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翻煎”這樣做才對,看完就會!

中藥“翻煎”這樣做才對,看完就會!

“給您開了七劑藥,每天喝一劑,可以翻煎,早晚喝一次。”

相信有煮中藥經歷的朋友們一定對這句醫囑不陌生。但是,大家知道“翻煎”具體是什麼,應該怎麼操作嗎?

“什麼?難道不是早上煎一次喝,晚上再煎一次喝嗎?”

當然不是!

翻煎一詞,來自粵語,即重複煎一次的意思,與“再煎”同義。

用於煮中藥,指對同一份藥材進行二次或更多次的煎煮。

臨床上我們常說的翻煎大多是指煎兩次,只有極少數特殊藥材,才煎煮三次、四次。

今天,就帶大家來詳細聊聊翻煎的操作!

中藥“翻煎”這樣做才對,看完就會!

什麼是正確的翻煎方法?

翻煎並不是早晚各煎一次、喝一次!

有翻煎經歷的人,一定會發現第一次煎出來的湯液比第二次濃稠許多,這是因為藥材中大多數的有效成分,都在第一次煎煮的時候已經釋放出來,二次有效成分大大降低,因此直觀的表現就是第二次湯液變淡了。

“那第二次煎煮時,藥效豈不是會大打折扣?”

沒錯,就是會大打折扣,所以翻煎絕對不是煎一次喝一次!

正確的翻煎方法

正確的翻煎,是連續煎煮兩次,並將兩次的藥液混勻在一起,再分開兩份,分次服用。

中藥“翻煎”這樣做才對,看完就會!

▲第一次煎煮後,倒出藥液到小碗中備用

中藥“翻煎”這樣做才對,看完就會!

▲第二次煎煮

中藥“翻煎”這樣做才對,看完就會!

▲兩次煎煮的藥液在大碗中混合均勻

中藥“翻煎”這樣做才對,看完就會!

▲把混合後的藥液平均分成兩份

這樣就能使得兩次的藥液濃度均勻、有效成分能夠均勻分佈,使得第二次服藥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翻煎的操作竅門

首次煎煮:涼水浸泡藥材30分鐘

首次煎煮藥物前,需要涼水浸泡藥材約30分鐘再開始加熱。

中藥“翻煎”這樣做才對,看完就會!

第二次煎煮:加入溫水或開水煎煮

但是第

二次翻煎的時候,大多數人是把藥液倒出來之後直接就加涼水,這時藥渣還處於滾燙的狀態,應加入溫水或是燒好的開水,若是加入涼水,冷熱相遇則會使部分成分沉澱或變化,造成成分結構的破壞,影響第二次煎煮的藥效。

水量減少到首次的2/3

因有效成分相比第一次大大降低,因此第二次煎煮時應減少水量,約是第一次的2/3,以提高煎出湯液的濃度,減少混勻時的稀釋。

第二次的煎煮時,慢火煎制,煎煮時長與第一次相近即可。

若有後下藥:在二次翻煎的最後五分鐘加入

此類藥物大多數不宜久煎,或是揮發成分較多,或是有效成分久煎易破壞,此時僅需在第二次翻煎的最後5分鐘加入藥液中煎煮即可。

先煎藥則無特殊,按常規先行煎煮即可。

為什麼要翻煎?

翻煎的目的在於充分利用藥材中的有效成分

單次的煎煮,因藥物煎出來的有效成分濃度較高,會影響藥物中有效成分的釋出,導致大量有效成分殘留在藥渣中,引起藥物浪費。

因此,我們可以採用多次煎煮的方式,讓藥物的有效成分儘可能多地被煎煮出來,增加藥材的使用率及用藥時的服藥量。

中藥“翻煎”這樣做才對,看完就會!

不建議三次、四次煎煮

大部分藥材經過二次煎煮已經能夠比較好地將大部分有效成分煎出,再進行三次、四次煎煮的收益極低,甚至會導致最終服用藥液的稀釋,達不到治療效果,因此若非醫生用藥特殊、專門交代,二次煎煮已是足夠。

如何判斷能否翻煎?

補益類藥物可以翻煎

煎藥常在30-40分鐘

翻煎的情況,最常見於補益類藥物,如補腎、補血、補氣等,以及慢性病的調治,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這一類藥物大多數是根莖類藥物,以溫補、平補為主,藥力緩和。這類藥物的煎藥時長常在30-40分鐘,能充分釋出有效成分的需求,且不損藥性、不懼藥力峻猛。

外感類藥物不宜翻煎

單次煎煮10-15分鐘,至聞到香氣即可停火

而外感類的藥物,如感冒、咳嗽、發熱等,一般大多是枝葉、芳香類藥物,含揮發物較多。這類藥物正常煎煮10-15分鐘,煎熟至可聞到香氣即可停火飲用,繼續久煎則有效成分揮發過多,藥效降低,因此也無需翻煎。

中藥“翻煎”這樣做才對,看完就會!

具體情況遵照醫囑

藥力緩和、藥性溫、平為主的藥物可以翻煎。

藥力比較猛,藥性寒、涼的,則不建議翻煎。

對於其他的一些內科疾病中需要短期服藥的情況,若是藥力緩和、藥性溫、平為主的可以翻煎。但如果是藥力比較猛,藥性寒、涼的,則一般不建議翻煎,以免過多服用耗損正氣。此條涵蓋了大多數的中藥服用情況,但最終服用方法,還是以主診醫生意見為主,遵醫囑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