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勞動,乃塑造人性的精進的道場

稻盛和夫:勞動,乃塑造人性的精進的道場

稻盛和夫:勞動,乃塑造人性的精進的道場

人們應重新思考勞動的價值

我認為,勤奮,是當代人們應該重新思考、重新尋回的精神品格。

近代以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勞動這一行為的意義和價值,被過度的“唯物化”了。

勞動的最大目的是獲得物質的富裕,因此,所謂工作,變成了付出時間獲取報酬的手段。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思維方式。

既然勞動是為了獲取金錢報酬而不得不幹的苦差事,那麼少勞多得,工作儘量要輕鬆,鈔票儘量要多拿,這種想法就變得“很合理”,似乎天經地義。

這樣的勞動觀蔓延到整個日本社會,甚至滲透到教育機構。

教育荒廢是對勤奮精神的拋棄

教師,對成長期兒童的人格塑造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教師這個職業,超越單純勞動的概念,是個“聖職”。

但是現在,太多老師們自己拋棄了這種自豪感,認為自己不過是一個勞動者,不過是機械地向學生傳授知識,不過是出賣自己的時間來換取報酬。

他們貶低自己的作用和地位,失卻了為人之師的尊嚴和真誠。

教育荒廢,一些學校甚至連課堂紀律都形同虛設,這種態度,可以說,直接造成了社會對勤奮精神的拋棄。

不可輕視勞動的價值

在經濟高速增長期,日本還保留了勤奮工作的精神。

但後來歐美批評日本勞動過頭,應該增加休閒時間。日本從官方到民間,連忙做出調整,縮短工作時間,增加節假休息日。

有一個時期,社會甚至形成一種風氣,把熱情工作看成了罪惡。到現在勤奮的價值仍然低得可憐。

歐美派的勞動觀認為,休閒才能孕育精神的富裕。對此,我無意否定,但對西方這類價值觀無批判地全盤接受,輕視勞動價值的做法,我認為是大錯特錯了。

同樣,僅僅把工作當成獲取生活食糧的物質手段,也是錯誤的。工作蘊含著磨鍊心志、提升人格等精神方面的意義。

過去的日本,或者說東方,曾經很重視勞動所伴隨的精神價值——把勞動看作塑造人性的精進的道場。

工作可帶來精神的滿足

過去,日本人曾經非常珍視勞動的意義和價值,懂得勤奮工作能夠產生自豪感,帶來精神的富足。

比較玩樂,勞動更能讓人快樂——這種精神的感受;

簡單勞動也能鑽研改進,體會其中的興味——這種工作的技巧;

不是被迫的、被動的工作,而是自己作為工作的行為主體發揮作用——這種勞動的智慧。。。

稻盛和夫:勞動,乃塑造人性的精進的道場

稻盛和夫:勞動,乃塑造人性的精進的道場

稻盛和夫:勞動,乃塑造人性的精進的道場

稻盛和夫:勞動,乃塑造人性的精進的道場

稻盛和夫:勞動,乃塑造人性的精進的道場

稻盛和夫:勞動,乃塑造人性的精進的道場

稻盛和夫:勞動,乃塑造人性的精進的道場

稻盛和夫:勞動,乃塑造人性的精進的道場

稻盛和夫:勞動,乃塑造人性的精進的道場

稻盛和夫:勞動,乃塑造人性的精進的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