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爵制改革內容,包含哪些措施?

建安二十年九月,“天子命公承製封拜諸侯守相”,曹操封拜諸侯守相的權力合法化,並於同年十月對爵制進行了改革。“冬十月,始置名號侯至五大夫,與舊列侯、關內侯凡六等,以賞軍功。”裴松之注引《魏書》曰:“置名號侯爵十八級,關中侯爵十七級,皆金印紫綬;又置關內外侯十六級,銅印龜紐墨綬;五大夫十五級,銅印環紐,亦墨綬,皆不食租,與舊列侯關內侯凡六等。臣松之以為今之虛封蓋自此始。”由此來看,曹操新置名號侯、關中侯、關內外侯、五大夫四等,列侯和關內侯是二十等爵系統裡舊有的,一共構成了六等。

曹操的爵制改革內容,包含哪些措施?

改革的主要內容

不過在二十等爵制中,第十八級為大庶長,第十七級為駟車庶長,第十六級為大上造,第十五級為少上造,五大夫在二十等爵制中處於第九級。且在二十等爵制中,印綬制度本來只限於關內侯與列侯的待遇上,而在新制中拓展到了十五級五大夫上。在被名號侯、關中侯、關外侯、五大夫代替後,大庶長、駟車庶長、大上造、少上造是否因此被取消,還沒有明確的結論,但這四等爵在東漢之後的史書中失去了記載。而且十五級以下的十四級爵位是否保留了二十等爵制中原有的部分,也無法得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原有的第九級不再是五大夫了。

曹操的爵制改革內容,包含哪些措施?

十五級以下的民爵依然存在

此外,可以肯定的是十五級以下的民爵依然存在,因為在曹魏政權建立後,繼續實行賜民爵,如黃初元年,魏文帝曹丕下詔“賜男子爵人一級,為父後及孝悌力田人二級。”因此可知,曹操的爵制改革不僅僅對十五級以上的爵位進行了改革,十四級以下的爵名可能也有所調整。不過有學者認為“所謂名號侯爵十八級,關中侯爵十七級,關外侯十六級,五大夫十五級,顯示的並不一定是魏爵的級差;魏代所創之爵或許只是標誌出某一大致相等的界限,以便與漢爵相適應。”在他看來,曹魏取消了二十等爵制中的十八級大庶長至第九級五大夫幾個等級,而採用名號侯、關中侯、關外侯、五大夫這四個等級,使其與二十等爵制大致相當。

曹操的爵制改革內容,包含哪些措施?

無論舊有爵制是繼續保留還是被取消,曹操的這次爵制改革,雖然在形式上依然保留了二十等爵制的基本框架,但毫無疑問都對長期實行的二十等爵制進行了變革,新設定的爵名在曹魏後繼續存在,對以後朝代的爵制都產生了影響。 名號侯並非曹操的首創,漢代最早以名號封侯的可以追溯到西漢高祖時期。“高祖兄弟四人,長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時,嘗闢事,時時與賓客過巨嫂食。嫂厭叔,叔與客來,嫂詳為羹盡,櫟釜,賓客以故去。已而視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

曹操的爵制改革內容,包含哪些措施?

在高祖稱帝后,封兄子信為羹頡侯

《索隱》注曰:“羹頡,爵號耳,非縣邑名,以其櫟釜故也。”漢武帝時期封富民侯、和親侯,新莽時期其名更多,如說符侯、就德侯、茂德侯、隆德侯等,更始政權有知命侯、興德侯、柱功侯等,赤眉有忠節侯、畏威侯等,光武帝時期有明親侯、向義侯、建策侯、承義侯、折奸侯、宣恩侯、建忠侯、不義侯等。這些都是名號,而且名號不僅有以美名封侯,也有以惡名封侯,如上面的漢高祖封兄子信為羹頡侯和光武帝封子密為不義侯。

曹操的爵制改革內容,包含哪些措施?

結束語:

五大夫在東漢時期依然是二十等爵制中的分水嶺。曹操在爵制改革中依然保留了五大夫,應該是看中了這一標誌功能。至於曹操是否把高爵與低爵的界限提高到了第十五級,學術界還沒有明確的定論。雖然東漢末爵制衰落,“今爵事廢矣,民不知爵者何也,奪之民亦不懼,賜之民亦不喜,是空設文書而無用也。”但是也應該注意到爵不同於官,官隸屬於個人,升降不定,但是爵位一般是終身制,而且一部分還可以繼承給後代,古人常以幾世幾侯為傲,對於很多人來說爵位還是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對爵制進行改革,為了吸引更多人才和安撫忠於他的官員,他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上層,這可能說明高爵與低爵的界限被提高到了第十五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