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哲學,與倫理的聯絡,​人道觀

大家好,我是小編朱慧怡,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人道觀。

中國古代哲學特別重視哲學與倫理的聯絡,把人的問題放在整個哲學體系裡進行認識和探討。自春秋戰國開始,哲學家們苦苦尋索的所有哲學問題試圖圍繞著解答這樣一箇中心問題:如何建立一個新的美好社會?他們精心構建的所有哲學學說都在於回答這樣一個社會要求:一個公正現實的社會應該是怎麼樣的?在這當中,對於人性的探討佔有基礎和核心的地位。

中國古代哲學,與倫理的聯絡,​人道觀

儒家人性理論是中國古代哲學人性理論的主幹部分,其中尤以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最具代表性。孟子認為人和禽獸的區別就在於人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宋儒稱此為“四端”,即“仁、義、禮、智”的表徵。這“四端”是天賦的,是道德的基礎和根源。孟子把人的道德心理解為人的本性,為儒家的理想社會設定了性善論基礎。這一社會所以是合理的,有根據的。就在於它建築在人的本性即道德心的地基上。作為統治者要以仁愛惻隱之心去治理國家,作為被統治者則以恭敬辭讓之心服從社會的等級結構。

中國古代哲學,與倫理的聯絡,​人道觀

這樣,人性道德就成為維護社會秩序的基本資源,並直接被理解為與社會等級結構相適應的基本規範。基於對人的道德理性的見解,孟子在天人關係的問答仁主張:二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的天,非自然之天,而更像義理之天,具有價值本體的性質。

荀子反對孟子的性善論,主張性惡論。他把人性看做是與生俱來,不學而能的自然屬性。即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好利、嫉妒、喜歡聲色等。治者順人性發展就會出現暴亂。

中國古代哲學,與倫理的聯絡,​人道觀

因此他認為在自然基礎上產生的人性是惡的。那麼,人性的“善”又是怎麼形成的呢?荀子認為,那是人為的結果。“其善者偽也”,“偽”,就是人為的意思。“性”產生惡,而“偽”導致善,這就叫“性偽之分”。由此可知,雖然人性本惡,但是通過後天的禮儀教化,是可以使人由惡變善,這就是“化性起偽”。正是根植於人性的認識,荀子提出“天人相分”的思想。他否定和批判了殷周的宗教天命論,墨子的“天志”、“明鬼”思想;發揚了儒家在人事方面積極進取的梢神,而拋棄了它“畏天”的命定論;吸取了道家天道自然無為的思想,而反對道家純粹聽任自然,放棄人為的宿命論。從而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題。

中國古代哲學,與倫理的聯絡,​人道觀

漢代以後,人性理論仍有一些新的進展。其相對集中在漢唐和宋明時期,這兩個階段共有的一個現象,就是哲學家們既吸收了孟子的思想,又吸收了荀子的思想。並把這兩人的思想融於一個體系之中。漢唐時期人性理論的經典樣式是“性三品”說,其將人性分為上、中、下三等。董仲舒按其將人分成聖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唐代的韓愈以為上品性善,生來具有仁義禮智信五德;中品五德有所欠缺,性可善可惡;下品五德皆失,故性惡。同時人還有七情,情也可分為三品。宋代理學家則明確提出了“性二元論”。

中國古代哲學,與倫理的聯絡,​人道觀

其中張載與朱熹的理論又最“氣質之性”;在朱熹那裡,則被分成“天命之性”和“氣質之性”。

不能否認,由漢唐至宋明,人性理論比起先秦要精緻得多。就理論結構而言,也比先秦更加完善。但事實上,無論是性三品說,還是性二元論,其思想深刻程度遠不如孟子和荀子,這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孟子和荀子是“真正”在進行哲學問題的思考,而秦漢後的哲學思考則是為了追求理論結構的完善,更是為了滿足現實社會統治的思想需要。

中國古代哲學,與倫理的聯絡,​人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