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古典樂得比較

關於音樂結構

音樂結構和其它藝術的結構是不一樣的,它是在一個時間過程中展示的,但是就中西音樂來說,一是展示方式不同;二是“調式”和“調性”的差異。

“調”是指音和音之間的關係,構成音列的基本的特徵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與其他藝術結構不同是指音樂不像繪畫或雕塑,可具象化,它看不見摸不著。)

中西方古典樂得比較

調式

中西方古典樂得比較

調性,咳不懂也沒事,隨便看看

另外,這裡要說一個詞,和聲。

“和聲”指多個聲音同時發響,“和聲”以西方音樂思維來講,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假如沒有“和聲”思維,西方很多音樂的價值就比較弱。

中西方古典樂得比較

中西音樂結構比較

,“曲式結構”的差異。西方音樂結構強調邏輯性,它是建立在對立統一的體系中,相比而言,西方音樂比價富有哲理吧。

中國音樂是一種散體性結構,它不追求內在張力,而是更多考慮是一種自然的融入,主要利用多段連綴原則,表現一種自然的流露。

如果非得舉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就是像繪畫當中的一個神似一個形似吧。

歐洲音樂“曲式結構”的特點。在歐洲音樂中,最高的曲式形式就是“奏鳴曲式”。

中西方古典樂得比較

如何衡量這部作品是否構成交響樂這個概念、這個體裁,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樂章是要用“奏鳴曲式”來寫。

關於“和聲”問題。“

和聲”就是幾個音同時發出,強調音與音之間的關係。縱向和橫向關係。就是幾個聲音同時發聲。

西方對“和聲”學的研究早在十七、十八世紀,“和聲”學是音響科學和音樂審美體驗一種結合。西方音樂如果缺了“和聲”,其生命力和存在的價值就要弱很多。所以西方音樂即便是一首歌曲,都有豐富的“和聲”,比如鋼琴就十分注重橫向“和聲”的變化。比如貝多芬《悲愴》奏鳴曲的第一樂章的引子。

中西方古典樂得比較

中國音樂總體上看是“單聲結構”

,但也有多音表現,這種表現缺乏功能性,沒有“和聲”體系在支撐,是一種自然的多聲結合。民樂中的笙、古箏等,雖有很多聲音一起發響,但是這種“和聲”僅僅是一種陪襯,沒有“和聲”的緊張力度,它不需要去解決和變化。

中西方古典樂得比較

關於復調問題。“復調”就是多聲部的概念,也就是幾個聲部同時進行,中西“復調”也是有很大變化。在西方音樂中,“復調”音樂展開的生命力和生命線。

交響樂的高潮往往是出現在多聲部,即賦格,就是賦調音樂的最高形式賦格曲,就是音和音之間的追趕。(復調的概念之前文章裡有過詳細解釋,能堅持看到這裡的小可愛,很酷了。)

各自獨立的旋律同時進行,是西方音樂結構的重要特徵。

中國音樂從總體上看是單聲部,中國的音樂思維是線性思維

,多種樂器合奏也有,比如《江南絲竹》等,但是這種合奏往往是相同的旋律做一些細微的變化,叫做“支聲復調”,所以中國傳統的“復調”概念就叫“支聲復調”。 歐洲“復調”大師巴赫是最有影響力。

中西方古典樂得比較

關於音樂觀念差異

從體裁上看,西方有大量的無標題音樂,絕對音樂和純音樂。

西方交響樂、協奏曲、奏鳴曲、組曲、變奏曲等本身就是作品的名稱,所以在西方音樂當中存在著許許多多脫離具體作品標題的一種題材。在十九世紀浪漫派標題音樂出現之前,絕大多數的音樂都是純器樂。

中國音樂則不同,從古至今,絕大多數音樂它都帶有文學性標題。如古琴的古譜,都有題解、文字標明、標示,標題,《高山流水》、《寒鴉戲水》。以自娛性為主,修身養性。中國樂器沒有形成純音樂的題材,所以和西方的純音樂的概念是不一樣的。

中西方古典樂得比較

關於音樂審美

從審美意義上說,中國音樂體現出儒家的審美理想,

美和善的統一,禮樂思想,就是把禮和樂結合起來,把道德規範的東西和藝術、文化結合在一起。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詩經》、《楚辭》,漢代的《相和歌》,唐代的《曲子》、《變文》,宋代的《詞曲》,元代的《說唱》、《戲曲》,明清的民間歌曲、《說唱》和《戲曲》,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幾乎是一部歌曲史。

中西方古典樂得比較

道家的觀念對中國傳統音樂的發展也產生很大影響:

一是體現在物我同一、情景相即的審美追求。

中國古曲當中,90%以上的標題都是自然標題,《高山流水》、《月兒高》、《海青拿天鵝》等;

二是體現一種獨白自娛的境界。

中國傳統音樂的審美特徵,實際上體現種儒道合一人文精神。強調人的情感,人的情感自然流露,強調心的藝術,它不是透過科學方式來建構音樂,而是透過人的感情需要結構空間來發展的。音樂是心靈的語言

中西方古典樂得比較

音樂的本質是透過聲音能表達一種藝術,是情感藝術

但其形式交不是情感,而是如何渲染一種情感,把人帶進音樂裡去,但在音樂構成中,中西音樂表現是不同的。西方音樂中科學含量是很多的,結構也是複雜的。比方說很多業餘作曲家寫歌曲,但要寫一部交響樂,或者寫一部鋼琴作品,是不可能的。“和聲學”技術理論,是音響科學和審美經驗的結合,沒有審美經驗,也是不行的,一方面要運用技術,按照它的原理;其次要創新。

莊子把聲分為三類,有人籟、地籟和天籟之音。

可以聽得懂風聲和雨聲,也可以聽得懂山崩和海嘯,但對音樂來說,聽到一音樂在演奏,不同的人會浮現不同的場景。莊子關於音樂的最經典的一個觀念就是大音希聲,認為真正好的音樂是沒有聲音的。這是指真正的音樂是與人心共鳴的,存在於心。

中西方古典樂得比較

現代音樂先鋒派作曲家約翰-凱奇,寫了一部作品《4分33秒》,是一種新的美學追求,此時無聲勝有聲。假如和中國哲學“道”結合起來,可能是跟莊子的大音希聲是有關的。不要做作曲家和演奏家的奴隸,在4分33秒的過程中,自己去捕捉各種聲響,包括現場的各種聲音和各自內心所感受到的,心裡所聽到的聲音。所以莊子他所謂大音希聲,實際上是體現一種追求。所謂天籟、地籟,天、地實際上,也就是音樂在天地之間,靠人的心靈去感受音樂,是最偉大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