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對盛唐音樂的繁榮,有一定的推動!

推動盛唐音樂進一步走向繁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武則天的積極倡導和推廣。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則天(623-705),自幼聰明好學,貌美多才,機敏能詩。武氏14歲入宮當才人,33歲開始成為皇后,做了30年的執政皇后、6年的執政皇太后、15年的皇帝,統治唐朝50年時期。今人對武則天的功過評價是史學界的一大熱點,僅改革開放以來便出版了30多部專著,200多篇論文,還不算影視節目。全國史學界還成立了“中國武則天研究學會。“論者多涉及武則天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用人、詩歌、書法等方面的成就,而對武則天在音樂方面的影響及貢獻還十分少見,主要原因是這方面專門的文獻資料過於缺乏,只能從相關的材料中考察其端倪。

武則天對盛唐音樂的繁榮,有一定的推動!

從文化史的角度來看,武則天時期是唐代文化藝術發展的重要時期。武氏基於政治權術與文化享樂的需要,一方面不擇手段打擊政敵,濫殺良臣,表現出政治上高壓、恐怖、黑暗的一面;同時又廣開才路,網羅人才,開創了殿試和武舉,促使科舉蓬勃發展。重視詞臣,獎掖文學。大批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的文人邁入了中央和地方行政機構。使初唐時期的貴族、功勳型統治集團向中後期的文人學士型階層轉變。不僅提高了統治階層的文化素質,而且給整個社會帶來濃厚的文化氛圍。逐漸造成了文化藝術繁榮興盛的局面。史家稱其統治時期政啟開元,治宏貞觀”。在音樂藝術方面,武則天出於音樂對其統治歌功頌德、潤色鴻業的要求,加上其個人對音樂的愛好和提倡,大大促進了初唐音樂、詩歌等文化的發展,鼓勵了音樂人士創作的積極性,其功績不可輕視。

武則天對盛唐音樂的繁榮,有一定的推動!

武則天當政以後,同唐太宗一樣也非常重視禮樂文化的建設工作。

不過,武則天能夠寫詩到是事實。她親自撰寫的許多詩文反映出了其在音樂上的一定造詣。據說武則天自撰的詩文很多,著名的有《捶拱集》百卷,《金輪集》六卷、《臣軌》兩卷。

武則天對盛唐音樂的繁榮,有一定的推動!

武則天時代還湧現出了一種新詩———近體詩即格律詩。唐初期,詩歌只有不講平仄、不講對句的“古風”。武后時代沈全期、宋之問等人創立出律詩與絕句。這種新詩加強了音樂性與藝律性,有一定的格律,限定字數、講究平仄(即音調)、對仗。據說,武則天對於七言的“新歌行體非常喜愛”。無疑,她的這種偏愛態度使這種新體詩對唐代音樂的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武則天對包括音樂在內的當時文化藝術繁榮鼎盛氣象的組織推動作用,廣受文人士大夫們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