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與管仲談“天”之道,暢談中國歷史上的“天”文化

人談“天”,不像現在講究科學性。現代科學對天體的認識,都還有多少未盡探索的奧秘,在古代人們的心目中,對“天”的想象就更是玄妙莫測。雖然古人對“天”的理論少了點科學性,但是又多了點文化沉澱,成為了中國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齊桓公與管仲談“天”之道,暢談中國歷史上的“天”文化

古人談天說地

話說,有天就有地,天地同生,都是由一種“氣”化生出來的。其中,又輕又清者上浮成天,又重又濁者下沉為地。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所以天有“九重”,地有“九淵”。根據史書的記載,在天地渾渾沌沌的時候,像個雞蛋,有個盤古坐在當中,他會變會長,一長就把天地分開了。從此,盤古日長一丈,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如此一萬八千年,天地相距九萬里。如此等等,古人就有所謂“天積氣生日月星辰”,“地為萬物之祖”,天陽地陰、天父地母、天尊地卑以及天經地義等等說法。

在這裡,說天、地是由“氣”化出來的,或由“盤古”開闢的,那是古人看到有天有地後想象出來的。古人在談“天”的時候,總是和“地”連在一起。“談天說地”,意味著古人把天和地看成是同時存在的。其實天和地本來都是客觀存在的,地球這個天體也總是與其他天體如太陽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比如,地上季節、氣候的變化,都要受到來自上天的影響。

齊桓公與管仲談“天”之道,暢談中國歷史上的“天”文化

統治者的“天尊”思想

古人談“天”往往雜著許多迷信,有的屬於科學水平低下的緣故,有的卻是統治者別有用心的捏造,如說“天尊地卑”等。古人認為,天有九重,就有九重天門。一些頗具神話色彩的史書記載,東晉時候有個陶侃,曾插翅上天衝過八重天門,餘下一門不得進,便與天搏擊,結果翅膀折傷一隻,從天上墜了下來。原來他在做夢,醒來左臂還很疼痛呢。這是統治者意指“天尊”不能攀越,暗示大臣不得位的謊話,是不足信的。但說天有九重,是限於人的認識能力的一種神秘的反映。

所謂天有九重,是說天有九層,九層也指九天,解釋很多,但意思都是指天的至高至大。古人還認為,九天之外,還有九陔。天外有陔,那就是“天外有天”了。由此看來,古人的視野還是很廣的,這就難怪他們在談“天”的時候,往往以此來評論人物。比如,有的就以“坐井觀天”與“披雲睹天”作對比來講。坐井觀天者認為天小,是用來比喻目光短淺,見識有限的人。“披雲睹天”是西晉人衛伯玉讚賞樂廣的話。樂廣是個秀才,因為他善於談論,說理中肯,分析透徹,聽眾不僅心悅誠服,而且聽了還有“若披雲霧而睹青天”的感受,就像撥開雲霧見到光明的青天一樣,大開眼界。

齊桓公與管仲談“天”之道,暢談中國歷史上的“天”文化

齊桓公與管仲說“天”

春秋時期的管仲和齊桓公眼裡的“天”,彼此又是不同的。管仲是位有名的人物,齊國的桓公就在他的輔助下成為當日的“主”。齊桓公問管仲:“王者,何貴?”管仲說:“歸天!”齊桓公便仰視天空,望來望去看不出個名堂。管仲接著說:“所謂天者,非蒼蒼茫茫之天也。居人上者,以百姓為天!”在這裡,“王者”、“居人上者”是指國君。“貴”指尊貴、敬重或依靠,“天”也有敬重的意思。“居人上者,以民為天”,是說:“作為一個國君,應該敬重老百姓。”這和“王者以民為天,民者以食為天”兩句古語的意思差不多。是說,國君要治理好國家是靠老百姓來支援的,老百姓是靠生產來養活自己的。可見,管仲眼裡的“天”與齊桓公臉朝上看的天是不一樣的。

齊桓公與管仲談“天”之道,暢談中國歷史上的“天”文化

從杞人憂天到人定勝天

戰國時候有個人叫黃繚,他很喜歡談“天”,經常向別人請教說:“天為什麼不會塌下來?地為什麼不會陷下去?風雲雷雨為什麼化無常?”那時人們這樣想、這樣問的恐怕不止黃繚一個人。大概就是黃繚問多了的緣故,這些問題傳到一個杞國人的耳朵裡去了。這個杞人不聽還好,聽從此就睡不著覺,吃不下飯,老是想著天這麼大,又“吊”得這麼高,一旦塌下來沒有安生之處,自己就完了。這就是“杞人憂天”的故事。後人往往借這個故事比喻不必要的擔心,或是毫無根據的猜度。

齊桓公與管仲談“天”之道,暢談中國歷史上的“天”文化

不過,說它毫無根據卻又未必,天上不是往地上扔過“石頭”(隕石)嗎?雷電不是擊傷燒死過地上的人嗎?風狂雨驟不是有點嚇人嗎?何況還有“天狗食日(日食)”和掃帚星(彗星)掠空而過等驚人場面呢。所有這些,在杞人活著的時候在杞人出生以前就發生過,這就難免使人們擔驚受怕了。不過,戰國時思想家荀子對這些自然現象有著深一層的認識。荀子認為,“星墜”是石頭掉下來,“木鳴”是樹被風雨吹刮發出的嘯聲還有日食、月食等都是自然變化的現象。

因為這些現象少見,少見多怪是難免的,懼怕就不必要了。荀子的原話是這樣說的:“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他還說,只要知道這些是自然現象,天就沒有什麼了不起不用去怕它,敬它和依靠它,但可以順應它變化的去向,當做牛馬一樣把它控制起來,按照季節農時進行生產。這就是荀子“人定勝天”“知天命而用之”的著名思想。他之所以不同於杞人一般的見識,在於他懂得科學的道理,雖然懂得有限,但談起“天”就異常精彩。

齊桓公與管仲談“天”之道,暢談中國歷史上的“天”文化

張衡與“

渾天說”

到了漢代,“天”又有一種談法,認為天像蛋殼,地像蛋黃,天大地小,天就像“輪子”那樣轉動,日月星辰也在蛋殼上跟著地轉,週而復始,轉動不已,“其形渾渾”。這就是東漢科學家張衡所主張的“渾天說”。他認為太陽繞著地球轉動,實際上是地球繞著太陽運轉。他又創制了“渾天儀”,進一步探求到“天”的不少秘密。比如,他認為宇宙是無限的,懂得宇宙和天地並不是一回事,這是他的創見。他還懂得月亮繞著地球旋轉,以及月亮自身不會發光,它的光是太陽光的反射,等等。他也談“地”,創制了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的儀器叫“地動儀”。總之,張衡對天有他的科學認識和偉大成就,而獲得這些知識和成就,又在於他認真學習,刻苦鑽研,“不捨晝夜”的奮發精神。

齊桓公與管仲談“天”之道,暢談中國歷史上的“天”文化

總之,古人喜歡談“天”,但“天”又是談不完的。不過,僅在這裡就可以看到古人談“天”,有神話,有迷信,也有科學,而神話、迷信卻是大量的。對各種天體現象的觀察和研究,則是建立在對科學的認識上,也許今天看古人談天,看得不是迷信,而是一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