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之作必有經典之處。毛姆就是毛姆,無人替代!

毛姆的《刀鋒》已經讀完。本想寫一篇書評的,但趕上過年,這心總是靜不下來,感覺大腦一片空白,所以書評總是無法入手。

經典之作必有經典之處。毛姆就是毛姆,無人替代!

這樣的一本小說,何以取名為《刀鋒》?

“刀鋒”一詞出自印度教聖典《迦託·奧義書》:悟道之途艱辛困難,如同跨越鋒利的剃刀。若救贖之路必經刀山,找到答案的代價為何?這就是故事主角拉里心中的疑惑。若真有人在刀山上找到答案,那該如何看待山下的俗世呢?這就是毛姆撰寫本書的因由。

拉里的悟道之路充滿艱辛,每前進一步都如在刀尖上行走,但他在神像前悟道之後,又回到了世俗的生活之中,讓自己的一切歸於平淡。

選擇的艱難,選擇後的艱辛,開悟後的淡然與超脫,讓拉里成為一個富有哲理的智者,最後大隱隱於市,在繁華的塵世裡悠然生活,不知什麼原因,我突然想到那個拈花微笑的場景。

毛姆筆下的人物都很有個性。伊莎貝爾的丈夫格雷,明知伊荷爾深愛著拉里,但自始自至終都把伊莎貝爾視為手心裡的寶,對拉里也是真誠相待,從來沒有用“情敵”的眼光看待過拉里,他是毛姆筆下善良的化身,總是給人一種憨厚朴實的感覺。他喜歡工作,喜歡奮鬥,愛妻子也愛孩子,是一個很有責任性,很有擔當的男人,伊莎貝爾嫁給他,真的是前世修來的福分!

伊莎貝爾可以說是在某種程度上遺傳了她舅舅艾略特的基因,喜歡過上流社會的生活,不想與拉里一起過貧窮的生活,但她的心一直為拉里留著,她對拉里的愛是伴隨著她一生的生活之中的。因為愛,她心生妒忌,當得知拉里要取他們兒時的玩伴蘇菲的時候,先是把氣個半死,然後又設計讓蘇菲離開拉里,繼續去過酗酒吸毒的生活,最後被人割喉,命喪黃泉。

其實並不討厭伊莎貝爾,面對著愛情和物質的選擇,她選擇了物質,放棄了愛情,她深知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命運也很眷顧於她,讓她嫁給一個視她為手心裡的寶的男人。但她對拉里的愛卻沒有因自己的選擇而釋懷,以至於心生嫉妒,破壞了拉里的婚姻。活脫脫的市井女子,在毛姆的筆下被刻畫的淋漓盡致。

最後再來看看伊莎貝爾的舅舅艾略特。對艾略特的描寫,毛姆使用的筆墨不亞於對拉里的描寫。這位有點虛榮、有點自負的自認為是伯爵的後代的男人,很是喜歡社交活動,而且不計代價讓自己往上流社會的圈子裡鑽,七十多歲的時候,因為沒有收到他人宴會的邀請竟然很不開心,以至於大哭。

但他的心底卻是善良的,柔軟的。他對自己的外甥和外甥女都視為自己的孩子,當伊莎貝爾和格雷在大蕭條時期遭遇了破產時,他收留了他們,讓他們住進自己公寓,並提供一切生活費用。他死後又將大筆的遺產留給了伊莎貝爾。那個好虛榮又充滿和善的老頭的形象躍然紙上,宛如眼前。

經典之作必有經典之處。毛姆就是毛姆,無人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