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才選拔體系,促進漢朝發展,使其積蓄更多力量

全文共1566字,閱讀時間約為3分鐘

古往今來,人才是一個國家治理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任人唯賢”,幾乎成了歷代皇帝的潛規則。人才是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的紐帶。

比如秦朝,

他能在眾多的諸侯國中脫穎而出,靠的不是運氣,而是因為商鞅的改革,

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加的強盛,再加上他的智慧,才能快速的團結起來,再加上李斯的驚人表現,才能讓這個國家一統天下。

三個人才選拔體系,促進漢朝發展,使其積蓄更多力量

當時秦國雖然沒落,但因為社會風氣好,又有能人異士,

所以大秦帝國的未來,就在眼前。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

秦國的人才選拔體系還不夠健全

,許多人的才幹並未被充分地利用,直到漢代才得以改善。

漢代共有三種選拔人才的體制,

這三種體制不但促進了漢代的經濟、政治、文化的迅速發展,

而且對以後科舉制度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麼,這三種人才的選拔體系究竟有哪些?他們如何促進了漢代的發展?

三個人才選拔體系,促進漢朝發展,使其積蓄更多力量

一、漢代政治體制

1、選擇有知識的人

漢代的選舉者大多來自於地主階級,

這種階層很可能會為傑出的知識分子提供一定的保障。

而漢朝早就發現了,術業要精,所以在挑選人才的時候,並不是要將所有的知識都融會貫通。

只有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中,

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或者更深刻的見解,才能脫穎而出。

這種選拔標準,既解決了秦代人才不能充分利用的問題,又為漢王朝的全面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個人才選拔體系,促進漢朝發展,使其積蓄更多力量

2、選擇有道德者的人

“道德”這個詞,並不是說有德之士,而是說有德之士,

在和平年代,國家要用儒學來影響民眾的心智,治理國家。

因此,這些有身份有影響力的人就能擔任這個職務,而這些人的挑選又能讓民眾信服,

對國家內部的穩定產生很大的影響。

三個人才選拔體系,促進漢朝發展,使其積蓄更多力量

3、選拔有能力的人才

這些人都是軍隊中的後備力量,

一個國家的軍隊實力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命運

,所以必須要在全國各地尋找有才能的人來培養。

這種選擇有兩種,一種是戰鬥,一種是文試,一種是謀士,一種是將軍,一種是謀士,一種是將軍。天子在外,自然不會認識那麼多有才華的人。

而這三種方式,都是由“對策”與“射測”兩種方式來進行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有些不同,但實際上卻沒有太大的差別。

三個人才選拔體系,促進漢朝發展,使其積蓄更多力量

二、漢朝教育體制

1、地方教育模式

漢朝的時候,

當地開設了一所名為“郡國學”的學校

,在一些大的城市裡,都會開設一所專門的學校,讓學生們在那裡讀書。

漢朝的學堂源遠流長,把他們當作國家的後備人才來培養

,因此,在全國範圍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三個人才選拔體系,促進漢朝發展,使其積蓄更多力量

2、宮廷模式下的學校

漢代有一種名為“太學”的學堂,

專門培養精英地主階級,這是董仲舒的主意

。先不說這樣的學校能為一個國家培養出多少人才,光是把一個國家和一個地主階級綁在一起,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太學是中央建立的,只有最優秀的地主階級學生,才有資格進入

,可以說,這是一個國家的資源儲備。

那麼,

為何漢代的教育風氣會這麼流行?這要追溯到蜀地一名郡守

。他叫文翁,是朝廷派來的,被稱為蠻族的蜀地,那裡的民風和文化,讓他很是頭痛。

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他想到了一種名為“招才”的辦法,那就是把有才之士引到這裡來,雖然不能一蹴而就,

但經過長期的努力,蜀地的強悍之風也漸漸被一種學問所代替。

三個人才選拔體系,促進漢朝發展,使其積蓄更多力量

三、漢朝大夫及其徒弟

1、博士

所謂的“博士”,並非現在所稱的“博士”,

在古代,“博士”的產生要比大學時代更早,

戰國時代就已經有了博士。雖然與今天的博士,意義不一樣,但都是少數,整個天下,也就十來個而已。

與漢朝相比,

漢代的大夫們與學問的關係更加密切,

朝廷對大夫的要求,必須是通曉古今,特別是四書五經。

三個人才選拔體系,促進漢朝發展,使其積蓄更多力量

2、弟子

在每一位教授的身後,都有五十個座位,

可以讓他們自由選擇

。博士有選擇資質高、心儀的徒弟,收為弟子,傳授自己的知識,為祖國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漢朝就是靠著這三種選拔人才的體制,“厚積薄發”

,竭盡全力,使自己的文化和國力躋身於世界之列,一時成了當時最強大的國度。

人才體系的健全,

但為漢代培養了大批傑出的人才,而且為以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和人才基礎。

參考文獻:《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