來了錫鑲、漆貝、鉤織、膠東花餑餑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向澳門介紹威海。”

畢耀文一席話,瞬間拉近了距離。學生們一邊讚歎展品的精美,一邊追問威海文化和歷史。

一粒粒特製的各色小種子,經過染、切、拼、粘、排、雕等工藝,被製作成一幅幅妙趣橫生的花鳥、魚蟲、山水等工藝畫。這就是“東明糧畫”。初二學生黎芷欣正在老師指導下,用紅高粱粘貼出梅花圖案。很快,一朵朵紅梅綻放在她的手下。

“製作過程很複雜,但是很有趣。”她說。不一會兒,糧畫攤位前一席難求,擠滿了想嘗試的學生們。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王春生表示,希望能讓大家在現場體驗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互動交流中展示山東非遺的獨特魅力,在採風問俗中感受“淳樸熱情、絢麗多彩”的山東民俗之美,更加了解和熱愛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這邊攤位熱鬧非凡,那邊臺上已經摩拳擦掌。螳螂拳是載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拳種。螳螂拳傳人劉馨現場“收徒”眾多澳門弟子。“左手拍,轉身,勾手!”伴隨著鏗鏘有力的音樂,孩子們跟著劉馨,模仿起螳螂捕蟬的動作。

“我以前只學過街舞。這套螳螂拳打起來很酷,中華功夫很厲害。”初二學生鄺展暉說。

非遺專案走進校園是“孔子家鄉 好客山東”文化旅遊(澳門)推廣周的重要活動之一。推廣周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省臺港澳事務辦公室主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文化局合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