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令群雄的齊桓公,終沒像秦國那般統一天下,這到底是為何呢?

春秋時期,齊桓公的地位可以稱得上是“五霸之首”,各個諸侯都以他為長,連周天子都十分信任、器重他。齊桓公在巔峰階段,曾和諸侯們會盟在葵丘。率領齊國、宋國、陳國、魏國和鄭國等諸侯國的軍隊,共同對抗敵人。

但能夠號令群雄的齊桓公,終究沒有帶來齊國像戰國時期的秦國那般統一天下,這到底是為何呢?探究歷史可以發現,其實這與齊國當時的處境有著很重要聯絡。

號令群雄的齊桓公,終沒像秦國那般統一天下,這到底是為何呢?

齊桓公畫像

一、禮法約束

首先,受到宗教禮法限制,齊桓公不能僭越周天子統一天下。

史料中記載過,在公元前651年時,齊桓公帶領各個諸侯們在葵丘會盟。但是,周天子用祭祖的肉、彩色的箭和天子馬車賜予齊桓公,算是當時最高禮贈。不僅如此,周天子還特意允許齊桓公無需行下拜禮謝恩。但齊桓公不願亂了禮數,依然對周天子下拜謝恩。

號令群雄的齊桓公,終沒像秦國那般統一天下,這到底是為何呢?

綜上可以看得出,齊桓公沒接受天子特許,依然行拜禮,說明了當時的各諸侯仍然受宗教禮法約束。周朝的禮法約束,深深刻在齊桓公骨子裡,即使當時是周王室已經在衰落,但齊桓公仍然願意臣服周天子,並沒有做出“取代天子,統一天下”的準備。

所以說,齊桓公被當時的宗教禮法束縛,是他沒條件統一天下的重要原因。

二、政策影響

其次,各個諸侯們的首次會盟中,齊桓公就闡述了自己的“尊王攘夷”理論,是影響齊桓公沒有統一天下的重要因素。

在公元前679年,齊桓公首次舉行陳、宋、邾、蔡等諸侯的會盟。齊國就提出了“尊王攘夷”理論,意思是諸侯們應對周天子朝貢,互相幫助對抗外敵入侵。在公元前663年時,燕國遭遇了外敵山戎的侵擾時,齊桓公接到求就餓訊號後,親自率領諸侯聯軍協助燕國對抗山戎,取得勝利之後,燕國的君主送齊桓公,但不知覺的送到了齊國境內。對此,齊桓公卻說,諸侯相送沒出國境的。就把燕國君主走過的土地,都送給了燕國,並還叮囑要如從前一般朝貢周天子。

號令群雄的齊桓公,終沒像秦國那般統一天下,這到底是為何呢?

綜上可以看得出,齊桓公在諸侯大會上提出了“尊王攘夷”,獲得了周天子以及諸侯們的信服。齊桓公幫助燕國對抗山戎,並贈送土地,也在深刻踐行自己提出的政策。如果他想越過周天子,自己統一天下就是和“尊王攘夷”相悖。到那時,諸侯們也會瞧不起他的出爾反爾。

所以說,齊桓公沒有統一天下,與齊國制定的政策關係很大。

三、缺乏實力

另外,統一天下需要足夠強大是實力,當時的齊國還不具備這種實力,也是齊國沒有實現統一的直接原因。

公元前681年時,齊國再次召集宋、蔡、邾等國會盟於北杏,目的是幫助宋國平息內亂。之後,齊國打魯國,使得魯國只好和齊國聯盟。在公元前680年,宋國在各個諸侯和周王室的擠壓下,被迫和齊國結盟。 之後,楚國崛起先後滅掉申國、息國,又多次進攻鄭國。於是,齊桓公帶領齊國、衛國、宋國、鄭國等一起對抗楚國,以至於楚國妥協與齊國合盟。

號令群雄的齊桓公,終沒像秦國那般統一天下,這到底是為何呢?

由此能夠看出,齊桓公被稱作“霸主”,不是因其具有很強軍事實力,畢竟以齊國的實力也不足以打敗楚國,而是因為他的外交能力強,才會使得諸侯們信服。而且,齊桓公的軍事實力還不如之後的晉文公和楚莊王。

所以說,齊國沒能統一天下,是因為齊國還不具備足夠的軍事實力。

號令群雄的齊桓公,終沒像秦國那般統一天下,這到底是為何呢?

綜上所述,可以知道了齊桓公沒有統一天下,其實與齊國的實際情況有關。

出身貴族的齊桓公,在周朝宗教禮法的薰陶下,不會做出越過周天下統一天下的行為。而在“尊王攘夷”的政策下,齊桓公不能出爾反爾廢掉周天子。最後的關鍵因素,就是齊國還不具備統一天下的軍事實力。綜合幾點因素,使得齊國沒有像秦國一樣統一天下。

號令群雄的齊桓公,終沒像秦國那般統一天下,這到底是為何呢?

在我們看來,並不能統一天下評價一個國君的能力。對於齊桓公的出色個人能力,大家有目共睹。正所謂:不以成敗論英雄。評價一個人也不能只看結果,而是要他的所作所為所想。只有全面的瞭解一個人,才能對其做出客觀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