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易學而難工,駢文難學而易工

散文易學而難工,駢文難學而易工

散文易學而難工,駢文①難學而易工。近體詩易學而難工,古體詩難學而易工。小令易學而難工,長調難學而易工。

註釋

①駢文:魏晉以來產生的一種文體,又稱駢儷文。駢文是與散文相對而言的。其主要特點是以四六句式為主,講究對仗,因句式兩兩相對,猶如兩匹馬並駕齊驅,故被稱為駢體。在聲韻上,講究運用平仄,韻律和諧;修辭上則注重藻飾和用典。由於駢文注重形式技巧,故內容的表達往往受到束縛,但運用得當,也能增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唐以後,駢文的形式日趨完善,出現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駢文,所以宋代一般又稱駢文為四六文。直至清末,駢文仍十分流行。

譯文

散文容易學但難以寫好,駢文難學但容易寫好。近體詩容易學但難以寫好,古體詩難學但容易寫好。小令容易學但難以寫好,長調難學但容易寫好。

賞析

散文和駢文、近體詩和古體詩、小令和長調是三對互為對應的文學形式。散文和駢文的區別在句式上,散文是長短句自由組合,沒有固定的格式;駢文有嚴密的四六句式,排列自有講究。近體詩形式多樣,變化多端,沒有一定的規律;古體詩有固定的格律、統一的樣式。小令格律較為簡單,而長調要複雜得多。散文沒有具體規定,近體詩格律可一成不變,小令格式簡單,對於初學者來說,這些文學形式較容易入門,但要寫好並非易事。駢文、古體詩和長調限制多、規則多,讓初學者覺得很難,但是,一旦掌握了以後,這些條框反倒成了優點。王國維的總結應該是根據自己的體悟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