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朝代帝王——晉

本文編輯:

南京師範大學 葉夢怡

手閱原創:紅色歷程 唐楊

司馬懿

(179年-251年 )

中國各朝代帝王——晉

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諡號宣文;其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

五丈原之戰

三國時期發生的一場戰役,於今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縣城南約20公里五丈原鎮的黃土臺原發生,交戰雙方為曹魏及蜀漢,時為蜀漢後主劉禪建興十二年(234年,魏明帝青龍二年)。當時,蜀漢丞相諸葛亮率軍第五次北伐,由漢中出發,取道斜谷,穿越秦嶺,進駐五丈原。在此,蜀軍與魏軍對峙了100余天。最後,諸葛亮病逝於此。五丈原之戰也成為晉室誇耀先祖功業的事件之一

司馬師

(208-255年)

中國各朝代帝王——晉

字子元,河內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權臣,官至大將軍,西晉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馬懿與張春華的長子,司馬昭的兄長,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伯父。司馬師沉著堅強,雄才大略。與夏侯玄、何晏齊名。與其父司馬懿謀劃誅殺曹爽,以功封長平鄉侯,食邑千戶,旋加衛將軍。司馬懿死後,以撫軍大將軍輔政,獨攬朝廷大權。掌權後,制定選拔官吏的法規,命百官推薦賢才,整頓綱紀,任命文武大臣使各有職掌,朝野肅然。司馬師也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曾用計擊潰吳國諸葛恪的大軍。

嘉平六年

公元254年

,魏帝曹芳與中書令李豐等密謀除司馬師,事情洩露,司馬師殺死參與者,迫郭太后廢掉魏帝曹芳,從太后命以高貴鄉公曹髦為帝。次年,司馬師親率兵平定毌丘儉、文欽之亂,途中病死。晉朝建立後,追尊為景皇帝,廟號世宗。

擅行廢立

嘉平六年

公元254年

)二月,曹芳打算令中書令李豐、太常夏侯玄、光祿大夫張緝等人發動政變。廢除司馬師,欲改立太常夏侯玄為大將軍,可惜計劃洩露,三人被司馬師誅殺,夷滅三族,廢張皇后,魏國一時陷於混亂。同年,司馬師對曹芳有所猜疑,廢曹芳為齊王,司馬師本打算立彭城王曹據為帝,但郭太后要求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在郭太后的堅持下,司馬師爭執不過,於是派使者迎立曹髦到洛陽登基,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繼續掌握大權。

司馬昭

211

年-

265

年)

中國各朝代帝王——晉

字子上,河內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馬懿與張春華的次子,司馬師的弟弟,西晉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的父親。早年隨父抗蜀,多有戰功。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封新城鄉侯。正始初,遷洛陽典農中郎將。曹髦時,繼兄司馬師為大將軍。專攬國政,走向代魏之路。甘露五年(公元260年),魏帝曹髦死後,立曹奐為帝。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分兵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伐蜀,滅之。封晉公。鹹熙元年(公元264年)三月丁丑加為晉王。鹹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馬昭病死,時年五十四歲。數月後,其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建晉朝,追尊司馬昭為文帝,廟號太祖。

司馬昭是三國時魏臣,繼其父及其兄之後,繼續發展司馬家族勢力權傾朝野,其篡位野心人盡皆知。其黨羽曾刺死魏帝曹髦。其子司馬炎後來篡魏自立。司馬懿死後,大兒子司馬師不久廢除了已經成年但遲遲未能親政的曹芳,另立十三歲的曹髦為帝,權勢比司馬懿更大,但沒有多久,就病死了。司馬師在病重的時候,便把一切權力交給了弟弟司馬昭。

司馬昭總攬大權後,野心更大,總想取代曹髦。他不斷剷除異己,打擊政敵。年輕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當長,遲早會被司馬昭除掉,就打算鋌而走險,用突然襲擊的辦法,除掉司馬昭。

一天,曹髦把跟隨自己的心腹大臣找來,對他們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恥辱,我要你們同我一道去討伐他。”幾位大臣知道這樣做等於是飛蛾投火,都勸他暫時忍耐。在場的一個叫王經的對曹髦說:“當今大權落在司馬昭手裡,滿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君王您力量薄弱,莽撞行動,後果不堪設想,應該慎重考慮。”

曹髦不接受勸告,親自率領左右僕從、侍衛數百人去襲擊司馬昭。誰知大臣中早有人把這訊息報告了司馬昭。司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殺掉了。

後來,人們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來說明陰謀家的野心非常明顯,已為人所共知。

西晉

武帝(司馬炎)

236

年-

290

年)

中國各朝代帝王——晉

字安世,河內溫縣人,晉朝開國皇帝。司馬懿之孫,司馬昭嫡長子,晉元帝司馬睿從父。

265

290

年在位,諡號武皇帝,廟號世祖,史稱晉武帝。

鹹熙二年(

265

年)襲父爵晉王,數月後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給自己,國號晉,建都洛陽。咸寧五年(

279

年)他又命杜預、王濬等人分兵伐吳,於次年滅吳,統一全國。建國後採取一系列經濟措施以發展生產,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頒行戶調式,包括佔田制、戶調製和品官佔田蔭客制。太康年間出現一片繁榮景象,史稱“太康之治”。但滅吳後,逐漸怠惰政事 ,奢侈腐化。太熙元年(

290

年)病逝,葬峻陽陵。

羊車望幸

司馬炎後宮妃嬪眾多,有粉黛近萬,因此,每天晚上到底要臨幸哪個妃子,就成為一個讓他十分頭疼的問題。於是他想出一個辦法,就是坐著羊車

讓羊在宮苑裡隨意行走

羊車停在哪裡他就在哪裡寵幸嬪妃。於是有個宮人便把竹枝插在門上

把鹽水灑在地上

羊因為喜歡鹽水的味道,停下吃食,於是羊車就停在她的宮門口。這個故事出自《

晉書》

三十一

,因為這個故事,後人把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或者寵愛,就稱為“羊車望幸”。

圍棋定策

司馬炎嗜圍棋,常在宮中與中書令張華、侍中王濟下棋。據《晉書·杜預傳》記載,杜預捧討吳奏摺入宮時,晉武帝正與張華下棋。杜預遞奏摺,陳利害,而晉武帝仍埋頭於棋局,不做定論。棋盤對面的張華見狀,起身拱手呈詞:“陛下聖明神武,政治清明深得人心,國家富有兵力強大,號令一出莫不敢從。而吳國國主孫皓荒淫無度,濫殺賢能之才。兩相對比,滅吳根本不需要費多大力啊。”司馬炎當即拍板,定下伐吳的計劃,使一直分裂的中國再次得以統一。

惠帝(司馬衷)

259

年-

307

年)

中國各朝代帝王——晉

字正度,晉武帝司馬炎次子,西晉第二位皇帝,

290

年-

307

年在位。在位

17

年。

司馬衷於

泰始三年(公元267年)被立為皇太子,

290

年即位,改元永熙。他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楊駿輔政,后皇後賈南風殺害楊駿,掌握大權。在八王之亂中,惠帝的叔祖趙王司馬倫篡奪了惠帝的帝位,並以惠帝為太上皇,囚禁於金墉城。齊王司馬冏與成都王司馬穎起兵反司馬倫,群臣共謀殺司馬倫黨羽,迎晉惠帝復位,誅司馬倫及其子。又由諸王輾轉挾持,形同傀儡,受盡凌辱。

光熙元年(公元306年),東海王司馬越將其迎歸洛陽。

光熙二年(公元307年),惠帝去世,時年

48

歲,相傳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

八王之亂

發生於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動亂。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晉武帝臨終時命弘農大姓出身的車騎將軍、楊皇后(楊芷)的父親楊駿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繼立的晉惠帝痴呆低能,即位後,皇后賈南風為了讓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權,於永平元年(公元291年)與楚王司馬瑋合謀,發動禁衛軍政變,殺死楊駿,當年六月,又使楚王司馬瑋殺汝南王司馬亮,然後反誣楚王司馬瑋矯詔擅殺大臣,將司馬瑋處死。賈后遂執政,於元康九年(公元299年)廢太子司馬遹,次年殺之。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王不止八個,但八王為主要參與者,“八王之亂”使西晉初年並不十分發達的經濟,受到更為嚴重的破壞,與此同時,關東地區又爆發了罕見的蝗災和瘟疫,導致了西晉亡國以及近三百年的動亂,使之後的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

作弊解題

司馬衷從小智商低下,司馬炎對此很發愁,擔心司馬衷會丟了祖宗開創的家業。有一次,司馬炎為了測驗一下司馬衷的思維能力,特意出了幾道問題考他,並限他三天之內交卷。司馬衷拿到題目以後,不懂作答。他的妻子賈南風是個很聰明的人,有見及此,便立刻請來幾位有學問的老先生為司馬衷解答難題。司馬炎看了答卷後,以為兒子的思維還是很清楚的,也就放心了。可是司馬炎一死,司馬衷即位,遇事要他自己定策,就鬧出了不少笑話。

何不食肉糜

又有一年鬧災荒,老百姓沒飯吃,到處都有餓死的人。有人把情況報告給司馬衷,但司馬衷卻對報告人說:“沒有飯吃,他們為什麼不吃肉粥呢?”報告的人聽了,哭笑不得,災民們連飯都吃不上,哪裡來肉粥呢?由此可見司馬衷是如何的愚蠢糊塗。

嵇侍中血

永興元年(公元

304

年),晉軍在蕩陰戰敗,惠帝臉部受傷,中三箭,百官及侍衛人員都紛紛潰逃,只有嵇紹莊重地端正冠帶,挺身保衛天子,司馬穎的軍士把嵇紹按在馬車前的直木上。司馬衷說:“這是忠臣,不要殺他!”軍士回答道:“奉皇太弟(司馬穎)的命令,只是不傷害陛下一人而已!”於是殺害嵇紹,血濺到司馬衷的衣服上,司馬衷為他的死哀痛悲嘆。等到戰事平息,侍從要浣洗御衣,司馬衷說:“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懷帝(

司馬熾

284

年-

313

年)

中國各朝代帝王——晉

字丰度,晉武帝司馬炎第二十五子,晉惠帝司馬衷異母弟,西晉第三位皇帝,公元

307

年-

311

年在位。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間,被立為皇太弟。司馬越毒死惠帝后,司馬熾被扶植為帝,改年號為“永嘉”。在此期間,五胡開始建立獨立的政權,但是晉朝內部的權力鬥爭也日漸嚴重。

永嘉五年(

公元

311

正月,晉懷帝密詔荀晞討司馬越,三月釋出詔書討伐,司馬越於同月病死,眾共推王衍為元帥。四月王衍與石勒戰於寧平城,晉軍全軍覆沒。六月,匈奴劉聰的軍隊攻入洛陽,晉懷帝在逃往長安途中被俘。

永嘉七年(

公元

313

,晉懷帝被劉聰用毒酒毒殺,享年

30

歲。

東晉

元帝(

司馬睿

276

年-

323

年)

中國各朝代帝王——晉

字景文,東晉的開國皇帝(公元

318

年-公元

323

年)

在位

。司馬懿的曾孫,琅邪武王司馬伷之孫,琅邪恭王司馬覲之子,晉武帝司馬炎從子。

司馬睿於

290

年襲封琅邪王,曾經參與討伐成都王司馬穎的戰役;但是由於作戰失利,司馬睿便離開洛陽,回到封國。晉懷帝即位後,司馬睿被封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後來在王導的建議之下前往建康,並且極力結交江東大族。永嘉五年(公元

311

晉愍帝封司馬睿為丞相、大都督中外軍事。晉愍帝被俘後,司馬睿在晉朝貴族與江東大族的支援下於建武元年(公元317年)稱晉王,建武二年(公元318年)即帝位,為晉元帝。永昌二年(公元323年)去世,諡號元皇帝,廟號中宗。

牛繼馬後

曹魏時期,有一本流傳很廣的讖書叫《玄石圖》,上面記有“牛繼馬後”的預言,司馬懿又請星象家管輅占卜子孫運勢,管輅占卜的結果與《玄石圖》不差毫釐。司馬懿不解何意。後來他位居太傅之職,權傾天下。他手下有個將領叫牛金的,為他出生入死,立下殊勳。

司馬懿忽有所觸,想起“牛繼馬後”的預言,心裡十分忌諱,怕牛金將來會對子孫不利,就派人請他赴宴,酒中下毒,牛金為人坦蕩,沒有提防之心,“飲之即斃”,就這樣稀裡糊塗地送了命。

司馬懿自此以為,牛金已死,子孫便可高枕無憂坐享福貴了,殊不知世事難以預料。司馬懿的孫子司馬覲襲封琅琊王后,其妻夏侯氏被封為妃子。夏侯氏人很風流,沒多久就與王府也叫牛金的一個小吏勾搭成奸,後生下了司馬睿。

此即史書所言,司馬睿並非皇族血脈,而是琅琊王府小吏牛金的兒子。只是因為有“牛繼馬後”的傳言,導致了戰將牛金被冤殺。後人遂戲謔地稱司馬睿為牛睿,比如明朝思想家李贄,就直稱東晉為“南朝晉牛氏”,而不稱司馬氏。“牛繼馬後”,即是指司馬睿為牛氏之子,牛姓代司馬氏繼承帝位。

明帝(

司馬紹

299

年-

325

年)

中國各朝代帝王——晉

字道畿,晉元帝司馬睿長子,晉簡文帝司馬昱異母兄,母宮人荀氏,東晉第二位皇帝,

322

年-

325

年間在位。

司馬紹於

322

年即位,太寧二年(公元

324

年)平定王敦的叛亂,停止對於王敦黨羽的追究,為安定皇帝的權威全力重用王導,並且與江東大族保持和諧的態度,成功對“王敦之亂”作出善後,穩定東晉王朝的局勢。太寧三年(公元

325

年),司馬紹病逝,終年二十七歲,諡號明皇帝,廟號肅祖,葬於武平陵。

司馬紹聰慧善斷,明於事理。東晉政權初建之時,兵荒馬亂,生民塗炭,國力空虛疲弊,權臣王敦等作威作福,東晉政權隨時面臨著覆滅的危險。司馬紹在位期間,憑藉弱勢之中央,成功做到對權臣的制衡。他還在一定程度上調和南渡僑姓與吳姓士族之間的矛盾,穩定時局,使社會呈現向安定發展的趨勢。雖在位時間短暫,但對安定國家大局的影響卻非常深遠。

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司馬紹年幼時,其父晉元帝閒坐,將他放置在膝前,正遇長安使者來,因問司馬紹說:“你說日與長安哪個遠?”司馬紹回答說:“長安近,不曾聽說過人從日邊來,由此就可以知道了。”晉元帝覺得奇異。第二天,群臣宴會時又問他這個問題,回答說:“日近。”晉元帝臉色一變說:“怎麼和昨天說的不同呢?”司馬紹回答說:“抬頭就望見日,但卻望不見長安。”由此晉元帝更覺得他是個奇童。

遺鞭脫身

太寧元年(公元

323

年)六月,王敦將舉兵向京師進發,晉明帝暗中得知,於是騎著巴滇駿馬微服出行,到王敦駐地於湖,沿著王敦的營區走了一圈就出來了。王敦計程車兵發現了,說:“這不是普通人啊!”這天王敦白天睡覺,夢見太陽繞其城,受驚而起,說:“這必定是黃鬍鬚的鮮卑奴來了。”司馬紹的母親荀氏是燕代人,司馬紹狀貌類似外族人,鬍鬚黃色,所以王敦這樣說。於是王敦派五個騎兵去尋找追趕晉明帝。晉明帝也策馬賓士而去,馬拉糞時,就澆上冷水。遇到旅舍賣飯的老婦,送給她一把七寶鞭,對她說:“後面有騎兵來,可把此鞭給他們看。”過了片刻,追騎來到旅舍,問老婦,老婦說:“人已經走遠了。”並把七寶鞭拿出來給他們看。五個士兵傳遞著玩賞,停留了很久。又見馬糞是冷的,認為確實已走遠,便停止追趕。晉明帝因此得以脫身。

晉祚不長

一次,王導和溫嶠一起謁見司馬紹,司馬紹問溫嶠前代統一天下的原因是什麼。溫嶠還沒有回答,一會兒,王導說:“溫嶠年輕,還不熟悉這一段的事,請允許臣為陛下說明。”王導就一一敘說晉宣帝司馬懿開始創業的時候,誅滅有名望的家族,寵幸並栽培贊成自己的人,以及晉文帝司馬昭晚年殺高貴鄉公曹髦的事。司馬紹聽後,掩面伏在坐床上,說:“如果像您說的那樣,晉朝天下又怎能長久呢!”

中國各朝代帝王——晉

【來源:陽泉市博物館】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