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孔子的弟子子路到死也不忘踐行孔子的“仁”

大家都知道,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但在孔子的弟子中,他最喜歡的可能是顏回,為什麼說最喜歡的可能是顏回?因為他還有一個弟子——-子路。這可能也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我們可以透過顏回與子路死的時候孔子的極度哀傷中看出一些端倪。

為何說孔子的弟子子路到死也不忘踐行孔子的“仁”

子路

顏回死的時候,孔子是極為悲痛的,他說:“噫!天喪予!天喪予!”意思是說,啊!天要亡我!天要亡我!可以說,顏回已經注入了孔子的生命。而子路死的時候,孔子也悲痛至極,他說:”噫!天祝予!”這裡的“祝”是斷之意。意思是說,天要斷絕我!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子路也成了孔子生命中的一部分。所以所,孔子對子路的喜歡並不亞於顏回。況且子路同樣是孔門十賢之一,而且是十賢中最得力的。可以這樣說,孔子能周遊列國,離不開子路的陪伴。在孔子眼裡,子路可以說是他安全的避風港。

為何說孔子的弟子子路到死也不忘踐行孔子的“仁”

顏回

孔子曾經說過:“到不行,乘桴遊於海。從我者,其由誰?”這是孔子晚年在各諸侯國遊說時,深深感到想要振興這種頹廢的文化和不良的社會風氣,猶如登天,真是可望不可即,所以,他感慨萬千,文教和德育都行不通了,當時的人對禮樂也不講究了,他內心極為痛苦,所以他想要出海,這裡的出海並不是真的道海里去,那時候的還還沒有開發呢!完全屬於原始狀態。他是要出國。這裡的“由”是子路的名。他說現在禮樂之“道”到現在已經走不通了,我將要乘木筏出海,跟隨我的人,一定是子路。所以他最想帶的人是子路。

為何說孔子的弟子子路到死也不忘踐行孔子的“仁”

孔子

子路生性剛烈,好勇尚武,還曾經陵暴過孔子。據《史記》記載,孔子與子路初次相遇,子路“冠雄雞,佩豭豚,陵暴孔子”——頭上插戴著雄雞的羽毛,身上佩掛著野公豬的牙齒,子路這身行頭夠威猛、奇異的,也難怪有典籍中稱子路為“卞之野人”,孔子 無非就是多看了他一眼,他跳起來就對孔子拳打腳踢,孔子對這樣一個生性如野人的子路,卻又了另外的想法:馴化他。果真孔子也做到了,把子路培養成了穿儒服的勇士。

子路儘管粗暴、衝動,但在孔子的教育下,他的品德特別好,甚至死前都在踐行孔子的教誨。

子路是天生的軍事家,有大將之才,他是在衛國出亂子的時候戰死的,衛國發生變亂的時候,他剛從外面回來,本來是可以躲過這場災難的,但他真正做到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面對戰亂,他不但沒有逃避,知道情況後臨危受命前去平定。他到的時候,戰亂已起,他在戰亂中陣亡。陣亡前,他一身是傷,但他卻以儒者的信念,踐行了孔子的教誨,他身負重傷,卻還要把帽子戴上,把衣服整理好,端端正正才斷了氣。

為何說孔子的弟子子路到死也不忘踐行孔子的“仁”

子路

一個人受了如此重的傷,還如從從容,本知道大限將至,想的卻是整理衣帽,端正己身,這樣的精神,這種修養,非受過良好的教誨不能至此。可以說子路最後的”死“都在踐行孔子的”仁“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