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為何停止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是古代的考試製度,它由隋煬帝開創,自此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一直流傳下來。它是相對公平統一的選拔人才的制度,因此即使不同的王朝對科舉制度的態度不一樣,但還是沿用了這種制度,並沒有廢除,對其進行適當地調整,以符合自己朝代的需要。元朝是蒙古人統治的朝代,在使用人才上必然優先重用蒙古人,

於是公平統一的科舉制度便不再公平,這就使得真正有才華的漢人難以進入朝廷效力,發揮才能。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為何停止科舉制度?

▲元朝統治

廢除科舉制度之後,人才缺失的弊端便暴露出來。直到元朝覆滅,這個問題依舊存在。明朝建立後,存在諸多問題,人才缺失便是其中一項。朱元璋出身乞丐,雖然出身低微,但是其能統一天下,必定有自己的才能。對於人才,他也是足夠的重視。

科舉制度是培養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想必朱元璋必定清楚,可是在明朝建立之初,他為什麼要停止科舉制度呢?

科舉制度透過統一考試選舉人才

在科舉制度建立之前,朝廷的用人策略大都是按照世家大家族襲爵的制度來,這使得朝廷被世代大家族壟斷,真正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平民百姓也不能進入到官場之中,因此無人重視學術,導致學風萎靡。朝廷中的人勢力相互交叉,難免會威脅到皇位,因此建立科舉制度,不論出身貧賤,均可參與科舉選拔,透過自身的才學知識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科舉制度一方面為普通人提供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只要努力學習,透過科舉考試,一步青雲,實現自己的抱負,為國家效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同時,科舉制度使得人人看到命運可以改變,因此人人都更加努力學習知識,形成良好的社會學風。科舉制度在普遍學習的風氣中選拔大量優秀可靠的人才,為國家所用,並且進入朝廷後還可以平衡朝堂內各方勢力,使得國家的內部環境更加穩定,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為何停止科舉制度?

▲科舉考試

科舉制度的選拔方式為考試,與今天的高考不甚相同。高考是統一時間、不同地點、不同試卷,

而科舉考試是統一時間、統一地點、統一試卷,

需要參加考試的人在同一時間前往同一地點參加考試選舉。雖然不同地區、不同文化有所差異,未能考慮在內,不能做到和高考一樣不同地區考試內容不同,不能保證絕對的公平,但在當時的封建社會的背景下已經相對公平了很多,至少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明朝初期科舉時代背景下的科舉制度

朱元璋是封建歷史上唯一的一位乞丐出身的皇帝,雖然其最終憑藉自己的才能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稱帝,

但是由於其出身低微,在一些方面還是有一定的侷限性。

元朝統治殘暴,廢棄了公平的科舉制度,任用蒙古人,最終導致全國上下亂象叢生,百姓有苦不能言,終於導致了民怨的爆發,導致了元朝末年的群雄奮起,使得元朝滅亡。明朝建立之初,元朝遺留下的問題非常多,百廢待興,朱元璋任務很重,並不能做到面面俱到。

當然,朱元璋明白人才的重要性,明白國家急需人才來建設,所以他也在考慮要恢復元朝廢棄的科舉制。

然而由於人才的急缺,朱元璋其實是先採取了薦舉制度,並同時籌劃恢復科舉制度。

朱元璋建立明朝,有很多能人志士發揮了才能,立下汗馬功勞。這些人中很多都是透過薦舉選拔出來的。比如號稱“浙東四賢”的

青田劉基、龍泉章溢、麗水葉琛、金華宋濂,再如謀士範祖幹、葉儀、許元、葉瓚玉、胡翰等人,皆是來源於薦舉提拔。

與公平統一的科舉制度相比,薦舉制度雖然在人才選拔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也在急需人才時提供了應急之策,但其中就還是會有存在些許弊端。薦舉制度沒有對於人才的客觀的而衡量標準,全部是以主觀判斷,這就可能導致任人唯親的現象,保證不了公平公正。這將導致人才質量的降低,保證不了人才的需求。

因此,科舉制度因其不可替代性,必須要恢復。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為何停止科舉制度?

▲科舉考試進行中

然而朱元璋並沒有立即推行科舉制度,他知道元朝已經有幾百年沒有使用科舉制度,社會上學風懶散,立即使用科舉制度選拔並不能選到優秀的人才,學習這種事不是短時間就能成的。於是他大力發展教育,在洪武元年,其建立國子監,並讓有學識才能的人充當國子監生,並且令全國各州縣都設立學府,使得所有人都能夠有地方讀書求學。

同時,朱元璋非常重視人才的道德修養和人格品質,他認為唐、宋朝代的科舉制度缺少了對人才的道德方面的考察,只注重了文學水平方面,至於元朝的科舉制度形同虛設,是權貴的制度,被人詬病。可見朱元璋是想要得才兼備的人才。在洪武三年,朱元璋宣佈從新開科,他滿懷希望,希望科舉考試可以幫助國家解決人才問題,可以幫助他選拔他所認可的德才兼備的人才。

在三年內,透過科舉取士的人才並沒有使朱元璋滿意。他認為選取的人雖有一定的學識,但是缺乏管理地方的能力,這沒有達到他的期望,與他的期望有較大的差距,不免使得朱元璋有所失望。

科舉取士的效果不盡人意,這是朱元璋下令停止科舉制度的原因之一。

推行科舉制度的阻力

科舉考試的最大弊端隨著文化差異的大小而變化,文化差異越大,科舉制的弊端便越明顯,因為科舉制度並不能像高考一樣將這些差距考慮在內。明朝初期這種地區之間的文化差異尤為嚴重,這就導致朱元璋想要推行科舉制度,為國家快速積累人才,也未必可以成功。元朝定都北方,而明朝定都南方,這注定了南北的文化差異。在元朝時期,南方基本參與科舉,而在明朝初期,科舉在南方便很不容易推行。北方的有才能的人沒有接觸到八股之類的東西,南方的才子缺乏從政的實踐,這也就導致選拔的人才不能夠管理一方,滿足社會和國家對人才的需要。

推行科舉制度會受到一批人的阻攔,科舉制度重在公平,一些擁有特權的人自然不希望和外人公平競爭。

新王朝與舊王朝更替,政局動盪,國家尚未統一,在東南等地區的地主階級,勢力龐大,甚至可以威脅到當地政府的統治。這些地主階級有錢有勢,自然希望實行薦舉世襲制度,對科舉制度極度排斥。建國初期,根基未穩,倘若強行推行科舉制定,必定會令當地地主不滿,有可能導致當地混亂的局面。倘若不在那些地區實行科舉制,只在其他地區實行科舉制,那麼好像這些地區是由地主統治。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為何停止科舉制度?

▲群雄割據

由於這些地主勢力龐大,實力不容小覷,當地政府透過薦舉制度,也獲取了不少人才,得以維持當地的發展。這樣看來,

使用薦舉制度雖然不公平,倒也並非一無是處。

朱元璋暫時還沒有精力將這些“土皇帝”徹底剿滅,只好暫時妥協握手言和,先實行薦舉制度,鞏固自身統治,維持政局。他表面上使用了薦舉制度,私底下也在籌備科舉制度,待日後時局穩定,實力強大之後將這些地主階級一舉消滅,再推行科舉制度。

當然,除了東南地區,還要西川地區,在洪武初期並沒有歸順,北方更加動盪不安,元朝的舊勢力還很多,隨時還可以死灰復燃。在這種局勢還不夠穩定的時候,推行科舉制度便顯得並沒有那麼緊要,最緊要的是穩定局勢,積聚實力,好擊敗各方勢力,徹底穩定時局。在這時,時不時有戰亂髮生,人民流離失所,萬物百廢待興,需要做的是加強國家的建設。朱元璋雖出身低微,但是卻懂得時局,是一個聰明的君主,懂得這時需要讓國家安定下來。

因此,對推行科舉制度最大的阻力便是時局的動盪不穩定。

為了穩定局勢,朱元璋需要滿足貴族的需要,維持貴族的穩定,就是要使他們的地位不受威脅,然而推行科舉制就是對他們地位的赤裸裸的威脅。嚴苛的科舉考試對於貴族世代的難度較大,需要與那些平民百姓競爭,舉薦的方式卻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穩定貴族,穩定局勢。貴族勢力擁有很多資訊和資源,

朱元璋此時並沒有精力將他們一網打盡,科舉和舉薦,選哪個自然很清楚。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為何停止科舉制度?

▲影視劇中的朱元璋

在明朝初期朱元璋推行科舉制後,三年內,科舉制度並沒有選拔出適合的人才,使朱元璋大失所望,並且由於建國初期時局尚不穩定,強制推行科舉制度還會威脅到貴族的地位,得不償失,為了穩定時局,拉近與貴族的關係,於是朱元璋決定使用薦舉制度,停止科舉制度。但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並不是廢除科舉制度,而是暫停使用科舉制度。

他明白科舉制度要遠遠勝過薦舉制度,只不過事實所迫,無奈只能暫時選擇薦舉制度,待時局穩定,必將恢復科舉制度。

時局穩定,科舉制度恢復並調整

在洪武十年左右,朱元璋終於穩定周邊局勢,朝堂政局安穩,在此時便可以推行科舉制度了。於是,在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宣佈從新使用科舉制來選拔人才。並且在兩年後,朱元璋頒佈了“科舉程式”,即科舉的規章制度,使得科舉變得更加完善。

同時,朱元璋“因材施教”,由於南北地域文化差異較大,朱元璋特地將試卷分為南北卷,南方使用南捲進行考核,北方則使用北捲進行考核,彌補了地域文化上的差異對科舉制度造成的影響,使得科舉制度更加公平公正。

從洪武元年到洪武十五年,十五年間明朝選拔人才的制度由薦舉制度到科舉制度,再到薦舉制度,再到科舉制度,最終科舉制度完勝薦舉制度,成為最優解。

科舉制度在暫停的這幾年得到成分發展,加上朱元璋的調整完善,使得科舉制度為明朝日後的人才選拔奠定了踏實的基礎,也使得明朝成為歷史上最重視科舉考試的朝代之一,深深影響了日後明朝的官僚體系格局。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為何停止科舉制度?

▲考生檢視榜單

朱元璋是一個有著清晰頭腦的君主,他識大局,懂得在必要時選擇妥協退讓,在明朝初期與其他的各方勢力和貴族讓步,具有很強的忍耐力;他善於變通,在看到科舉制度暫時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時,果斷暫停科舉制度,轉換為薦舉制度,在時局穩定下來之後又開始實行科舉制度,並且頒佈科舉的基本規則,使得科舉制度更加完善,根據南北差異的現實情況對科舉制度加以改善。他頭腦清晰,清楚薦舉制度和科舉制度的優劣,在日後合適的時機終於選擇了科舉制度作為最終的選拔制度。

這十五年的選拔人才制度的變化,側面也體現了他的治國思路,

穩步前進,不同時期解決不同問題,可以看出朱元璋作為一名君主的成熟,他具有強大的忍耐力、懂得變通的能力、清晰的頭腦和強大的決策力,能夠識大局,選擇最優解,除去他個人令人詬病的一些事外,他算得上是一位成功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