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尚書領錦衣衛指揮使”,《大明風華》這是什麼操作?

作為明朝的特務機構,錦衣衛無疑是所有歷史朝代中最有特色的。但是禮部尚書身為文臣,是錦衣衛的天然對立面,難道可以有人身兼文武,自己管自己嗎?

我覺得大明風華中最大的紕漏就是對一些歷史的解讀誤差。在大明風華中,徐濱的官職是禮部尚書領錦衣衛指揮使。徐濱作為大明風華中的人物,在歷史上其實是不存在的,但是禮部尚書和錦衣衛指揮使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官職。這樣身兼文武的官職,明朝真的有存在過麼?

“禮部尚書領錦衣衛指揮使”,《大明風華》這是什麼操作?

首先來說一下明朝的特色機構——錦衣衛。

“禮部尚書領錦衣衛指揮使”,《大明風華》這是什麼操作?

飛魚服與繡春刀是錦衣衛標配

錦衣衛是洪武時期朱元璋設立的,而朱元璋設立錦衣衛的目的就是為了駕馭不法群臣,所以朱元璋時期的胡惟庸案和藍玉案,錦衣衛均有重要參與。

但是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察覺錦衣衛有濫用職權的嫌疑,所以在洪武二十年到二十六年,錦衣衛的權力大大減少。

到了朱棣時期,錦衣衛又開始活躍。此時的錦衣衛指揮使是紀綱,朱棣重開錦衣衛的目的就是為了誅殺建文舊臣。

此後,錦衣衛的權利逐漸開始提升,而錦衣衛由於辦事大多不講求證據,靠以刑訊逼人,所以錦衣衛的風評並不好。錦衣衛設立的目的是皇帝為了更好的監督大臣,所以錦衣衛就是皇帝的耳目,備受皇帝信任。

“禮部尚書領錦衣衛指揮使”,《大明風華》這是什麼操作?

錦衣衛權利最大最活躍的是在嘉靖朝。陸炳與嘉靖的關係密切,所以在陸炳任錦衣衛指揮使時,錦衣衛的權利達到了最大,甚至一度超過東廠。

此後的錦衣衛權利逐漸下降,直至到了明末已經淪為了東廠的附屬,錦衣衛之名已經被東廠所掩蓋。

錦衣衛的主要職責有負責皇帝安全,為皇帝站崗和負責偵緝廷杖。

平常沒有什麼事情的時候,錦衣衛的主要職責就是為皇帝守大門,在進行祭祀或者其他重要活動時,錦衣衛要穿飛魚服為皇帝開道。

“禮部尚書領錦衣衛指揮使”,《大明風華》這是什麼操作?

出警入蹕圖

負責偵緝事件的是錦衣衛的南北鎮撫司,其中北鎮撫司中的詔獄是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存在。所以為什麼說錦衣衛如此令人害怕呢?主要就是因為錦衣衛有偵緝廷杖的權利。

廷杖就是把觸怒皇帝的官員拖出去打一頓,所以大多廷杖的官員多數殘疾甚至致死。根據統計,明朝廷杖有五百餘次,杖斃的大臣達五十餘人。嘉靖時期,一次受廷杖的官員多達一百多人,可以說是受廷杖最多的一次。

“禮部尚書領錦衣衛指揮使”,《大明風華》這是什麼操作?

出警入蹕圖中的錦衣衛

所以說錦衣衛的職責就是為皇帝監督大臣,並且如果大臣們做了什麼事情,錦衣衛都要像皇帝報告。而且最重要的一點,錦衣衛屬於武官行列,也就是說即使是掛名頭的帶俸指揮使,也只能是武勳擔任,這一點是沒辦法更改的。

然後再來說一下禮部尚書。

“禮部尚書領錦衣衛指揮使”,《大明風華》這是什麼操作?

禮部尚書這一官職在三省六部制確立之前就已經出現。明朝禮部尚書的權力不大,但是要想入閣的官員,禮部尚書是必須要經歷的。也就是說如果閣臣缺失,那麼禮部尚書是最有可能入閣的人選。

禮部尚書主要負責科考、外交一類的事情,大體上相當於現在的中央宣傳部加外交部加教育部加文化部的部長。禮部尚書在明清時期作為六部之一,在朝堂上的地位僅次於內閣,所以也是位高權重的表現。

“禮部尚書領錦衣衛指揮使”,《大明風華》這是什麼操作?

那麼大明風華中的徐濱身兼禮部尚書和錦衣衛指揮使,到底有多厲害呢?這就相當於是在朝廷很有身份地位,並且深受皇帝信任,而且還能時不時的看一下自己的同僚們在幹嘛,可以把握他們的小辮子,權利這樣大的人,皇帝還會放心嗎?我覺得不會。

禮部尚書屬於文官,錦衣衛指揮使又屬於武官,像這種半文半武,又文又武的搭配真的是震撼了所有人。而且錦衣衛指揮使和禮部尚書兩個都屬於位高權重的官職,不大可能讓一個人兼領兩個差事。所以綜合來看,徐濱的這個禮部尚書領錦衣衛指揮使的官職還是虛構的成分較多。

“禮部尚書領錦衣衛指揮使”,《大明風華》這是什麼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