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母投杼:甘茂用盟誓化解了秦武王的信任危機,面對秦昭王呢?逃

曾母投杼:曾參的母親聽到“曾參殺人”的傳聞接連三次,便信以為真,投杼而走,謂流言可畏。

前言

甘茂,戰國時期下蔡人,也算是有志而貧窮計程車人,侍奉下蔡的隱士,一個看城門的人史舉,學習百家之說。

史舉學識被甘茂賞識,甘茂之質被史舉認可。就這樣兩人相互認可,成了師徒。幾年後,甘茂在老師的建議下,到秦國去闖闖。

戰國時期,國君大多開始防備那些世卿大夫,大族。積極想建立一支忠於自己的官僚團隊。於是,那些出身下層,沒有根基而又才華橫溢計程車人,成了委以重任的首選。

在張儀的引薦下,秦惠王接見了甘茂,相談甚歡,被秦惠王看中,就讓甘茂協助大將魏章上戰場,順利奪取了漢中地區,首戰告捷。看來,史舉先生的眼光還是獨到的。

曾母投杼:甘茂用盟誓化解了秦武王的信任危機,面對秦昭王呢?逃

曾母投杼,甘茂講故事,與秦武王盟誓,從秦惠王順利過渡到新君王

沒幾年,秦惠王去世,秦武王即位。張儀,魏章被武王趕走,去了魏國。秦武王上位後,蜀侯發生叛亂,甘茂領命前往平亂。甘茂經受住了考驗,沒多久就凱旋而歸,平定了蜀亂。回到秦國後,甘茂被任命為左丞相。

武王繼位三年,告訴甘茂:“我有一個心願,想開闢一條直通周朝都城的路,去看看,死了也心滿意足了。”(還真是,秦武王一語成讖)。甘茂心裡明白,武王把自己當作了自己人,但是還得考驗考驗。

韓國的宜陽是直達周朝都城的障礙,必須佔領,但是沒有那麼容易取勝。甘茂接下了武王的心願,意味著必須兌現承諾。於是,甘茂帶兵出征,卻又按兵不動。武王趕到甘茂屯兵的息壤,追問按兵不動的緣由。

曾母投杼:甘茂用盟誓化解了秦武王的信任危機,面對秦昭王呢?逃

甘茂這才對武王講起了曾母投杼的故事:

宜陽,是個縣城,但它是個大縣,財力雄厚,相當於一個郡。我們想取勝很困難。從前,曾參住在費邑,魯國有個與曾參同名同姓的人殺了人,有人告訴他母親“曾參殺人了”,她正在織布,神情泰然自若。過了一會,又一個人來告訴她“曾參殺人了”,她仍然織布,神情不變。不一會,又有一個人來告訴她“曾參殺人了”,她扔下梭子,走下織布機,翻牆逃跑了。

憑著曾參的賢德和他母親對他的信任,三個人懷疑他,他母親就害怕了。現在,我的賢德比不上曾參,大王對我的信任也不如曾母對曾參,懷疑我打不下宜陽的人也不止三個。我擔心大王像曾母投杼一樣,不信任我啊。

再說,當年張儀為秦國吞併了巴蜀,奪取了上庸,但是沒人稱讚卻推崇先王。樂羊將軍為魏國攻打中三國,打了三年才打下來。當樂羊班師回到魏國時,魏王給他看了一堆毀謗他的文書,樂羊嚇得趕緊跪拜叩頭說:攻下中山國,這全是魏王的功德啊。如今,我是寄居大王的臣僚,與張儀,樂羊相差甚遠,一定有大臣非議攻打宜陽,大王久了也會曾母投杼的。

曾母投杼,講得好,切合實際!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秦武王當即與甘茂在息壤盟誓,我不會聽信他人的非議,你安心去攻下宜陽吧!這就是息壤盟誓。

果然,五個月後,甘茂還沒有攻下宜陽。國內大臣開始爭議起來,不該攻打宜陽。武王急忙召回甘茂,準備罷兵。甘茂問武王,息壤盟誓呢?還算不算數。武王這才在盟誓的約束下,增兵遣將,在甘茂的率領下,一舉拿下宜陽。實現了當初對武王的承諾,可以直達周朝都城了。

曾母投杼:甘茂用盟誓化解了秦武王的信任危機,面對秦昭王呢?逃

武王意外早逝,秦昭王繼位,甘茂臨陣棄戰,逃往齊國。

甘茂拿下宜陽,武王終於可以透過自己的國土到達周朝。在周朝國都,武王開心接受宴請,並和大力士角力,舉鼎比賽,折斷膝蓋骨而亡。武王的弟弟,秦昭王繼位。

曾母投杼,流言可畏。甘茂採用盟誓的方法,成功化解了秦武王的信任危機。面對後任君王秦昭王時,甘茂卻沒了辦法,竟然臨陣棄戰,逃了。

甘茂,一波三折。惠王,武王,再到昭王,總是那麼短暫,還沒建立深度信任,就一個一個先走了。

昭王的發小,向壽得到了重用。甘茂想把武遂這個地方還給韓國,而向壽不想還。兩人有了芥蒂。甘茂說服秦昭王把武遂還給了韓國,向壽等大臣極力反對,但是秦昭王沒有反悔,堅持歸還。向壽便開始在秦昭王面前不斷地說起了甘茂的壞話,詆譭甘茂。

內都歸內鬥,甘茂沒有那麼在意,繼續在外征戰,在進攻魏國蒲阪時,得到訊息,秦昭王準備召回甘茂軍隊。曾母投杼,再次發生了。這次沒有盟誓來化解,怎麼辦?想想自己的家底,還有那幫皇親國戚的非議,哪一條都足以要了性命。逃命要緊,於是甘茂臨陣棄戰,向齊國逃去。

曾母投杼:甘茂用盟誓化解了秦武王的信任危機,面對秦昭王呢?逃

結語

戰國時期,士無常主,士人誰賞識他,他就為誰賣命,人才在諸侯各國流動頻繁。這在當時無可厚非。所以,甘茂臨陣棄戰逃往齊國在當時也顯平常。後來在士人蘇代的幫助下,秦國原諒了甘茂,齊國也任命甘茂為上卿。

曾母投杼,流言可畏。但是,流言,謊言,止於智者。

曾母投杼:甘茂用盟誓化解了秦武王的信任危機,面對秦昭王呢?逃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雅俗文史

參考資料《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