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真的見多識廣?我看未必

我走過的路比你走過的橋都多,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都多,這是一些老年人在自誇時用得最多的兩句話。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很長時間裡,這句話都被人們廣泛引用。

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看未必,有些觀念是否正確,要把它們放在所處的時代,和具體情境下去進行客觀分析。

在我國幾千年的農耕時代,這些話確實很有道理。

從夏商周到晚清的幾千年時間裡,我國的生產方式沒有發生重大變化,手工工具搞飯吃,生產技術沒有根本性的更新。種田,放牧,這些農業生產非常需要經驗傳承,老年人的傳幫帶非常重要。

老年人真的見多識廣?我看未必

在這幾千年的時間裡,社會結構方式也沒有大的變化,人們的資訊來源也只是口口相傳,讀書只是少數人才有的奢侈專利。人們需要處理的事情,歷史都曾多次發生過,所以老年人的經驗顯得尤為重要。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19世紀前的幾千年裡,經驗確實非常重要。

所以,那時候的人們非常看重的“祖制”,其實就是積累了幾千的經驗。

這一切在19世紀中葉被突然打破。

洋槍,洋炮,洋人,商品傾銷,經濟侵略,面對潮水一般地湧入的新事物,統治者發現,幾千年的經驗忽然不管用了。奕山等將領甚至依據老經驗,認為洋人使用妖術,使出了“糞桶退敵”這樣的招數。

滿清皇族的統治當時已經確立了兩百年,按理說,他們的統治經驗應該非常豐富了。但是,在整個清王朝最後的六七十年裡,統治者一直在疲於應付層出不窮的危機,心力交瘁仍無濟於事。統治階層中也不乏有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李鴻章這樣勇於接受新事務的精英,但也是無濟於事,少數人的努力挽救不了王朝的沒落。

老經驗在知識爆炸,社會劇烈變革面前幾乎一點用處都沒有,反而成為了社會進步的障礙。以至於20世紀頭一二十年,很多人極其反感老經驗。

梁啟超在痛心疾首之下寫出了《少年中國說》,直指中華之希望,全在少年。 “五四”運動也舉起了新文化運動大旗。

老年人真的見多識廣?我看未必

即使沒有知識爆炸,有些老年人自認為見多識廣,還會導致一個問題,就是過度自信聽不進意見,歷史上有幾個長壽的皇帝就是這樣:漢武帝晚年屈殺太子;梁武帝晚年發生了“侯景之亂;唐玄宗晚年重用李林甫、楊國忠;乾隆晚年寵幸和珅。唯一的女皇武則天也不例外,晚年重用了來俊臣,周興等酷吏。

好了,我們還是從歷史說回到人。

為什麼說老年人未必見多識廣?

倒回去兩百年,農村大媽可以把讀過幾天書的年輕人訓得唯唯諾諾,因為她知道的事情確實比當時的年輕人多。

今天的廣場舞大媽,如果不耍橫光講道理,她能講得過高中生嗎?電腦都不會用的人,能說得上見多識廣嗎?

因為這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

有人綜合計算,全世界的知識總量,七到十年翻一番,知識像原子裂變一樣急劇膨脹。科技飛速進步,社會急劇變化,新產品,新事務,新觀念層出不窮,人只要稍微停止學習,他就馬上會被淘汰。

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就像你使用的家用電器一樣,十年就變得面目全非,經驗還管用嗎?

你每天堅持步行,一生能走多少路,過多少個橋?人家坐高鐵,一天走過的橋就比你一天走過的路還多。

見識,不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想當然的會變多。見識,是透過不停地學習而積累起來的。在農耕社會,人類能學習的知識只有那麼多,學習效率也不高,自然年齡大的人肯定見識要多很多。

在現代社會,你只要停止學習,馬上會時代拋棄。

我今年四十多歲,我覺得年輕人給我的壓迫感特別厲害。他們中比較優秀的人的知識層面,創新能力,思維的活躍性,甚至對世界的認知都會讓我汗顏。我好歹也是大學本科畢業,並且一直堅持學習,但我一點都不敢在他們面前倚老賣老。我知道,我大學時候學習的很多東西,在他們學習的時候已經被淘汰了。

世界越來越紛繁複雜,知識的更新要比經驗重要得多。

當新事物出現得越來越快,只有一條經驗管用:勇敢接受新事物。

我並不是說所有的老年人就沒用了,一直與時俱進的人永遠不會老,一直堅持學習的人也永遠不會老。這些老年人,當得起見多識廣這個詞。

而且,有一種老年人可以說永遠是個寶,那就是一直堅持在科研,或者某專業領域一線的人,比如屠呦呦等院士群體。因為他們一直在學習,一直在創新。

我自己也會變老,而且只需要十多年時間了。

當我老了,我就學學王維:“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老年人真的見多識廣?我看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