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出身的劉邦,如何招納賢士,助力其擊敗霸王項羽,成就漢業?

劉邦出身低微,卻能在反秦反楚一系列戰爭中獲勝並最終建立漢朝

,從一個普通的起義領袖到最終獲得帝王的寶座,他的成功離不開在此過程中歸附他的能人異士,而這些人形成了西漢帝國的開國功臣體系。下面本文將講述不同型別功臣的命運。

一、自保類

自保類名臣是指在西漢前期的建立發展中做出了卓越貢獻的大臣,他們在建功立業功成名就之後,或主動遠離權力中心、或在旁人提醒下改變個人原則、或在君主的猜忌下如履薄冰,無論處於主觀意願或被迫接受,總之他們是在做出貢獻後,理應風光無限受君主重用之時調整自己的為官的態度和行為準則,以低調的姿態淡出君主猜忌的視線,最終明哲保身。

此種類型的代表人物有張良、蕭何。

布衣出身的劉邦,如何招納賢士,助力其擊敗霸王項羽,成就漢業?

張良出身於五世相韓的韓國貴族,在群雄並起反秦之時

,遇到劉邦,因其他人皆不能領會張良的計策,唯獨劉邦能贊同並常採用其計策,故留下跟隨劉邦。在此後劉邦滅秦滅項的過程中,張良多次出謀劃策,這些計策都起到扭轉局勢的作用。

如張良為劉邦出計攻破秦軍,使得劉邦先項羽一步進入咸陽;

勸說劉邦離開秦宮還軍霸上;鴻門宴上助劉邦死裡逃生;漢四年韓信破齊欲自立為王,他勸說劉邦,使得劉邦封韓信為齊王,得到韓信這一助力;出計使諸侯皆至破殺項羽等。西漢建立初期,張良在封功臣、定都關中、立太子事件中給予劉邦正確的建議,協助劉邦穩定王朝秩序。

漢朝的建立,張良籌謀劃策居功至偉,

按事物發展的規律,他應活躍在西漢政壇,為這個百廢待興的王朝繼續添磚加瓦,可事實卻並非如此。

布衣出身的劉邦,如何招納賢士,助力其擊敗霸王項羽,成就漢業?

漢六年封功臣,劉邦令張良自擇齊地三萬戶

,張良拒絕了齊地這塊富饒之地,選擇了他與劉邦相遇的留地。隨劉邦入關後,“道引不食谷,杜門不出歲餘。”又曾公開表示自己“‘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乃學辟穀,道引輕身。”張良的作為是由於他深知劉邦、呂后的為人,故處處謙退。

他放棄齊地三萬戶

,是因為“夫齊,東有琅邪、即墨之饒,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濁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非親子弟,莫可使王齊矣。”韓信強要劉邦封他為齊王,不過一年時間,就被遷為楚王。張良正是知道齊地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瞭解劉邦表面豁達內心忌刻的性格,才主動放棄富饒的封地,拒絕各類官職,以學道為藉口,逃避世事。他的主動退讓,遠離權力,使得他較其他大臣而言,得到劉邦、呂后的信任,安度晚年。

布衣出身的劉邦,如何招納賢士,助力其擊敗霸王項羽,成就漢業?

《留侯世家》描述張良從單憑剛銳之氣為國復仇的莽撞青年成長為忍小忿就大謀的謀士的一生,

吳見思評到:“篇中勝處,是老父授書一段居其首,四人羽翼一段居其終,首尾相顧盼,以為章法。”司馬遷將張良對黃老之術的運用貫穿於全篇,黃老之學即使張良助劉邦取得天下,又使張良在高壓政治下全身而退,而這種對比又使人感慨萬千,張良一生功勳蓋世,被稱為西漢的三傑之冠,其所學本是定天下的良方,在他晚年卻用於示弱於君主而求自保。

張良自己對劉邦殘害功臣有清醒的認識

,而司馬遷也清楚地意識到專制皇權對功臣的擠壓,西漢建立以後,政治形勢發生,司馬遷多次側面敘述或直接以張良口吻表達張良借學道之名願遠離

政治權利

蕭何是高祖劉邦的老朋友、老上司。

劉邦建立漢朝的過程中,蕭何建立了不朽功勳。入咸陽時,諸將皆爭走有金帛財物的地方分而佔為己有,唯獨蕭何收藏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這些資料包含天下厄塞、戶口多少、人民疾苦等重要資訊,為劉邦在楚漢之爭中取得成功起了重要作用。

布衣出身的劉邦,如何招納賢士,助力其擊敗霸王項羽,成就漢業?

楚漢相爭的四年中,蕭何負責護衛太子、宗廟設立、法律制定、軍糧補給、士卒補充等關中一切事務

,使得劉邦在與項羽爭奪天下時毫無後顧之憂。雖然蕭何曾多次幫助劉邦,但早在漢三年,劉邦與項羽對峙時,劉邦出於猜忌派使者多次慰問蕭何。漢十一年,劉邦征討陳豨時,聞呂后用蕭何計除掉韓信,封賞蕭何。

次年劉邦擊黥布,多次派使者詢問蕭何所為。

面對劉邦的猜忌,蕭何皆非自己領悟,而是靠旁人指點才化險為夷。他是在劉邦的多次打壓之下,逐步改變自己平日的行為準則,扮出一副與民爭利的樣子以自汙,才獲得善終。

蕭何之所以不同與張良主動退讓,而需要劉邦打壓提醒

,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二人智慧不同,張良精通黃老之學,知帝王之術。蕭何是平民布衣,為秦時小吏,學識有限。二是由於劉邦為布衣時,蕭何就對他頗為照顧,劉邦打天下時,蕭何又功勞巨大,故而蕭何持有老朋友情誼和功臣的心理對劉邦沒有清醒的認識。

布衣出身的劉邦,如何招納賢士,助力其擊敗霸王項羽,成就漢業?

在司馬遷筆下,蕭何是忠心耿耿,至死都忠於漢朝的形象

,在他臨終時推薦與自己素來不和的曹參為相,並稱:“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蕭何的忠誠與劉邦的奸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漢三年、漢十一年、漢十二年,劉邦分別以慰問、益封置衛、探問為名探視蕭何動向,蕭何本人是沒有意識到劉邦對自己的懷疑和嫉妒的,他在劉邦高壓政治下的自保行為是經多人提醒而為之。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西漢建立以後,政治局面轉變,這是專制皇權建立的開端

,劉邦的敵人從起義時要反對的秦王朝,過渡到和他爭奪天下的項羽,最終成為王朝建立後分割皇權的異姓王、列侯。自保類功臣面對專制皇權的壓迫,改變了打天下時期活躍在政治中心的做法。

雖然他們有的是提前自覺意識到專制皇權的壓迫性

,主動放棄應有的政治地位和權力,有的是受到專制皇權的實際壓力,從不自覺轉變為自覺的放棄。他們及時認清西漢建立前後變化的形勢,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力破壞自己良好的形象,以此向君主表達自己能謹守人臣的本分。自保類人物最後都得到善終,這是認識到專制皇權的壓迫性,調整好與君主的關係的結果。

布衣出身的劉邦,如何招納賢士,助力其擊敗霸王項羽,成就漢業?

二、迎合類

迎合類大臣是指西漢前期善於揣摩上意、有功於社稷而官居高位的名臣

。他們對西漢的建立、穩定、發展起到過積極地作用,但他們的封侯拜相不僅是由其個人對國家的貢獻所致,更多的歸功於他們與統治者融洽的君臣關係。

這類大臣能較為準確地把握君主的心思,

在行使自己的職責時常常以順應君主為前提,他們出於主觀意願,積極主動地迎合君主對朝政的看法,在處理國家事務的過程中儘量與君主的意見相統一,從而得到君主的認可信任,在變幻莫測的政治鬥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其代表人物有陳平、叔孫通。

陳平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因六出奇計幫助劉邦建立漢朝,被封為曲逆侯

。劉邦病危時聽信讒言懷疑樊噲,用陳平之計命陳平和周勃除去樊噲。因樊噲為劉邦故人、呂后的妹夫、且功勞多,陳、週二人怕樊噲被殺後劉邦後悔或呂后怪罪,便商議將樊噲押回交由劉邦自行處置。後來高帝崩呂后執政,陳平因此舉化險為夷。

布衣出身的劉邦,如何招納賢士,助力其擊敗霸王項羽,成就漢業?

呂后欲立諸呂為王,陳平置白馬盟於不顧對呂后阿諛屈從

,獲得呂后信任遷為右丞相。呂后崩,陳平又與大臣合謀推翻諸呂,擁立孝文皇帝,受文帝信任,由在左丞相遷為右丞相。孝文帝二年,以丞相之位獲善終。

縱觀陳平一生不難發現,他歷經高祖、呂后、文帝三朝,

在劉邦猜如此之重的猜忌心中、三位君主之間複雜的矛盾中,一直受到君主信任身居高位,這都是獲益於他能做到曲伸隨時,在形勢嚴峻時毫無原則的順應君主,又能隨形勢變化另投新主。

高祖死後的多難之秋,客觀上陳平起到穩定西漢政局的作用,

但他的主觀目的是維護個人的利益。陳平的與眾不同在於:同張良相比而言,他對劉邦、呂后二人的瞭解同張良一樣深刻。但張良選擇放棄權力,從赤松子遊以避世,陳平捨不得到手的權力地位,以“日飲醇酒,戲婦女”避事。

布衣出身的劉邦,如何招納賢士,助力其擊敗霸王項羽,成就漢業?

與蕭何相比,二人都曾被任命為丞相,但蕭何不諳專制君主的心理,

身為丞相在其位謀其政,一心為民為漢朝鞠躬盡瘁,是在受到多次猜忌之後才被迫違背自己為國為民的初衷,自毀形象以緩和君臣關係。

陳平精通權術,且也是以自身利益為重,

將個人利益放在首位,但要實現私立,首先要得到君主的認同。故他行為的核心是個人私利,行事標準是君主的意願,他對國家社稷當然也有貢獻,但這往往是國家利益與君主利益相吻合時。

當他的行為是從國家利益出發而觸犯君主意願時,他們不會堅守國家利益

,而是從君主意願出發兼顧國家利益。如前文所述,除去樊噲本就是陳平的計策,暫不殺樊噲也是陳平的計策,究其根源是在君主轉換時期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

布衣出身的劉邦,如何招納賢士,助力其擊敗霸王項羽,成就漢業?

後來贊同呂后立諸呂為王的是陳平,除去諸呂擁立文帝的還是陳平

,原因當然還是保全自己。至於儲存漢室、選出文帝這樣一位明君,完全是巧合。陳平始終積極追求權力,迎合每一位君主,與君主保持立場一致,使自己的利益同君主的利益一致。觀其一生,在高祖、呂后、文帝三朝都受到禮遇,官至丞相,福祿終身。

司馬遷對陳平的為人是持否定態度的

,如果說自保類功臣逼於無奈而順應君主還讓司馬遷對他們懷有些同情,那迎合類功臣見風使舵投君主之所好的人品,則令司馬遷不滿。

三、總結

西漢開國皇帝劉邦以布衣起家,短短几年就奪取天下

,在這一過程中有彭越、黥布等其他軍事集團的協助,更多的是和劉邦同為布衣、平民的各類人才的鼎力支援。無論是自保類的功臣還是迎合類的,這些各類追隨劉邦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與天下同利”,是他能戰勝項羽的關鍵。封王封侯既是諸功臣的最終追求,也是劉邦籠絡人心的手段,當追求與手段和諧統一時,劉邦的勝利成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