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最近痴迷於研究石家莊周邊的古歷史以及那些真正的歷史遺蹟,其實石家莊周邊的歷史和古蹟並不少,只是缺少去熱衷於發現和探索它們的人,願意將其用文字記錄下來的人就更少之又少。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但當你真正來到這裡,看到了他們真實的存在狀態,感受到凝練在他們身上的那份歷史厚重以及那凝結著古人智慧的建築構造與藝術美的時候,你不得不為之感嘆,並極其想要用文字把他們儲存下來,呵護下來,讓他們的光芒仍活在永恆的文字裡。雖然現在已經加大了對這些古蹟的保護,但相比於那些“冠冕堂皇”的仿古建築,還是要落寞太多。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我們就是這樣一群愛行走在山野間,去發現與探索的人,並將這些發現用文字和圖片認真地記錄下來,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看到它們瞭解它們,讓它們的滄桑能有人懂,讓它們的落寞能有人憐。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在上一篇文章中寫了徒步土門關的所見所感,沿著具有兩千多年曆史的秦皇古道從東土門走到西土門,一路見證著那段歷史。這篇文章將走出土門關,繼續沿著秦皇古道的足跡西行。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出西土門來到靈巖路,沿著靈巖路的方向繼續向西,路南有一座山很是顯眼,它像被用刀劈下來一半,裸露著整個北側的山體,當地人很形象地稱它為“刀刃山”,由於我們同行中有石家莊地理探索隊的隊長,他對古生物很有研究,是一位非常博學的地質愛好者,而這座山也是他們發現的滿是化石的“化石山”。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我們走進這山中,趴在山體上,看著那些被凝固在岩石中的小小生物們,聽著隊長給我們講有關於“它們”的故事。那是於我來說,另

個有趣又陌生的世界。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離開化石山,繼續西行,一條掩映在灌木叢中的小路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小路兩側被密密麻麻的荊條樹所遮擋,紫色的荊條花像星星一樣碎碎地散佈在路旁。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小路由大塊的厚厚的不規則的石頭鋪築而成,這些石頭一看就是經歷過一番歷久經年的踩磨,石面光滑如砥,有的上面還有深深的印痕,這條路就是我們這次要探尋的具有兩千多年曆史的秦皇古道。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如今這裡是遍地蠻荒,只有這滿地的“羊糞”告訴我們這裡仍還有人行走,一個牧羊人和他那一群羊成了這條古道上唯一的過客。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沿著古驛道繼續西行,穿過石太高鐵橋,一路曲徑蜿蜒而上,來到一處山嶺,眼前出現了一處石拱門,拱門上嵌有一塊石匾,上書“陘山界地”四個字,這預示著我們出了鹿泉界,來到了井陘界內。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述(最上

石拱門另一面上也有一塊“石匾”,上面寫著“關帝閣”,驛道上建閣一般為瞭望之用,應該為兩層結構,看這“新鮮”的樣子,應該是這幾年在原址上重建的。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在“關帝閣”旁,有一塊仿似“魚”形狀的石頭,深深被“削”出來的一個圓洞成了這條“魚”的眼睛,這圓洞應該是古人插旗杆之處,這閣和這洞也印證了這條古驛道上此處曾有人駐守。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關帝閣”南側有一座小廟,廟旁的一棵古槐甚是“威武”,這棵古槐

為國家一級古樹,樹齡已有2600年。在這條古驛道上,目前保留下來的,肉眼可見的,它應該是最古老的了。百姓在古樹上束以紅布,祈福平安。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繼續西行,前面有一座“文昌閣”,它與剛剛經過的“關帝閣”一西一東遙相呼應。“文昌閣”旁也有一棵束著紅布的古槐,但看上去這棵古槐的歷史沒有“關帝閣”處古槐的悠久,但同樣枝繁葉茂。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在“關帝閣”與“文昌閣”之間,是這座山嶺的頂部,也是最為平坦之處,這裡曾經是一座小城,“關帝閣”與“文昌閣”就是這座小城的東門和西門,此處是西入井陘的第一處“繁華商業街”,驛道兩側分佈著大約20多家石頭房屋,他們曾給無數過往的商客提供了住宿和吃飯的便捷。這裡曾經應該也是燈紅酒綠、人流攘攘,如今一片慘淡,房屋都已廢棄,只剩下斷壁殘垣,成了羊兒們棲息的“羊圈”。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穿過“文昌閣”繼續向西,沿著古驛道之路開始從山嶺上緩緩下行,這時驛道變得有些陡峭,南側是懸崖,北側是石壁,想象古人臨淵開鑿這條古驛道時之艱難。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懸崖這側下面,如今是從河北通

山西

的307國道,國道上飛速奔跑的車輛帶起一陣陣塵土。看到國道上的繁忙景象也能想象一下,在沒有這些近現代交通工具之前這條古驛道也是何等的繁忙。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臨崖一側,用大型石條砌築成了一道“擋牆”,在兩個相鄰的石條連線處鑿出“燕尾槽”,據說是在這些“燕尾槽”中灌注熔鐵水,以加固這道“擋牆”的堅固。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在驛道的下坡路段,隔幾米就有一道這樣的石條橫在路上,這是為了防止車輛爬坡時突然下滑所設定的,越是陡峭的地方,石條的間隔越短,石條的數量越多。這是古人經驗的所得?還是古人聰明的預見?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古驛道上還可以看到這些醒目的車轍,還有像“牲畜蹄子”的小坑,這些歲月的痕跡給我們展示了一幅畫卷,在顛簸的山路上,一頭小毛驢拉著車前行,而他的主人正在唱著嘹亮的山歌,歌聲在山間飄蕩!給寂寞的旅程增加些樂趣!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從嶺上走下來就是井陘下安村,驛道旁的一戶民宅外牆上嵌著一個石碑,是這條古驛道的“重修道碑”,上面大致的意思是說:“

井徑縣東五十里許,有下安村。村東有仰字嶺,嶺有大道,三省通衢,集資開修。石砌路,鐵串攬

,欲堅久也。無奈年深日遠,風雨摧殘,人屢有墜崖之害。吾鄉劉卜正,目睹心傷,邀集鄉議,倡施大鋪,行人踴躍樂施,共襄善舉。擇日興功,宜開者開,宜修者修。越半,雖黑夜亦無墜崖之害。功成為序。重修時間為光緒三十二年仲春下浣(即農曆二月下旬)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重修道碑”上說的下安村東的“仰字嶺”,也就是我們剛剛走過的這座山嶺。根據

鄉民的傳說,此嶺上有大塊平坦裸露的岩石,非常適合做晾曬之用,當年唐僧取經歸來,曾來此晾曬經文,因而得名“晾字嶺”,後圖高雅,又寫作“仰字嶺”,如今這裡被稱

“亮子嶺”,這是文化的沒落還是更方便不識字者?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至於唐僧來此晾經,一定是個帶著鄉民美好祝願的傳說,但是否真的有人來此晾曬過書籍,我認為卻是很有可能。也許當年古驛道上有一運送書籍的商隊,不幸遭遇雨淋,而此處又非常方便晾曬,於是選此晾曬書籍,而這樣的事情又經常性發生,所以這或許才是真實的“

晾字嶺

”這一名稱的由來。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

亮子嶺不高(

海拔只有203米

)不峻不秀,也正因此,當年被選做古驛道的開鑿之路,也正因為這段古驛道被設定在山嶺上,才未被破壞,很好的儲存了下來。它所承載的

始於秦朝迄於民國的這段古老的歷史值得後人去敬畏去瞻仰,沿著古道,踩著滄桑,體會一下“古道西風、夕陽西下

”!

石家莊井陘,一座因唐僧晾經而得名的山嶺,隱藏著兩千年秦皇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