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況的辯說思想有很強政治性,其學說以政治為主,以學術研究為輔

前言

從社會發展形態來看,荀況處於由諸侯割據向封建統一過渡的歷史時期,他是為了封建帝國的統一而製造輿論、搖旗吶喊的思想家。所以他的主要興趣在於鞏固封建秩序和統一國家。因此,他的正名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

荀況的辯說思想有很強政治性,其學說以政治為主,以學術研究為輔

荀況畫像

荀況對政治壓倒一切的興趣,對我國古代邏輯學的發展產生消極影響,但是,荀況卻極力維護王者制名

同時,荀況對政治壓倒一切的興趣,從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他的思想,在邏輯角度上發展的深度和廣度,具有一定的侷限性,這對我國古代邏輯學的發展,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極影響。

關於王者制名這一問題,荀況表明制名原則,是和各階層的勞動人民及一般的知識分子,密切相關的。其實,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經驗和思維表達習慣,才是知識形成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和堅實的基礎。

但是,荀況卻極力維護王者制名,可見,一方面荀子認為一般自然事物,和社會生活事物的名稱,是靠諸夏之成俗和約定俗成的。而另一方面,他認為政治、法律和部分倫理道德的名稱,則是靠王者以及他所謂的知者,即為王者服務的知識分子來制定的。

荀況的辯說思想有很強政治性,其學說以政治為主,以學術研究為輔

荀子簡介

另外,荀況認為制名的目的是

慎率

民而一焉,即謹慎地率領人民來達到一致。這樣就方便王者來統治和奴役下層人民,最終達到老百姓們壹於道法而

謹於

循令,即統一於統治階級的原則和法制,並且謹慎地遵守政令。這樣事業就能長久,治理的天下就能達到極其完美的局面。

荀況在

制名

的作用問題上,堅持上以明貴賤,下以辨同異,他的辯說思想帶有很強的政治性

所以他在

制名

的作用問題上,再三堅持上以明貴賤,下以辨同異,把明確貴賤的政治目的放在首位,辨別同異的認識目的則成了第二位。也就是說,當辨同異與明貴賤發生衝突時,辨同異必須讓位於明貴賤。

這樣,重視制名的政治作用,而忽視其邏輯思維形式的意義,邏輯概念就成了政治問題,即使邏輯思維形式正確,而如果與統治者的思想相違背的話,也會被斥責,從而被丟掉,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古代邏輯的發展。

荀況的辯說思想有很強政治性,其學說以政治為主,以學術研究為輔

《荀況思想研究》

荀況的辯說思想帶有很強的政治性,這表現為:其一,在辯說的作用方面,荀況的思想具有一定的侷限性。荀況認為人民很容易用正道來統一,以達到理想的治世,而不需要辯說。

荀況指出辯說是王業的開端,是君子用來對付亂世奸言的,他更多的是把辯說看成了政治治理的工具。同墨家把辯說

看做

永遠需要的、認識事物和尋求真理的方法相比較,荀子對辯說作用的論述是狹隘的。

其二,荀況在對辯說原則的論述中,同樣存在著嚴重的政治實用主義。他提出辨說也者,心之象道也,所以他認為辯說是人心對道的反映。但他不像墨家那樣把道解釋為一般原則,他說:道也者,治之經理也,即道是政治治理的根本原則。

荀況的辯說思想有很強政治性,其學說以政治為主,以學術研究為輔

《荀子思想》

道、理、法的概念在荀況那裡是基本一致的,所以在故、理、類的推理三原則上均滲透了政治的內容,而故和類都由鞏固封建統治

的禮義

道法來統轄,所以類和故都要屈從於統治人民的道和理。

雖然荀況也提出了推類而不悖和辨則盡故,但他都沒有就其展開具體的闡述,比較簡略,而更多的是他關於類和故要服從於禮的論述,在他看來,如果言論不合先王,不順禮義,即使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有理,也謂之奸言;雖辯,君子不聽。所以,荀子在對辯說的原則的論述中,政治邏輯的原則是高於科學邏輯的原則的。

荀況在對琦辭怪說的認識和態度上有一定的侷限性,把辯說分成了聖人之辯、士君子之辯和小人之辯三種

另外,荀況在對琦辭怪說的認識和態度上,也有一定的侷限性。他所謂的琦辭怪說並不是完全的、純粹的謬誤和詭辯,其中也包含有合理的思想和科學的因素。另外,荀況把不符合當時封建統治者的利益,或與傳統儒家思想不合的學說,都稱為琦辭怪說,這在學術上是十分狹隘和片面的。

荀況的辯說思想有很強政治性,其學說以政治為主,以學術研究為輔

《荀子傳》

荀況以儒家狹隘的觀點為標準,把辯說分成了聖人之辯、士君子之辯和小人之辯這三種。就是說,聖人凡事不需要事先考慮和提前謀劃,說出來的話就很恰當,寫出來的文章就很有條理,並且能審時度勢、隨機應變,這顯然是荀況對辯說狀況的美化,是他理想中聖人的辯說。

預先考慮好,及早謀劃好,儘管話說的不多,但足以讓人聽明白,同時辯說得緻密、樸實,有條有理、符合實際,應對變化的措施廣博而正義,這就是荀況所言計程車君子之辯,代表了一般辯論的標準。

荀況的辯說思想有很強政治性,其學說以政治為主,以學術研究為輔

荀子簡介

荀況主要是從封建統治階級的利益出發,在對待名家、辯者思想學說的態度上,背叛了他自己解蔽的思維方法,犯了片面性的錯誤,斷然否定了名家、辯者思想學說中合理的思想和科學的因素。他狹隘的階級和政治偏見所導致的侷限性,阻礙了其邏輯思維的發展,使得他的邏輯理論,沒有完全成為一門以思維形式和規律,作為研究物件的獨立科學。

荀況的邏輯思想是為其政治觀點服務的,在他心目中邏輯是統治思想的工具,妨礙了他對邏輯科學的繼續發展

總的來說,荀況的邏輯思想是為其政治觀點服務的,他的侷限性不在於他以學術為政治服務,而在於他出於政治上的實用主義。他是從統治階級的立場上來運用邏輯的,他所要追求的目的,並不是邏輯這門科學的研究和發展,而是統治階級的跡長功成,治之極也。

荀況的辯說思想有很強政治性,其學說以政治為主,以學術研究為輔

荀子石像

在他心目中,邏輯是一種統治思想的工具,而不是一種以思維形式和規律為研究物件的科學。這就使得他的邏輯思想,具有鮮明的統治階級的烙印。另外,由於歷史的侷限,荀況缺乏必要的抽象能力,不能把思維形式和思維內容做出科學的區分。這是他混淆邏輯自身作用和運用,把邏輯看成是思想統治工具的錯誤見解的認識根源。

這就妨礙了他進一步去研究邏輯本身的一些重要問題,妨礙了他對思維形式的進一步研究和獲得成就,從而妨礙了他的學派對邏輯這門科學的繼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和壓制了我國古代邏輯學的長足發展,我國古代邏輯的不發達,墨家邏輯的中絕,同荀況的得勢和實施不無關係。

反思荀況邏輯思想的侷限性,我們會發現這些侷限性的產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荀況所生活的時代,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代。荀況作為統治階級的一分子,必然要為統治階級服務,所以他的思想,也是從統治階段統一國家的需要所出發的,這是不可避免的。

荀況的辯說思想有很強政治性,其學說以政治為主,以學術研究為輔

荀子簡介

總結

這樣就導致了他的學說要以政治統治為主,以學術研究為輔,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邏輯思想的進一步發展。

先秦時期,辯證思準還正處於始發階段,它的理論形態不可能完備,特別是它和形式邏輯的關係更是模糊不清。怎樣來看概念的靈活性和概念的確定性,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這一問題,困惑著當時人們的頭腦。本來,非此即彼和亦此亦彼兩者在客觀上是統一的,因而在主觀上也不可能是不相容的。

參考內容來源:《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