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運營,這些你也會經常犯的錯誤

如果將網際網路行業的外行人與內行從業者相比較的話,二者的區別主要在於,外行人對於網際網路的理解大多來自於從書本或網路中所獲取的相關資訊,以及平日的觀察,而網際網路從業者除了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儲備量以外,還擁有從工作實踐中獲得的經驗。

理論與實踐不論在何時都是有差異的,最近,在商品運營管理的工作中感觸頗深。有些時候我們所謂的內行從業者也時常會被一些自以為是的認知絆倒,經常會在商品運營中出現一些常識錯誤,實踐始終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1。流量的多少一定能決定商品運營的成效嗎?

許多行內朋友都曾有過這樣類似的探討“流量真是越來越值錢”,“想辦法怎樣多吸引點流量才是硬道理”,可事實真如此嗎?

對於許多小公司而言,流量真是十分寶貴,但對於任何平臺而言,誰也不會白送你流量,有時透過和大廠商大平臺之間的合作,可以獲取比較可觀的流量,不過此時還需要看一下流量帶來的轉換率是否能達到你的預期設想呢?可觀的流量並不一定就等於你的預期,很多時候,我們用與結果不匹配的代價去交換流量,很有可能得不償失。

2。追熱點就會蹭到熱度嗎?

追熱點是商品運營中很常用的一個手段,很多時候會是這樣一個現象,當我們手機裡安裝了十個不同的APP,可這十個APP開啟以後的頭條以及推送的內容都是相同的,這時候的你不會把十條推送都開啟,通常開啟一兩條簡單瞭解後,大腦就會自動遮蔽掉相關內容,因此追熱點並不一定百分百有效。

如果涉及的是內容產品,追熱點即便不會為其提供過多的影響力和新使用者,但還好能多少提高一點閱讀量,但如果是電商行業想要轉換成交量,則不太容易,畢竟消費者下單的過程是在使用真金白銀,如果僅靠熱點就能帶動消費量增長,未免有些白日做夢了。

3。打折促銷一定會帶來效果嗎?

打折促銷是商品運營中最基礎的一種營銷手段,不過這一手段在商品運營中並不是隨時隨的都好用的。打個比方,當你們老闆剛設立一個提高收入的KPI,可在商品運營的過程中,你們採用的是打折促銷的手段,這時候雖然成交量會有所增長,但客單件過低會拉低整體收入的,KPI完成不到位時,老闆不會看你的訂單量,只會看收入是否增長。

但如果是為了新產品上新,為了拉新促活,培養使用者消費習慣,此時則可以適當使用上打折促銷手段,畢竟使用者敏感的還是價格,質量過關的前提下,貨比三家的就是價格了。

因此打折促銷是否有效,還要看你自己的需求究竟是什麼。

4。明星效應就一定好用嗎?

與追熱點有些相同的另一個營銷方法就是利用明星效應,這在我們平日裡遇到的明星代言中可見一斑,很多商家也會把商品的成功歸功於代言明星。

可明星代言的成本畢竟過高,唯明星論並不是唯一營銷方式,例如格力空調將成龍的代言由董明珠替換後,行業大咖的自我營銷效果反而更出眾。

商品的代言也好,營銷手段也好,這些都只能算是商品的皮毛,質量才是商品的核心競爭力。

5。內容一定要放到好位置才能有效果嗎?

當兩家公司互相推廣產品時,輪播圖是最先想到的方法。

當我最開始瞭解輪播圖時,它的點選量還是讓我有些意外,可即便如此,輪播圖的存在還是有很大意義的,畢竟,可以靠其吸引到一些平臺或大咖入駐,此時的好位置還是有效果的,只是它不再是過去內容和產品功能的強入口,更多時候,變成了廣告位的存在。

商品運營,這些你也會經常犯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