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說周平王東遷洛陽是周朝最大的失策?

蘇軾此論,是基於兩點認識:

其一,土地是根本,不可輕易失去。《史記·匈奴列傳》裡的冒頓,寶物可以失去,愛妃可以失去,但土地卻是寸土不讓,最後因土地而一舉滅了東胡,就是這種觀念的體現。

其二,一個國家,一個政權,要想繼續維持必須要保證足夠計程車氣。平王東遷,是向敵人示弱,整個國家已經失去了戰勝外敵的信心——這是最致命的,所以蘇氏在文章中才會強調:“其餘避寇而遷都者,未有不亡;雖不即亡,未有能復振者也”。

蘇軾說周平王東遷洛陽是周朝最大的失策?

蘇軾

然而,蘇軾此論偏重於說理,卻是忽略了“平王東遷”之實。

也難怪,秦漢以後,都視周平王政權為正統,完全忽略、甚至不承認西周滅亡後還存在一個“二王並立”時期,基於錯誤的史實來分析周代興衰,難免就會失之偏頗了。

平王東遷,絕不是簡單的為避戎狄而“棄文武成康之業”。平王政權要想生存下來,東遷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竹書紀年》記載,周幽王八年,廢申後立褒姒,周平王因此而奔西申。

按幹寶《搜神記》,周幽王生於宣王三十三年,那麼他繼位時才不過十四歲。

十四歲的少年,七年後有了兩位兒子,他的兒子能有多大?

推算下來,周平王奔西申時頂多不過七八歲。七八歲的兒童雖然知事,但僅憑他一人想從周王都出逃,跋山涉水逃至遙遠的西申國,幾乎不可能。

因此,所謂“平王奔西申”,並非完全是他個人意志,必然是被人慫恿挾持,而挾持者很可能就是申侯或申後。

蘇軾說周平王東遷洛陽是周朝最大的失策?

烽火戲諸侯

不管平王本人是否願意,“平王奔西申”後,立刻就上升成為一個重大的政治事件。

本來,立誰為太子,雖然有“立嫡立長”的傳統,但畢竟是天子家事,外臣有建議權,卻無決定權。

周幽王廢申後立褒姒雖然不合傳統,也表明了周王室疏遠西申國之意,卻並不代表著周王室要與西申國為敵。

畢竟,喜歡哪個兒子,是周幽王家事。

但是,西申國勢力居然挾持七八歲的平王到了西申國,這意味著西申國確有圖謀不軌之意。

有學者甚至根據《竹書紀年》記載,認為西申國將平王劫持到西申後,立即奉平王為王,號稱“天王”,與周幽王分庭抗禮!

蘇軾說周平王東遷洛陽是周朝最大的失策?

不管七八歲小孩是否真的被西申國立為“天王”,“平王奔西申”一事恰恰證實了西申國心存異心。西申國與周王室之間,一場大戰已不可避免!雙方都在為這場大戰做著精心準備,《今本竹書紀年》記載:“(幽王)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幽王)十年春,王及諸侯盟於太室。”

申侯拉攏西戎與鄫國,周幽王則在太室結盟諸侯——這裡的諸侯,應該是指關中平原上的諸侯。

不管諸侯來自於何處,周幽王在大戰之前特地舉行盟會,正說明此時諸侯人心不穩。

諸侯人心浮動的原因,傳統上認為是周幽王的亂政,但個人認為是周宣王時期的改革造成:周宣王的“不藉於千畝”改革讓老一代分封諸侯離心離德,“太原料民”又得罪了大多數新興權貴。

蘇軾說周平王東遷洛陽是周朝最大的失策?

平王東遷

此後不久,周幽王率領大軍圍攻西申國,想要回兒子周平王,但西申國堅決不給。

第二年,即公元前771年,西申國聯合犬戎、鄫人從回中道殺入渭河平原,一舉滅了西周。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此時渭河平原上的諸侯紛紛逃出關中,鎬京都城幾乎完全被摧毀,已不可恢復。

周幽王一死,關東諸侯國隨即立幽王之弟攜王姬餘臣為王;而西申國也立姬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

從此,歷史進入了“二王並立”的時代。

對於平王政權而言,雖然可能並非平王本人意願,但已不可避免地捲入了這場歷史糾紛。

作為有弒父嫌疑的政權,並不被諸侯所公認。

古本《竹書紀年》所記申、魯、許三國諸侯立平王,學者們認為可能是西申、曾(或呂)、許之誤。承認平王政權的諸侯之少,顯而易見。呆在西申的平王政權,當時被視作弒父篡權,攜王姬餘臣政權才是天下諸侯公認的正統。

只不過,數年後攜王政權突然失去了人心。

失去人心的緣故究竟是什麼,不得而知。也許是攜王本人的暴虐無道,也許是擁立他的“虢公翰”過於挾王自重,總而言之,攜王政權慢慢失去了人心。《系年》記載,“邦君諸侯焉始不朝於周”。

關東諸侯中,對攜王政權最為不滿的,要數晉文侯和鄭武公。

大約是周幽王被殺後九年,晉文侯直接跑到西申國,把周平王接到涇水流域周人殘存的一個軍事要塞——京師。

京師,也就是豳,是古代周人最早的棲息地。(《系年》)

此時,渭河平原因為戰火,基本上為周人拋棄,已成一片廢墟,無法立足了。

所以,晉文侯只能暫時將周平王安置在京師。此時,周平王年近二十,在脫離西申國控制後,開始有獨立自主意識。

但平王政權實力孱弱卻是必然:僅僅依附京師及其附近周人殘存的幾個軍事基地生存,西申國及犬戎為周人所忌,並不能作為長期依靠。

更何況,西申國之所以對西周特別重要,就是防範犬戎;如今犬戎都已佔據渭河平原之內,西申國的存在,對於周人也就無足輕重了。

蘇軾說周平王東遷洛陽是周朝最大的失策?

這種局面之下,還指望周平王能立足渭河平原來複興周王室,是強人所難:西申國不足為恃,中原諸侯雖然對攜王政權失去信心,但大多未必就承認平王政權,他憑什麼在渭河平原內趕走犬戎、復興周室?

相反,只有東遷洛邑,才是平王政權的唯一出路。

關東雖然有一個攜王政權,但是晉文侯的出現,證明了關東諸侯已經對攜王政權不滿。

作為周幽王之子,周平王有資格繼承王位,當然周平王也必須表現出與西申、犬戎拉開距離的態度,才不會被中原諸侯強烈排斥。

《史記·秦本紀》中,周平王慫恿秦人攻打犬戎,可能就是周平王為了讓中原諸侯接受自己,作出的一種政治姿態。

可是,這卻成了秦人崛起的一大機遇。憑藉周平王這一承諾,秦人歷經數代人,最終趕走犬戎,在關中站穩了腳跟,後來還吞併了六國,最終取周而代之。

蘇軾說周平王東遷洛陽是周朝最大的失策?

秦取周而代之,這是後話。

在周平王被立京師之際,為求得生存,東遷已是必然之舉。

然而,攜王政權雖然不得人心,但還未喪失根基。此時,周平王政權雖然獲得晉國支援,依然不敢輕易東遷——東遷就意味著深入虎穴。隨著鄭國吞併東虢國、鄶國,攜王政權最強有力的支撐力量消失,已經是搖搖欲墜。

這時,平王政權才正式籌劃東遷事宜。大約是在公元前759年,周平王從涇水流域的京師(今陝西彬縣)東遷洛邑,秦人負責護送。在路上,周平王對秦人說:“戎無道,侵奪我歧、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周平王自己既然無力奪回關中,還不如籠絡秦人,讓秦人去搶佔這塊風水寶地。

蘇軾說周平王東遷洛陽是周朝最大的失策?

周平王東遷九年後,在公元前750年,晉文侯再次出擊,殺死了攜王姬餘臣,徹底消除平王政權威脅。

從此,平王政權成為周王國天下唯一合法政權,正式成為周王國天下之主。

所以,在評價晉國和鄭國對平王政權的重大作用時,後世周王室才會說出了“我之東遷,晉、鄭是依”的話來。

蘇軾沒有深入瞭解兩週交替之際這段複雜的歷史,才會得出“周之失計,未有如東遷之繆者也”的結論。

其實,“周之失計”根本不是周平王所能“計”,他不過是為時勢所迫,成為大勢所趨下的棋子,不得不東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