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建議“排陣討伐”遼國,宋太宗積極採納,但卻忽視了其中道理

名臣建議“排陣討伐”遼國,宋太宗積極採納,但卻忽視了其中道理

北宋初期,宋太宗趙光義出於防範武將的目的,搞出個授陣圖作戰的方法。

即前方將領要嚴格按照宋太宗提供的陣圖佈陣作戰,不得擅自更改。

稍微懂點軍事的人都知道,戰爭動態是隨時在變化的,如果不懂得隨機應變、因地制宜,很容易打敗仗。

宋太宗給前線將領規定了佈陣方法,看似減輕了將領們的腦力負擔,實際上,卻是讓他們變成了只能打硬仗,不會打巧仗的庸將。

特別是北宋面對的主要敵人,如遼國、西夏,他們的軍隊機動性超強,按照固定規則跟這樣的軍隊作戰,是很容易吃大虧的。

其實,最早給宋太宗提出用

固定的陣勢

對付敵人的官員,他的初衷是好的,獻出的策略也相對合理,是宋太宗把他的獻策改動了。

名臣建議“排陣討伐”遼國,宋太宗積極採納,但卻忽視了其中道理

這個官員叫宋琪,是宋太宗還在潛邸時的舊臣,深得宋太宗信任,在宋太宗一朝,還做過宰相。

宋琪是幽州人,對北方的局勢,以及宋、遼兩國之間的優劣,都瞭解得很清楚,宋太宗在謀劃攻打遼國時,也很願意聽取宋琪的建議。

根據

《宋史·宋琪傳》

中的記載,就是宋琪在給宋太宗的獻策中,提出了利用北方地勢配合戰陣對付遼國騎兵的建議。

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

“雍熙北伐”

之前,宋琪還在給宋太宗的

“平燕十策”

中,將

“排陣討伐”

列為其中一策。

宋琪在奏疏中

詳細闡述了步兵

陣勢

的用法,如前陣和後陣各應該有多少人,如何佈陣,兵種如何應用、配合等等。

名臣建議“排陣討伐”遼國,宋太宗積極採納,但卻忽視了其中道理

這是宋琪根據宋、遼兩國軍隊的特點而提出的建議,步兵對騎兵,沒有合適的陣列,只能面對騎兵的屠殺。

這也是後來宋太宗授意前方將領用陣圖作戰的來源,宋太宗很讚賞宋琪的建議,

《宋史》

記載:

“頗採用之”

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使用

戰陣

的建議。

但是,宋太宗對於宋琪的獻策,忽視了無比重要的一項。

在宋琪的奏疏中,還有

“臨事分佈,所貴有權”

這一建議,即允許前線將領有隨機應變之權,可以根據面對的敵軍動向,適當對陣勢予以修正。

獨獨這一條,被宋太宗拋之腦後,他授權前線將領要使用他賜予的陣圖,嚴格按照陣圖列陣作戰,卻決不允許擅自更改陣圖中的陣列戰法。

名臣建議“排陣討伐”遼國,宋太宗積極採納,但卻忽視了其中道理

這就讓宋軍將領頭疼了,每一次交戰並非都是固定的地點打仗,也非固定的軍隊人數,周邊的環境也不一樣,按照一成不變的陣圖如何作戰?

如適合一萬人的戰陣,在一個只能容納數千人作戰的區域中,不能變動的話,該怎麼打仗?

即使改了陣圖或作戰方式,打贏了仗,也有可能會被宋太宗治罪,如此一來,誰又敢隨便改動?

而宋太宗卻不管這些,特別是兩次北伐燕雲的戰爭失敗後,宋太宗擔心自己在軍隊系統的威望不足,更是對武將重點防範,不允許他們有自己的想法。

宋太宗執政後期,對前線戰事的干涉,主要就是在後方跟宰相們一起研究陣圖,然後把畫好的陣圖交給前線將領,讓他們按照陣圖打仗。

名臣建議“排陣討伐”遼國,宋太宗積極採納,但卻忽視了其中道理

宋軍的戰鬥力其實不差,自古以來,中原王朝軍隊的戰鬥力大多都不差,否則,哪來的強漢盛唐?

但如果靈活性和機動性都失去了,就只能變得很差。

北宋時期,宋軍在面對遼國和西夏軍隊時,總是打得很辛苦,即使打贏的仗,也大多是慘勝,根源就在於宋太宗搞出的這個制度。

這個制度在宋太宗死後,繼續被沿用下去的主因是,文官集團也覺得這個制度好,可以有效控制武將。

當皇帝和文官集團達成一致後,就是不可變動的制度了。

名臣建議“排陣討伐”遼國,宋太宗積極採納,但卻忽視了其中道理

後來的宋朝皇帝中,唯一對用陣圖作戰不滿,含蓄提出過批評的是宋神宗趙頊。

宋神宗不是特別循規蹈矩的皇帝,否則,他也不會搞變法,積極開疆拓土了。

宋神宗曾在一次審查官員們獻上來的陣圖時表示:

“果如此輩之說,則兩敵相遇,須遣使預約戰日,擇一寬平之地,仍夷阜塞壑,誅草伐木,如射圃教場,方可盡其法耳,以理推之,知其不可用也決矣。”

但宋神宗也沒有刻意去改變什麼,

因為,

“從中御將,懲五代之事”

,防止將領不聽指揮搞割據,顯然比讓他們懂得隨機應變的去打仗更重要。

名臣建議“排陣討伐”遼國,宋太宗積極採納,但卻忽視了其中道理

宋神宗也只是發發牢騷,不會真的給前線武將解綁。此種約束,到南宋時期,因面對的外部壓力太大,才有所改觀。

參考文獻:《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孤寡老人講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