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舉國之力養不起兵,為何朱元璋不拿百姓一粒米,卻養兵百萬?

喜歡讀明史的人,總是繞不過評價兩位皇帝,一個是開國之君朱元璋,一個就是亡國之君朱由檢(崇禎帝)。

甚至也有很多人在想,若是朱元璋穿越到明末坐鎮,大明朝還會這麼快滅亡嗎?

而大明朝亡國,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國庫沒錢,國庫沒錢,軍隊就發不出兵餉,軍隊發不出軍餉,軍隊的戰鬥力自然嚴重下降,最終亡了國。

可是要知道,老朱曾經放出過一句有關養兵的豪言:

“吾京師養兵百萬,要令不費百姓一粒米!”

這就奇了怪了,崇禎帝舉國之力養不起兵,為何朱元璋不拿百姓一粒米,卻能養兵百萬呢?

崇禎舉國之力養不起兵,為何朱元璋不拿百姓一粒米,卻養兵百萬?

一、

朱元璋之所以敢放出這種豪言,主要源自於明初的一項衛所制度:

所謂的衛所制度,簡單來講就是屯兵,軍屯,民屯,平時打仗的時候就是軍隊,不打仗的時候就是種地的農民。

這種制度並非是朱元璋原創,三國時期的曹操就是採納的這項制度。當年為了安置那些青州黃巾軍,曹操就給了他們土地,讓其自給自足,戰功顯赫的青州軍就是來自於此。

其實也很好理解,黃巾軍本來就是為了爭口飯吃,守護糧食總比搶掠糧食要容易一點。與其過顛破流離,飢一餐飽一頓的流浪生活,不如投靠曹丞相,還給地種,何樂為不為?

同樣,朱元璋也採取了元朝尚書張昶的建議,開始實行衛所制,所屬軍隊既能作戰又能種地。而且平時都聚集在一起,戰爭動員迅速,執行力高,戰鬥力強,這也是朱元璋能打下天下的基礎之一。

朱元璋稱帝之後,更是將這項制度推廣到了全國,畢竟元末明初,到處都是荒地和流民,兩項最基本的條件具備,也就具備了這項制度的推廣。

朱元璋在位的時候,軍隊達到了150萬之眾,而支撐這麼龐大軍餉開支的就是遍佈全國的“軍屯”土地。隨後便演化出一種制度,叫“世兵制”,明朝對百姓戶籍的管理還是很特別的,把百姓分為“軍戶”、“民戶”、“匠戶”,這裡的“軍戶”就是指此。

崇禎舉國之力養不起兵,為何朱元璋不拿百姓一粒米,卻養兵百萬?

二、

朱元璋畢竟窮苦孩子出身,在他的理解中,只要從出生就給你規劃好職業,不要胡思亂想,國家才能穩定。

如果一開始你家就被定為了“軍戶”,那麼就是世世代代當兵,在某種情況下也有益處,比如明朝名將戚繼光、俞大猷就是出身軍戶,替父參軍的。

作為軍戶,可以從軍田裡領到50畝土地,國家還給發耕牛及農具。只需要每家出人當個兵,順便交一點糧食稅,其他苛捐雜稅也予以照顧,相對來講,日子還是比較好過的。

在明朝,每處衛所的軍隊是按照“二分守城,八分屯種”的比例分配的,邊境要地則是“三分守城,七分屯種”。若是外敵入侵了,則會進一步增加軍隊比例,甚至全民皆兵。

在這種制度下,明朝軍隊大幅增加,到永樂年間,已達到了250萬人,到了弘治年間更是達到了270多萬。

而且,軍屯所交的“子粒糧”,也日益增加,到了永樂年間,甚至達到了2300萬石一年。這個數量,幾乎超過了宋元時期年糧食收入的一倍以上,這才是當年朱元璋發出“吾京師養兵百萬,要令不費百姓一粒米”豪言的原因所在。

軍屯還是有好處的,各地統一種地標準,有利於一些新農耕技術的普及,民族的融洽等等。

那麼為什麼到了崇禎帝時期,這百萬大軍突然就不行了呢?

崇禎舉國之力養不起兵,為何朱元璋不拿百姓一粒米,卻養兵百萬?

三、

任何一種制度總歸有不再適應的那一天,任何一種口號,總有喊不動的那一天!

就像明末的李自成一樣,各地都喊著“迎闖王,不納糧”,可是用腳趾頭想一想,不納糧的話,他們吃什麼,喝什麼?

確實,一開始不用納糧,那是因為他們全靠搶,搶了就分給大家,等到能搶的地方越來越少,等著分的人越來越多,咋辦?

關鍵是人心,一方面等到了明朝中後期,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人口也越來越多,土地越來越少,人要想吃飯,自然就會侵佔大把大把的軍屯土地。另一方面,長時間不打仗,一些將領及地方豪強開始侵佔軍屯土地,那些耕種“軍屯”的“軍戶”們,也就相應地淪為了農奴。

軍屯土地在永樂年間最強盛的時候,共8900萬畝,等到了明朝正德年間,明面上只剩下了1600萬畝,這裡面還有很多虛報的,等於大半軍戶土地都沒了。

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軍戶也少了,剩下的屯兵貌似還有百萬之眾,這其中水分之大,令人咋舌,實際上這麼多年沒打仗,他們的戰鬥力也弱的可憐。

當然,也不是全都弱,人家建州衛的軍隊就挺強,只可惜,後來成了努爾哈赤的武裝,並在此基礎上統一女真各部落,以及蒙古部落,建立了更強大的八旗軍。

對了,八旗軍制度就是模仿明朝軍屯制度建立的!

崇禎舉國之力養不起兵,為何朱元璋不拿百姓一粒米,卻養兵百萬?

四、

後來便有了嘉靖年間,韃靼阿勒坦的騎兵一路幹到北京城下,東南的幾十個倭寇,竟能接連攻城略地,如入無人之境,那百萬大軍都去哪了?

軍戶是指望不上了,那麼只能募兵和徵兵了,但這就要花錢了。但大明之前一直不用花錢養兵,免費用兵慣了,此時要從本就不富裕的腰包裡掏錢養兵,無疑是一大打擊。

最頭疼的是,狠狠心,勒緊褲腰帶,把錢花下去了,軍隊戰鬥力還是提不上來。原因還是人心,吃空餉啊,謊報戰功啊,貪汙啊,等等等等,這種事在明末屢禁不止。

這樣也給我們一種印象,明末的將領和各地官員永遠在要錢,而士兵又總是在欠餉,作為歷史上有名的窮朝廷就只能從老百姓身上增加賦稅(遼餉、剿餉、練餉)。

其實,這個問題在嘉靖帝時期就已經顯現了,但嘉靖帝還是有手段的,雖然沒能充實國庫,好歹充實了嚴嵩,養肥了宰掉就行了。萬曆年間,好歹有一個張居正,進行了“一條鞭”改革,也算是給大明朝充實了國庫,只是後來萬曆三大徵全給耗沒了。

但中國有句古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明朝畢竟還有那麼多百姓,還有那麼多土地,只要按照老祖宗教給的方法好好運營,也不至於那麼差。

也就是說崇禎帝即位後,雖說已經內憂外患,但若是好好運營,並不至於那麼快亡國!

崇禎舉國之力養不起兵,為何朱元璋不拿百姓一粒米,卻養兵百萬?

五、

那麼崇禎帝是怎麼把大明運營到兵餉都發不出,並最終亡國的呢?

關於這個問題,若是要好好說說,恐怕寫一本五十萬字的書都講不清楚,我們只能大體分析一下,他在軍事上有哪些失誤。

崇禎帝確實是十年如一日的逆向淘汰人才,他短短的在位十七年,就用宰相五十人,誅總督七人,巡撫十一人。

袁崇煥千里勤王,最終被凌遲處死;盧象升去打仗,崇禎帝的寵臣楊嗣昌不停地給他分兵,斷糧,分兵,斷糧,坑死了盧象升;洪承疇帶著全國的精銳部隊去解救錦州,這下是崇禎帝不停地催進,最終把洪承疇逼投降了;還有經略陝西的孫傳庭,一窮二白之下拿軍屯做文章,一度揍得高迎祥和李自成抱頭鼠竄,可惜這最後一支部隊又是被崇禎帝不停地催促,催促,全軍覆沒……

這樣就導致忠心耿耿為大明效力的將領,大都沒得到什麼好報,而且崇禎帝的訊息來源實在是可笑,沒有有效的訊息來源,怎麼能正確發號施令呢?

比如盧象升戰死,崇禎帝一度認為他跑了,導致其屍體八十多天後才得以收斂,直到楊嗣昌死後才給盧象升正名;洪承疇投降了,崇禎帝一度認為人家戰死了,連哭帶嚎的好不傷心;孫傳庭也是戰死,崇禎帝仍然認為他跑了,直到清朝才給孫傳庭正名……

崇禎帝就是有這麼一個毛病,本該信任將領的,結果一受到質疑,他先疑上了。事還沒辦好,就把幹活的人先推出去頂罪了,久而久之,誰還願意給他效命?

崇禎舉國之力養不起兵,為何朱元璋不拿百姓一粒米,卻養兵百萬?

六、

除了崇禎帝性格上有點問題以外,更重要的還是錢,自古朝代更替跟錢是有很大關係的!

崇禎帝即位的時候,大明朝實在是太窮了,實際上從萬曆皇帝開始,大明朝的田賦、鹽課、關稅、雜稅全加起來,都不夠邊防軍消耗的。

比如當年的遼東巡撫畢自肅,就因為沒錢欠餉,竟然被譁變計程車兵侮辱而死。山西總兵張鴻功和山西巡撫耿如杞,也竭盡全力組織了軍隊跑到北京勤王護駕,結果軍隊三天沒飯吃,皇帝還要求做這做那。最後餓的軍隊譁變,崇禎帝卻以張鴻功和耿如杞管理不力為由,將二人殺了以平息士兵憤怒。

楊嗣昌在萬曆末年上了一封奏摺,詳細講述了朝廷虧空問題:

“今日見錢,戶部無有,工部無有,太僕寺無有,各處直省地方無有。自有遼事以來,戶部一議挪借,而挪借盡矣,一議加派,而加派盡矣,一議蒐括,而蒐括盡矣。”

正因如此,崇禎皇帝實在是窮得揭不開鍋,不然也不會打小小的驛卒算盤,李自成也不至於失業……

即使這樣,崇禎帝把手頭本就拮据的銀子,還常不花到正地方。認真打仗的孫傳庭、盧象升,常年缺餉,孫傳庭最後一戰時,崇禎帝聽他說不用軍餉,樂得鼻涕泡都出來了。

而對於王樸、左良玉,卻捨得花錢,動不動就犒賞,實際上根本就喂不飽!

隨著孫傳庭在崇禎帝的一再催促下戰死,大明失去了最後一支軍事力量,也就離滅亡不遠了。

即使到了最後,崇禎帝還掏出幾十萬兩銀子分給了身邊的太監們,期望他們能奮力一搏,可惜,可笑!

崇禎舉國之力養不起兵,為何朱元璋不拿百姓一粒米,卻養兵百萬?

要說,大明朝真的一點錢都搞不來了嗎?

當然不是,就不說李自成進京後從那些官員們身上敲出多少買命銀子,單就分佈在明朝各地的王爺們,哪一個不是富可敵國。

比如福王朱常洵,想當年離開京城到洛陽就藩的時候,老爹萬曆皇帝一次性就賞賜了四萬頃良田。弄得福王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只肯要一半,除了洛陽的土地,還有鹽稅、茶稅、亂七八糟的稅收,均歸朱常洵。

可惜啊,這些朱家子孫,個個為自己打算,即使崇禎帝都吊死了,剩下的幾個藩王還不團結一起一致對外,反而個個稱帝,互相攻擊,不滅亡,也沒天理了。

崇禎帝別說跟朱元璋比了,若是他有清朝雍正帝一半的魄力和智慧,大明朝,還真不一定那麼快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