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不僅是一種理想信念,還是統治者治國需要遵循的準則

孟子在道德與物質的關係上,肯定物質利益與道德互相作用,並肯定了道德決定物質利益,他對道德理性哲學的基本問題做出了明確的回答。梁惠王問孟子:“如何才能更加有利於我的國家?如何才能對我的封地有利?如何才能讓我本人的利益達到大化?”

孟子的回答:“如果上下都互相追逐私立,跟您一樣,那麼國家就危險了。因為如果輕道德而重利益,大夫們不謀權奪位是不會滿足的。從道德的角度來說,從來沒有講仁義道德的人拋棄雙親的,更沒有講仁義道理的人不尊重君王的,您只要講仁義就已足夠,何必要講利?”

道德不僅是一種理想信念,還是統治者治國需要遵循的準則

他所認為的,不講利益只講仁義,是證明仁義在維護國家穩定,民族富強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人的道德理性問題為人與社會的基礎,孟子在文化上主張教民孝悌,以明人倫、培養大丈夫精神,從而解決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諸多問題,而什麼是道德理性問題?為什麼說道德理性的政治才是仁政?

道德理性的出發點,是從人本身開始,身與心的和諧表現為一種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平和的心態。道德是做人的一種品質,也是調整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社會規範。它表現的是一些方面,而並不是它的全部。有人會思考:道德對於我們究竟意味著什麼?是理性?是仁義?還是做人應當遵守的規則?

從反方向思考,道德也是一種關於“可能”的理性,作為人類思想與智慧,無論是判斷還是選擇,都向著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理想,人類生存的願望,以及符合道德的“可能”。這是需要我們所探尋,思考的。

道德不僅是一種理想信念,還是統治者治國需要遵循的準則

我們是透過真、善、美來認識與把握世界的。真是回答和解決世界是為什麼、為什麼的問題,善和美則研究世界應當怎麼樣的問題,解決人類的世界應如何去做的問題。真是認知理性研究領域。

善和美,則是人類價值理性所訴諸的領域。在我們的世界裡有著許多種無數的可能,它與自然世界完全不同,需要我們用理性智慧去判斷,權衡,並做出符合人類社會善與美的理想而民智的抉擇。它代表人類的價值判斷與理性的選擇。

我們討論的時候,常認為道德是一種價值理性,是有關於人類應該怎麼樣的智慧?它是一種社會存在的理性智慧,而且它設定了一定得社會價值取向與理想目標,引導帶動社會發展,並在無形中規定社會發展目標,把握調節社會各方面的合理性。

道德不僅是一種理想信念,還是統治者治國需要遵循的準則

這些理想目標與價值取向深深的透徹在我們的政治、經濟與法律生活之中,無處不在的發揮著它的作用。在一個國家管理中,無論是目標的確定,決策的制定和實施,還是管理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道德的選擇與取捨。任何一種制度與決策,一旦與社會所有的道德理性智慧相沖突,就失去了道德的合理性與正當性,自然是不被社會所認可。

只有採取與實施真正符合理性的政治,管理措施,才會順應社會的發展。同時,道德對人類的經濟活動具有理性的引導。經濟活動不只是人類物質生產活動,也體現著社會主體的合理性,合目的性,合法性不能為物質的利益,去損害他人利益,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應在符合人類社會道德的標準下進行。

道德不僅是一種理想信念,還是統治者治國需要遵循的準則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在於保民,所謂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梁惠王上》孟子認為人民為國家的根本,沒有人民就沒有國家,沒有國家就沒有國君,沒有人民也就沒有社稷,國君與社稷,都是為了保護人民而成立的制度,在社稷,國家,人民三者之中,以人民最為重要。

孟子的政治思想對百姓的力量,認識比較充分。認為統治者必須減輕剝削,緩和矛盾,盡力爭取老百姓的維護,才能更好的統治自己的地位。

孟子對重民思想有極大的發展,其特點是從君民關係上,大膽的論述了民為國本的激進思想。他指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也就是說,民眾是最為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一等,君比民來說是無足輕重的。

道德不僅是一種理想信念,還是統治者治國需要遵循的準則

在古代,按照等級地位來說,君主是尊貴的,臣民地位是低下的,可是,從道義來說,君對有德臣是師事關係,君求之與友而不可得更談不上隨便的召喚了。

孟子把管轄權利的根本直接歸於老百姓,讓統治者注重民眾問題,關注民生。戰國時期,整個社會處於動盪之中,當時的百姓更加渴望社會的安定,渴望有基本生存的保證。仁政思想正是適應了這一歷史潮流的發展,要求君主施行仁政之術,要人們首先愛自己的父母,尊敬長者,更主要的是要求統治者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孟子認為統治者實行仁政治國,更要有推己及人的思想境界。能否做到“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只有做到如此,才能獲取民心,爭得人們得支援和擁護。他說:“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也,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道德不僅是一種理想信念,還是統治者治國需要遵循的準則

孟子認為,夏桀、商紂失去天下,其根本是沒有了百姓的擁護,失去了民心。民心的向背是國家興亡的關鍵所在。他要求統治者關心人民的疾苦,在自己享樂的同時,不要忘記讓天下的百姓得到快樂。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

孟子闡述王為天下的道理,樂因天下而樂,憂因天下而憂,如果這樣還不能使天下人屈服,這是從來沒有的事情。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兼併戰爭,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孟子曰:“

民之憔悴於虐政

未有甚於此時者也

”,孟子認為仁義之君王還沒有出現,老百姓為暴政所憔悴。

只要推行仁政,就算只有萬輛兵車,百姓也會愛戴他,就如飢餓的人很容易讓他吃飽,口渴的人,很容易讓他喝足,我們只要做到古人做到的一半,就能多出一倍的功力。

百姓從心底渴望安定幸福的生活,統治者如果能順應民意,推行仁政就能獲得民心,才能達到一統天下。在孟子心目中,王道的高境界是施仁樂民,與民同樂。他強調把仁真正的實施到社會政治生活中。

孟子問齊宣王:一個人快樂,與百姓同樂,哪個更好?孟子自己回答:“如果您與百姓同樂,那麼您將聖明的君主。如果今天您施行仁政,那麼天下的耕者、仕者、商賈、行旅都會擁護你,投奔你,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