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普洱熟茶之一:普洱熟茶的起源

淺談普洱熟茶之一:普洱熟茶的起源

究竟何時開始有了普洱熟茶,很多人一定會說——1973年,因為市面上有一款很流行的茶叫“73厚磚”。1973年的確是現代普洱熟茶的元年,但是,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按我查閱了中茶的生產檔案,歷史上壓根就沒“73厚磚”這款熟茶!

淺談普洱熟茶之一:普洱熟茶的起源

有人在龍馬同慶號的內飛上找到這麼一句“葉色金黃而厚,水味紅濃而芬香”,便斷定是早期就有熟茶的產生,其實是錯誤的。按現在史料的記錄與記載,1973年以前,普洱茶界就只有傳統普洱茶,即現在我們所說的普洱生茶;1975年以後雲南普洱熟茶的試製成功以後,我們現在所說的普洱熟茶又稱“現代普洱”。

那麼何來“葉色金黃與水味紅濃”呢?早期人們的生活節奏都比較慢,在當時的普洱茶行業裡有句話“爺爺做茶,孫子賣茶”,他們賣的都是老茶,但凡喝過普洱老茶的人,一看就明白這句話就是老普洱茶的特點。

在我遍訪易武及古六大茶山的村村寨寨老茶農及製茶技藝師傅,從他們的口中得知,在解放前,普洱茶的製作工藝是分生茶和熟茶的。那時的普洱生茶如同現在的白茶日曬工藝;而經由鐵鍋炒制的茶就稱“熟茶”,其概念定義和現在我們的理解大相徑庭。

在範和鈞《佛海茶葉》一書的記錄中:有對緊茶原料發酵的描述:

“丙、潮茶一盤灶須高品、梭邊各百五十斤,概須潮水,使其發酵,生香,且柔軟便於揉制。潮時將揀好茶三四藍(約百五十斤)鋪地板上,厚以十寸為度,成團著則搓散之。取水三噴壺勻灑葉上…。。潮畢則堆積一隅,使其發酵,熱度高時中心達106度,近邊約92度”。

同樣譚方之(1944)也有很詳細地記載:

“茶葉揉制前,僱漢夷婦女,將茶中枝梗老葉用手工揀出,粗老茶片經剁碎後,用作底茶,撿好之“高品”、“梭邊”,需分別溼以百分之三十水,堆於屋隅,使其發酵,底茶不能潮水,否則揉成曬乾後,內部發黑,不堪食用。”

以上可以看出一些早期試製普洱熟茶的端倪。

熟茶的溼潑法最早應該起源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究竟是何人最早所為至今以難於考究,以至於有人順手牽羊就套在自己頭上,稱起了“之父”的頭銜。但有一個故事,我覺得比較可信。大概在三十年代的香港,有一位陳姓茶商,從臺灣調了一批綠茶發往印尼,運輸途中不慎淋到雨了,陳姓茶商很良心的把這批茶運回香港,再重新發一批貨到印尼。過了一段時間,陳姓茶商把這批茶折價處理,居然大受好評,很多客商紛紛要求再發貨。陳姓茶商取出一泡茶來喝,湯色慄紅透亮,入口順滑綿柔,不苦不澀,難怪如此受歡迎。於是,他就開始了用溼潑的方法發酵熟茶。

淺談普洱熟茶之一:普洱熟茶的起源

五十年代,廣東茶葉進出口公司組織過熟茶發酵,四川、廣西等地也有人在用小葉種茶葉進行發酵。

雲南中茶公司確實在1973年派人前往廣東學習用溼潑法發酵普洱熟茶,所以才有人杜撰出“73厚磚”的贗品。但是當時,完全照辦學回來的技術在雲南試製是不成功的。

雲南第一批去學習、考察的人員名單是:昆明茶廠副廠長安增榮、審查室負責人吳啟英、技術人員李桂英,勐海茶廠是鄒炳良和曹振興,下關茶廠也去兩人。

廣東的氣候和雲南不同。從廣東考察、學習回來後,昆明茶廠根據實際情況,將溫水溼潑發酵改為冷水溼潑發酵,當時參與試製的有彭承、譚自立等技術人員。

後來,勐海茶廠也根據當地的氣候不斷變化和改進並形成自己的發酵工藝。

下關茶廠則結合自己緊茶的熱發酵工藝,生產出自己獨特的產品,並於當年,銷港普洱熟茶達到10。2噸。而這些散茶的出口名稱是五位數的嘜頭標註的:75671、78081、79562、79102、76103等,約三十個品種。包裝形式全部以麻袋為主,少量用紙箱包裝出口。

所以說,1973年確實有試製出第一批普洱熟茶,也出口了一部分普洱熟茶,但當時都是以散茶的形式出口的,直到1975年才有第一款壓制成磚的嘜頭茶7581。這段歷史,在原來昆明茶廠副廠長、省茶葉進出口公司辦公室主任楊唯仁先生的回憶文章《雲南普洱茶陳化工藝發端追記》裡也有記載。

1975年,雲南中茶出口香港德信行七子餅10。2噸,金額1。63萬美元;

1974年,12。37噸,金額2。53萬美元;

1975年,104噸,金額23。43萬美元;

1985年,達到1560噸,金額294。17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