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對詞體深入探討,研究獲得了多方面的發展

由於受到明代復古思潮的影響,在詞學領域也掀起了復古運動,明人推崇唐五代、北宋詞,因為唐五代、北宋詞去古未遠而接近於民間,明代詞學的復古指向就是向民歌迴歸,在創作領域就是迴歸到民歌的天然質樸、不事雕琢的自然之美,復古思潮不僅影響了明人的詞體創作,也體現在明人的詞學觀、詞學理念中。明人在復古觀念的支配下,開始重新思考詞體的起源、詞體的體性特徵、道德價值。對於習慣了以“雅正”觀看待詞體的固有觀念,詞體“主情近俗”無疑是一次新的突破,研究者習慣於指責明詞的曲化和民歌化,其實就文體之間的相互滲透而言,也是有意義的實踐,明詞的民歌化是復古和融今的一次極好的結合。

明人對詞體深入探討,研究獲得了多方面的發展

明代中後期,以交際應酬為主要功能的詞佔了詞作的極大成分,這必然使得商品化了的詞作也從俗,再從詞體的起源來看,詞體產生於明間,詞體的俗化既是對復古思潮的迴應,也是獲得新的生命力的一條途徑,可見詞體的民歌化是詞體創作新的發展途徑。更何況詞體的曲化或民歌化是詞體本身就具有的潛質,詞體具有多方面發展的選擇性。研究者往往將明代詞學的復古指向於唐五代北宋時期,但對明詞復古的民歌化創作現象重視不夠,有研究者己經注意到了明詞復古的民歌化創作傾向,但又無法在理論上做到確指,筆者認為,明詞的民歌化才是明代詞學復古的最終旨歸,不僅是因為民歌具有現實的生命力,而且是因為民歌更久遠,明人推崇唐五代北宋詞,並不是因為其含蓄蘊藉的美學品質,恰恰是因為其去古不遠而近於民歌,只有這樣才能揭示明人婉約與豪放二體界定、正變之爭的最終指向。

明人對詞體深入探討,研究獲得了多方面的發展

明人重婉約輕豪放,是強調詞體的言情特徵,同樣,明人以“婉約”為正,“豪放”為變,也是為了強調詞體言情的合理性。明人宣揚詞體的主情特徵,將詞體的起源追溯到了六朝詩歌,是因為“風華情致”的六朝詩歌多敘寫女性及其情感,這與早期的詞作有相近之處。由於受傳統儒家詩教的薰陶,明人也意識到詞體絢麗香豔的風格有悖於詩教傳統,從而為詞體的道德價值進行了細緻地探討和發掘,詞論家沈際飛認為,男女之情是所有情感中最真誠自然的部分,不忠實男女之情,也不能忠實地堅守君臣父子倫常關係中的道德之情。楊金認為詞體和詩有相同的功效,能夠藉助婦人女子的口吻,寄託“憂君愛國”之意。

明人對詞體深入探討,研究獲得了多方面的發展

而讓這種男女之情表現到極致,就可以回到性情之正,楊金認為豔詞“極變則反,反而正”,可謂極有見地之言,豔詞在描寫男女之情以質樸斬截而近乎極致的語言表達,從而具有雅正、醇厚的倫理品格。總體而言,明人推崇唐五代、北宋詞,對南宋詞較為冷漠。當然,這種取捨偏好也遭到了清人的批評,謝章班指出,“耳食之徒,又專以《花間》為準的,一若非《金聖集》、《陽春錄》,舉不得謂之詞,並不知尚有辛、劉、姜、史諸法門”唐五代詞北宋詞因詞風淺近自然得到廣泛的推崇,南宋詞雖未被完全摒棄卻顯得相對沉寂,明人從南宋詞逆流而上,選擇與南宋詞相異的審美趣味,迴歸詞體民間文學的本來指向。

明人對詞體深入探討,研究獲得了多方面的發展

如果說南宋人和請人都選擇“雅正”作為詞體的美學標準,明人為何不可以選擇“淺俗”作為自己的美學標準,詞體本身就蘊藏著天然的民歌性質,我們習慣於以“要吵宜修”、“深隱幽微”的美感品質來要求詞體,那只是我們的審美期待習慣使然,詞體的美感可以是多方面的,詞體的文體特徵允許它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詞體的民歌化便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如果我們以一種寬容的態度來看待此類詞,這類詞或許“含蓄蘊藉”的美感特質確實不足,但卻具有民歌的清新質樸的特點,這無疑為詞體也增添了一種新異的美感。

明人對詞體深入探討,研究獲得了多方面的發展

一般說來,明人嚴守詩詞之別,詩尊詞卑的觀念一直存留在明人的文體意識中,但明代詞論家在比較詩詞的共同性時,很自然地抓住了詞體和鄭、衛之詩敘寫男女之情的相同性,聖人不刪鄭、衛之詩,那麼具有相同特徵的詞體就有存在的合理性,在“聲音之道與政通”的前提下,詞體也是音樂文學,所以和古詩一樣同樣可以觀民情察政事,確實也起到了推尊詞體的作用,明人認為透過對於詞體“義理”的發掘,也能夠得到性情之正,這就從對文字的闡釋轉移到了讀者的接受,只是這種“義理”實際是作者的胸襟、抱負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很難具體實指為“寄託”,詞論家們所揭示的“比興寄託”手法,雖然提升了詞體的表現功能和倫理價值,但另一方面又禁錮了詞體表現微言大義的潛藏功能。明人對詞體淨化功用和達情功用的揭示,確實發掘出了詞體獨到的文體價值,起到了推尊詞體的作用。

明人對詞體深入探討,研究獲得了多方面的發展

明人重性情,認為詞體創作是表達性情的需要,儘管明人的“性情“現有自然性惰的傾向,但無疑使得創作者擺脫了道德政教的束縛,能夠傳遞作者的真實情感,明人還發掘出了傳統詩論中的“興”這個詩學範疇,以之揭示詞體創作過程中的心物相感的創作契機,早期的小令,作者感物起興,所以渾然天成,語淺意深,如果說“心物相感”多用來揭示小令詞境的構建,那麼圓融渾成的美感就包含對慢詞長調的創作要求。由於慢詞長調,突破了直接感物起興的傳統,就必須以思力勾勒的方式寫作,其失敗之作,固然流於內容空洞,有堆砌隔膜之感,然其成功之作自然可以在作者的思力安排中蘊含一種深遠的情韻,達到國融渾成的美感效果。詞論家們所提出的“一氣貫注”“首尾相應”等創作技法,一方面體現了詞學家們對慢詞長調的認識和藝術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傳統文人尚圓的文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