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狀元李齊的選擇,要麼下跪,要麼膝蓋被捶碎

我的膝蓋似鐵一般,怎麼能向你們這群逆賊下跪。

這是元朝狀元李齊,在臨死前的一句話。他心裡非常清楚,說了這句不屈服於敵人的話以後,面前只有一條路,就是死。

元朝狀元李齊的選擇,要麼下跪,要麼膝蓋被捶碎

死?死就死吧。為國而死,此生無憾。不向敵人屈服,守住內心的氣節。狀元李齊。書,沒有白讀。他知道自己活著為了什麼,也清楚自己今天,死去是為了什麼。

清清白白的活著,正氣凜然的死去。面對死亡,李齊的眼神鎮靜而又從容。這使敵人感到非常失望,敵人覺得,李齊這個文弱書生,在面對死亡時,應該向他們求饒下跪,不停地求情,不停地磕頭,一副賤奴才骨的樣子,會讓他們哈哈大笑,他們說不定一高興,會像放走一條流浪狗一樣,放走李齊——這個曾經高中狀元,名滿天下的一介書生。

可是,他們錯了,李齊既不像他們求饒,更不像他們下跪。好!硬骨頭。不過,今天要看看,你的骨頭到底有多硬。他們強行摁住李齊,再次讓他下跪,李齊像塑像一般不跪。好!拿錘來。把這個鐵骨頭的膝蓋錘爛,看你跪不跪。

李齊冷笑一聲,看著眼前的大鐵錘。只要他說出一句軟話,他就可以好好的活著,即使敵人不讓他活著,也會讓他死的痛快一些。難道李齊就不能說一句軟話嗎?不能磕個頭嗎?

不能。李齊有李齊的堅守。書生有書生的風骨。大鐵錘衝著李齊的膝蓋……一二三,砸!“嘭!”鐵錘砸在人的膝蓋上的聲音,與砸在石頭上的聲音不一樣,聽起來沉悶深遠,也小了許多。

敵人想看到李齊一個膝蓋被錘爛以後,渾身哆哆嗦嗦的可憐樣。可李齊另一隻膝蓋,依舊鐵錚錚的挺立著。

你們想讓我求饒下跪,去做夢吧。

李齊咬緊嘴唇,昂首挺胸。

劊子手放下鐵錘,往左右手心裡吐了兩口唾沫,然後他兩手互搓一下,向李齊說道:該下一個膝蓋了,我看你跪不跪。

李齊冷冷一笑,抬頭望向了那遼遠廣闊的蒼穹,往事如潮水般,一幕幕的在腦海中閃過。1333年,李齊一舉高中狀元。而當時的元朝,已經到了多事之秋,飽讀詩書的李齊,時刻都在想著,如何挽救朝廷這副破敗不堪的局面。他憑著自己的能力 與一片赤子之心,做到了高郵知府的位置。對於貧農出生的李齊來說,能走到這一步,其中經歷的種種心酸,只有自己清楚,轉眼20年過去,今天要置他於死地的,是反抗朝廷,以鹽民起事的張士誠。

元朝狀元李齊的選擇,要麼下跪,要麼膝蓋被捶碎

初次與張士誠接觸,是在正月裡,張士誠剛剛在泰州起事,李齊奉命與他談判,可張士誠就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李齊一進泰州城,就被他抓進監獄,張士誠以談判的名義,緩和時間,加固城池修建。李齊在這時就想到了,若要選擇死亡與投降,他會義無反顧的選擇前者,因為壯烈的死去,對他的人生來說,才更有價值,若以投降來換得苟延殘喘,他會鄙視自己。

然而,張士誠在此時發生了內部矛盾,勢力大大減弱,他不得不向朝廷投降。基於此,李齊被放了出來,李齊作為高郵知府,本應率軍駐紮在高郵,可昏庸的上級,卻命令他率軍駐紮在高郵外圍的甓社湖。而高郵換上了其他的將領。

五月,接受招安的張士誠,再次反叛。當張士誠突襲高郵城時,高郵的將領居然沒有一個抵抗,紛紛逃跑。甓社湖的李齊,得到了訊息,立刻率軍奔赴高郵,此時佔領高郵的張士誠,已將高郵的大門緊閉。

元朝狀元李齊的選擇,要麼下跪,要麼膝蓋被捶碎

李齊站在城外,望著自己曾經鎮守的高郵,現在被叛軍佔領,他的心在滴血,可自己一旅孤軍,根本無法收復失地。怎麼辦?這時,朝廷面對各處的起義軍,無力鎮壓,因此下了旨意,所有叛逆者,只要不在與朝廷對抗,都可以赦免無罪,當朝廷派使者招安張士誠時,他不懷好意的說道:李知府來,乃授命。朝廷馬上派李齊招安張士誠,可張士誠再次以招安為名,拖延時間,加固城池。舊戲重演。

元軍知道張士誠的真實意圖時,馬上集中兵力,進攻高郵。

張士誠張士誠面對進攻,遷怒於李齊,便想讓他求饒,下跪,讓他露出一副奴才相。可是,李齊內心的堅守,讓張士誠大失所望。現在,高高舉起的鐵錘,砸向了李齊還完好的另一隻膝蓋。

嘭……鑽心的疼痛……一直傳到了李齊的頭皮。

兩個膝蓋都被錘碎了,李齊不得不倒在地上。

劇烈的疼痛感,一陣陣傳向李齊的大腦,頭上的汗珠滴答滴答的落下來。他緊緊地咬住嘴唇,眼裡依舊是等待死亡的鎮靜與從容。

這個書生,這個狀元,這個高郵的知府,沒有什麼能夠讓他屈服。

可張士誠,一定要從他的眼神裡,看到畏懼,劊子手舉起了冰冷尖利的刀,開始把他的肉一刀一刀割下來,慢慢的割,一小塊一小塊的割……

他們要用這種殘忍的手法,讓那常人無法承受的疼痛感,以儘量長的時間讓李齊去感受。

一刀, 兩刀,三刀,尖刀慢慢的,把李齊手指上的肉,腳趾上的肉,胳膊上的肉,腿上的肉,都一點一點地割下來。

李齊把自己的嘴唇咬出了血,頭頂上的汗珠還在滴滴答答地落下來,也不知割了多少刀,李齊沒有任何感覺了,因為,他終於死去了。

大明開國謀臣劉伯溫,1333年進士。與包拯齊名的廬陽三賢之一,戰死後,明太祖朱元璋為其建廟的餘闕,1333年進士。而在刑場上慷慨赴死,籍籍無名的李齊,1333年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