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九寺”指的是什麼?職權上與“六部”又有哪些不同?

古代朝廷的運轉,主要由統治者、內閣及各機構分管部門構成。

古代的“分管部門”可謂五花八門,有許多講究。不瞭解歷史的朋友都以為尚書六部的職責已涵蓋了所有軍國大政,實則不然。“九寺”,自秦漢“九卿”演變而來,其職級與尚書六部等同,職權上也有不少重疊的部分。

古代的“九寺”指的是什麼?職權上與“六部”又有哪些不同?

之所以設定九寺,就是為了讓這些職能部門制約六部,同時分擔六部的日常工作。打個比方來說,如:我們常聽到的“大理寺”,就相當於古代的“最高人民法院”,處理刑獄案件。看這個部門的職能,是不是與六部中的“兵部”高度吻合?至於“五監”(宋朝是六監)的職能,又與工部、戶部、禮部的職能有重疊。

太常寺:秦署奉常,漢改太常,掌宗廟禮儀,至北齊始有太常寺,清末廢。

宗正寺:明清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光祿寺:掌宮廷宿衛及侍從,北齊以後兼掌膳食帳幕,唐以後始專司膳,歷代因之。

衛尉寺:掌門衛屯兵,北齊改為衛尉寺,隋改為軍器儀仗、帳幕之類,一直延續到南宋被併入工部,明廢,清有鑾儀衛。

太僕寺:掌輿馬畜牧之事,北齊始曰太僕寺,明朝時,掌牧馬之政令,屬兵部,到清光緒改革官制時併入陸軍部。

太理寺:掌刑獄案件審理,秦漢為廷尉,北齊為大理寺,歷代因之,清改為大理院。

鴻臚寺:秦曰典客,漢改大鴻臚,掌贊導相禮,至北齊曰鴻臚寺,清末廢。

司農寺:掌糧食積儲、倉廩管理及京朝官之祿米供應等事務,本為國家財政機關、被戶部取代。

太府寺:掌管宮廷庫藏和貿易,遼朝、金朝、元朝改稱太府監,一直延續到明朝被併入工部。

這九大機構組成了“九寺”。九寺的長官,便是秦漢時期的九卿。

古代的“九寺”指的是什麼?職權上與“六部”又有哪些不同?

不過,在北宋時期,雖然,九寺的編制被沿襲下來,但大多數官員都已成了冗官。平日裡,朝中的大部分事務都已由六部處理,所以九寺中的閒官比較多。

甚至,為了監察九寺的日常工作,朝廷還會向每個寺中派一位“判本寺事”,這種做法就像是向地方調遣知縣、知州一樣,就是皇帝為了監督九寺,防止九卿一家獨大。不過,雖然九寺在宋代式微,但太常寺、大理寺仍有不少權柄。尤其是大理寺,平日裡要協同刑部和地方政府進行司法工作,實屬重中之重。

但除了大理寺、太常寺之外,原本各司其職的九寺忙閒不均。

宋徽宗時期,時人王得臣在《麀史》裡提到了幾個尸位素餐的寺卿。太府寺的日常職能是管理隸場,所以工作比較瑣碎,太府寺卿被時人戲稱為“忙卿”。司農寺的職能是管理糧庫,但當時的寺卿經常不坐班,是為“走卿”。光祿寺負責朝廷的祭祀事務,一切祭祀所用的酒食都儲存在光祿寺裡,所以寺卿往往吃得腦滿腸肥,被稱作“飽卿”。鴻臚寺負責的是大宋與鄰國的外交工作,主抓朝貢,但這一時期的宋國式微,根本沒有國家向宋徽宗朝貢,所以鴻臚寺卿每天上班睡大覺,被喚作“睡卿”。

古代的“九寺”指的是什麼?職權上與“六部”又有哪些不同?

九寺的冗餘成為官場上的問題,所以,到了南宋時期開始對九寺進行調整。先是將衛尉、太僕兩寺撤銷,官員併入兵部,隨後又將光祿寺、鴻臚寺合併入禮部。

一般來說,除了九寺之外,唐代還有五監。不過,宋朝皇帝在五監的基礎上又添一監,於是便出現了:國子、少府、將作、軍器、都水、司天六監。毫無疑問的是,六監之中國子監的地位最高。在古本小說裡看到的“監生”,就是國子監裡就讀的大學生。國子監是宋代最高等學府,也是官員的孵化基地。

宋仁宗之後,國子監開始負責全國的教育事務,有點現代教育部的意思。宋代的少府監的職能已少得可憐,基本被劃歸到後苑造作所和文思院了,少府監的日常工作只是製造皇帝儀仗所需的物品,例如神衣、門戟等等。將作監協同禮部,負責祭祀工作,不過主要是牲牌、鎮石、盥水等一些雜務。

古代的“九寺”指的是什麼?職權上與“六部”又有哪些不同?

宋初京城的修繕工作均由“三司”負責,不過到了宋仁宗以後,撤銷了“三司”中的河渠案,設立了都水監,顧名思義就是主理一應河務。宋神宗時期,又撤銷了“三司”中的胄案,設立了軍器監,負責督造武器裝備。

至於司天監,就是專門負責觀察星象天文的機構,除此之外校準鐘鼓漏刻的時間,編寫曆書等也是司天監的工作。從一些文獻中可以看到,一些地方出現了吉兆災兆,或有祥瑞誕生,司天監還要負責調查和記錄。不過,到了宋神宗改革官制時,司天監便被撤銷了,原人員編入太史局,歸秘書省調遣。

“國子監祭酒”是國子監中的最高長官,其下還有司業這一副職。當然,依照宋朝的慣例,還設定了參領監事的監丞,實為皇帝的耳目。在國子監中充當了講師的,便是太學博士。到了南宋,國子監併入禮部,另重建太學。

古代的“九寺”指的是什麼?職權上與“六部”又有哪些不同?

除了國子監之外,其他五監的長官均為“監”,副官為“少監”。當然,每個監必備的職務仍是監丞。看來饒是宋代五監已變得無關緊要,但皇帝仍對這些分管機構放心不下。

參考資料:

【《舊唐書(卷四十二 志第二十二)職官一》、《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