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處在遭忌的環境中,最聰明的辦法就是剋制自己,勿授人以柄

人活一世,要紮好自家的籬笆,若言行不慎,有時就會給他人攻擊自己的口實。置身權力場,便不能避免爭鬥。故智者當善守其身,做事不留痕跡,不給他人以攻擊自己的口實,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人,若處在遭忌的環境中,最聰明的辦法就是剋制自己,勿授人以柄

漢宣帝時,張敞被朝廷從膠東召到京師,擔任京兆尹之職。初來乍到,他發現這裡之所以盜賊猖獗,是因為這些人有權貴的庇護。

張敞沒用多長時間,便將盜賊一掃而光,首都長安變得一片安寧。如此大得人心之舉,那些朝中的權貴卻恨在心上。他們不能公開為盜賊們辨護,便千方百計找尋張敞的把柄,想對他打擊報復。難得張敞無劣跡,小失也追尋不著。

人,若處在遭忌的環境中,最聰明的辦法就是剋制自己,勿授人以柄

權貴們急了,他們聽說張敞經常給妻子描眉,便以此作為把柄,向皇帝告狀說:“張敞毫無大臣之禮,行為下賤,舉止不端,這樣輕佻的人是不能立足於朝廷的,請皇上嚴肅法紀,罷斥此人。漢宣帝於是把張敞召來,當面問訊:“他們所言之事可是實情嗎?”

張敞心中憤怒,強忍著點了點頭,答道:“此乃閨房私事,與他人何干?與朝政何干?他們小題大做,乃是別有用心,請皇上為我做主。”

人,若處在遭忌的環境中,最聰明的辦法就是剋制自己,勿授人以柄

漢宣帝一時啞言,沉吟了一會說:“話雖如此,你也要自重啊!”張敞日後多有建樹,漢宣帝卻不再重用他。朝中的權貴仍抓住這個把柄不放,對張敞的攻擊和責難始終也沒有停息。

一個人的言行是否得當,要看世俗是否允許;如果和世俗不相投合,就是再高的本領會變得一無用處。

所以,一個深才高德的人,處在遭忌的環境中,最聰明的辦法就是要剋制自己,勿授人以柄。

人,若處在遭忌的環境中,最聰明的辦法就是剋制自己,勿授人以柄

可是,許多領導人不明白這種道理,尤其是剛剛走上領導崗位的人,往往會由於表現突出而遭受忌恨,被造謠中傷。對此,領導者不得不察,不得不防。

當今中國已經步入商業社會,科學的法規與管理哲學深深影響到人們的行為、言語以及價值觀。但是,傳統的世俗觀是異常強大的。

舊有的為人處世哲學對今天的人際交往、業務往來會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這都需要領導者懂得自制、自謙,不得罪人,不受制於人。

人,若處在遭忌的環境中,最聰明的辦法就是剋制自己,勿授人以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