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長空雁過聲啾啾》:二胡作品演奏的前提一定要“心中有曲”

豫劇《長空雁過聲啾啾》:二胡作品演奏的前提一定要“心中有曲”

長空雁過聲啾啾,黃花滿地離人愁。

幾度相思幾度恨,醒來熱淚溼枕頭。

嘆人生、幾春秋,青春易過水空流,

小鳥兒還有那歸巢的時候,王定雲到何日夙願酬?

三日前嫂嫂花轎到門首,為解悶我上了過街樓,

那送親人在府門勒馬昂首,俺二人未看夠他那樣面熟,

他看我我看他真情未吐,就一頭栽倒地我把心揪。

文貴人若不是昔日鸞友,為什麼他進府喜出府憂?

上指天下指樓,語無倫次聲聲呼,

分明是送親得病定有根由,定有根由。

這是河南豫劇傳統劇目【香囊記】 又名《抬花轎》中“閨門旦” 王定雲的一段唱腔音樂。

一、《抬花轎》劇情介紹之《長空雁過聲啾啾》二胡音樂如何處理?

《抬花轎》主要劇情是:王兵部之女王定雲與收養的落難公子張志成相愛,暗中贈香囊私定終身。王兵部得知後大怒,嚴懲二人。張志成、王定雲逃走,後張志成被周府收為義子,王定雲被一花婆路中相救,後被丘府收為義女。若干年後,周、丘兩府結親,二人相遇,遙遙相望,但未能相認。志成憂思成疾,周府小姐鳳蓮歸府探親,問清緣由,明白內情,從中說合,一對情人終成眷屬。

這一段《長空雁過聲啾啾》,是描寫王定雲在嫂子嫁到自家時,興高采烈的到過街樓上去看新嫂子,突然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那個熟悉的他恰巧就是嫂子的弟弟,而這位弟弟竟很像自己多年前曾經傾心相愛之人,突然間肝腸寸斷,百感交集,如夢似幻,不知是現實還是夢境。舊時的悲與恨,苦與淚又夾雜著兩人的情與愛忽然間全部浮現在眼前。

豫劇《長空雁過聲啾啾》:二胡作品演奏的前提一定要“心中有曲”

這段《長空雁過聲啾啾》唱腔音樂,採用了豫劇慢板轉二八板的板腔體音樂織體,以bB宮調式的旋律曲調創作而成。音樂一開始我用二胡特定的音色、刻意的慢滑音、情緒遞進式的滾指壓揉弦、用身體的協調與氣息控制,樸實自然地營造出一個充滿柔情與細膩的閨中女子,深切思念自己的心上人而無望且寄人籬下的愁腸思緒。

二胡演奏影片見連結:

豫劇二胡“長空燕過聲啾啾”

“長空雁過聲啾啾,黃花滿地離人愁”。

這一上、下韻的韻律,音樂語言自然生動,音程進行在十一度之間,具有十分濃郁的地方特色,演奏力度控制在p—mp之間。心中有曲後,音節自然劃分,樂句氣息的短、連調控,似曾想起離別時的悲傷淒涼,依依惜別的欲說不能、淚灑衣襟,那畫面似曾難捨難分。

豫劇《長空雁過聲啾啾》:二胡作品演奏的前提一定要“心中有曲”

音樂的層層深入把惆悵、失落、悲傷、無奈的情感糾纏在一起,那叫一個痛楚,那叫一個心酸,給人的那種哀傷、深沉、纏綿、柔婉的旋律彷彿讓人看到了那個在綉閣悲痛欲絕又無可奈何的王定雲。

此時二胡用極具女性化的聲線體現了王定雲感情細膩的陰柔之美,透出她那相思的痛苦,但那痛苦中隱著的絲絲甜蜜、絲絲期盼、絲絲無奈、絲絲恨怨又讓相思女牽神、牽魂、牽肺、牽心。而後,音樂聲調提高,二胡進入中高音區演奏,音樂強弱起伏跨度較大,氣息的把握,力度的控制在這裡顯得尤為重要。左手指要主動,而右手在運弓時隨音樂進行的強弱給與音樂情感需求的力度適度支撐,強處理後的行腔部分運弓要被動些,聲音不能浮,演奏的神氣不能松,表達出一種無奈的嘆息。

“幾度相思幾度恨,醒來熱淚溼枕頭”。

聽到了她悽婉哀痛、滿腔悲憤的哭聲。感受到了她痛憶往事,悲苦辛酸的心境。真是心若一動,淚就千行。是思念,是柔情,是迷茫……

豫劇《長空雁過聲啾啾》:二胡作品演奏的前提一定要“心中有曲”

轉入二八板以後,是主題的發展部分,是上一段音樂情緒的發展和變化,情緒稍顯激動,弓速應有明顯的變化,音樂流動起來,彷彿要把滿腹的感嘆都要倒出來一樣。回滑音、上滑音、遲到滑音的多次使用,突出了豫劇曲調的旋法特徵,弓子要粘在琴絃上不能有明顯的換弓痕跡,要具有中國傳統音樂的神韻。

突然如祥雲乍現般地見到了自己千思想萬繫念,夜夜夢繞魂牽,傾淚尋念之人,這曾經朝思暮想卻又毫無希望的團聚,現在卻突然間降臨到自己的眼前,多麼熟悉的含情雙眸,四目相對竟淚眶盈盈,無語凝咽。

那曾經熟悉又憔悴的身影,讓他又是怎樣的憐之惜之?恍如隔世之後的他們居然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得以相見,怎麼能不使人驚詫不已,恍惚不定呢?以至於最後他激動異常,血湧腦海,暈倒在地。曲終的

“定有根由“

,音樂曲調透出相思女王定雲對未來生活的遐想,透出她對生命的無限熱愛和美好向往。

豫劇《長空雁過聲啾啾》:二胡作品演奏的前提一定要“心中有曲”

手隨心動,一整段的唱腔音樂,我充分發揮二胡弓弦樂器的優勢,不炫技,不故弄玄虛,而是樸素自然,以情感人,立足傳統,以河南豫劇特色的民族音樂線性思維方式為基點,來體現中國地域特徵傳統音樂的音韻美。在演奏時既要保留民族傳統的原汁原味,但又不能拘泥於一種單純的民間演奏手法,而要追求演奏的格調與品位,去營造想象中的意境。

二、演奏員從音樂作品中營造出來的意境需三個步驟

格調與品位是一種境界,要想達到一種相對較高的境界,就要把自己從二胡演奏員的角色昇華為人們情感嚮導的定位。有了這樣的定位,才會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知識涵養、提升自己的生活品位、才能找到生活中那種給人錦上添花的感覺、才能演繹出對生活的滿腔熱愛。

對生命有了深刻的體驗,你演奏的音樂才有豐富的內涵,你才能做好人們的情感嚮導,繼而引領你的觀眾追隨你同苦、同怒、同哀、同樂,共同享受你刻意營造的真切意境。這時候你才能感覺到演奏音樂帶給你的極品享受,這時候你會感覺音樂是可知的,在你音樂語言的主題空間裡,你與對方能夠進入意識交流的過程,能夠做同樣感情的對話,能夠做共同情感體驗,能夠產生共鳴而彼此欣賞。

豫劇《長空雁過聲啾啾》:二胡作品演奏的前提一定要“心中有曲”

這是演奏員從音樂作品中營造出來的意境,在整個意境的營造過程中,要走過這樣的三個步驟:

1、“讀譜子”,

我所看到的樂譜,那上面所有的符號,都是資訊內涵的載體,這些眼中的符號,要很規範地讀出它的內容。

2、“內心聽覺”,

透過自己客觀的觀察和主觀的理解,把你讀出的內容變成“心中的音響”這種精神創造物是一意種識,它存在於你的內心聽覺之中,這意味著作品中的意境與你的主觀理解相結合後產生出你所創造的意境,(也稱之為演奏者的二度創作)

3、“表現”,

演奏者心中的音響再轉化成手中的活生生的音樂即是演奏者所揭示的意境。

“意境”屬於精神境界,音樂家頭腦中的形象思維的意境是意境;作品中體現出來的精神境界是意境;欣賞者頭腦中反映出來的精神境界也是意境。演奏者要把藝術創造想象中的意境轉化為活生生的音樂中的意境,那就要有把心目中的創造性想象物化於活生生音樂的功夫。

這個功夫包含了兩種工作,

一是創造想象中的精神操作,這是意識在前;二是運用技術的物質操作,這是行為在後。

演奏者的創造性想象是一種感覺,被動的演唱是口唱而心不唱,無論你唱多少遍,都屬於無情之曲。演奏的前提是一定要

“心中有曲”

“心中有曲”

是你對作品理解、分析與自身技巧有機結合之後的規劃、佈局、安排的內心聽感反映。否則別人告訴你快一點、慢一點、強一點、弱一點,你都很難找到感覺,只有你創造性的想象幫助你在內心聽覺中聽到你想表述的音樂時,你的手才能找到你所需要的力度、速度和該用到的技術技巧。

徐上瀛《溪山琴祝》中說:“求之弦中如不足,得之弦外則有餘”。

這裡的

“弦外”

指的是你的藝術想象,是精神操作的作品,是意識在前。這想象不在弦上,而是在你的思維活動中,正是這種藝術想象使弦上的聲音具有了生命。

豫劇《長空雁過聲啾啾》:二胡作品演奏的前提一定要“心中有曲”

手上的技巧,常被認為是“雕蟲小技”而遭輕視。單純掌握熟練的技術技巧,它只是意境創造的一個方面。但音樂表演藝術中的

“靈感”

,除了藝術修養、生命的深刻體驗及思維的功力長期積澱以外,那就是技術高度自動化地把能量轉移出活生生音樂的結果,它的基礎是技巧的高度靈活性,意到手到,這是下苦功夫練出來的。

透過刻苦練習,必然要走過一段困難的歷程,這個過程是一個蛻變的過程,心智與技巧共同昇華之後終於到達音樂表演的自由王國,才可能發生你想要的奇蹟——

出神入化、自然天成,才能使你進入意存韻至、曲盡意在、手隨心動、情韻傳神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