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臺,為每一個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創新課程,因材施教

搭建平臺,為每一個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教改一線·校長和學校的故事)

本報記者 吳月 劉新吾

搭建平臺,為每一個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圖①:李龍梅在指導學生。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供圖

圖②: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校園。新華社記者 唐 奕攝

伴隨著莊嚴的樂曲,國際殘奧委會會旗在國家體育場徐徐升起。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幕式上,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揚帆管樂團的視力殘疾學生奏響了國際殘奧委會會歌。

如潮的掌聲中,候場區角落,一位扎馬尾、戴眼鏡的女教師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螢幕上的直播,不禁熱淚盈眶。

她是李龍梅,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長,承擔演奏任務的孩子們就是她的學生。從事特殊教育20餘年,李龍梅說:“從未想到孩子們會登上這麼大的舞臺。除了驕傲還是驕傲,除了自豪還是自豪!”

從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出發,學生們可以走多遠?如果眼睛看不到世界,那麼,心靈可否看到更大的世界?近日,記者來到山城重慶,聆聽一位校長與一所學校的故事。

走上舞臺

“為了1分58秒的綻放,我們準備了11年”

“就像無邊的黑暗裡,唰一下亮起一束光!”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初二年級的王太樊在鳥巢舉起小號,吹響了會歌第一聲旋律。雙眼失明的他告訴記者,音樂讓他感覺“光芒萬丈”。

從引子到結尾,在鳥巢的演奏不到兩分鐘。但在李龍梅眼中,“為了1分58秒的綻放,我們準備了11年。”

2010年底,李龍梅帶師生聽了一場新年音樂會。返程大巴上,學生們興奮不已:“小號的聲音特別響亮!”“校長,我們可不可以也摸一摸樂器?”

“孩子們的渴望給我很大鼓勵。普通學校孩子能學的樂器,為什麼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不能學?”李龍梅決定,為學生組建一支管樂團,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看不見樂器、看不見樂譜、看不見指揮,怎麼演奏?在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老師們當起學生的眼睛。語文、體育、推拿按摩……各科教師紛紛拿起樂器,走到學生身邊,讓學生摸著老師的嘴巴學口型,握著老師的手學按鍵,聽著老師唱的樂譜反覆記憶。

更難的是配合。“一開始,孩子們都想把自己的樂器演奏得最大聲,攔都攔不住!”李龍梅笑道。一些孩子習慣單打獨鬥,不擅長與人溝通,在管樂團則需要學習包容、合作。

彈得一手好鋼琴的吳浩嶼,在管樂團擔任大鼓手。“彈鋼琴時,節奏由我自己掌握。打大鼓則要與指揮、同學們配合,根據樂隊的強弱快慢來決定自己的速度。”這名10歲的男孩有板有眼地告訴記者。

“11年後回頭看,當初那個抱著試一試態度作出的決定,帶給我們太多驚喜。揚帆管樂團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成立時的初衷。”李龍梅說,自信與欣賞、溝通與交往,孩子們在音樂中成長。

學校老師也看到了更多育人手段的可能性,開始透過豐富的特色課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探索全學段、全學科、全員參與的教育模式。

美工課上,孩子們學習摺紙、串珠、編織等,鍛鍊精細動作能力。記者看到,學生往往要嘗試多次,才能用細繩把珠子串起來——一次次的失敗、重複,磨練耐心與定力。

體育課上,學校根據學生競技運動能力較弱的特點,開展盲人足球、棒球等專案,幫助學生克服生理、心理上的障礙。跳繩隊、啦啦操隊,在國內外賽場上摘金奪銀。

“作為老師,起初需要攙扶著學生走;後來,我們跟孩子肩並肩一同演奏、訓練;現在,孩子們自己甩著手、自信地走上更大的舞臺——這其實是我們最大的期待:讓學生成人、成才。”李龍梅說。

走近夢想

“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無窮的潛能”

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演出結束的第二天,揚帆管樂團的師生就回到了重慶。

當晚,李龍梅沒有像孩子和老師們那樣興奮得難以入眠,反而一沾床就睡著了。

“並不是不激動,而是我清楚地知道,這僅僅是一個‘高光時刻’。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知道接下來還要做什麼。”在她看來,最緊迫的是幫助學生把功課補上。

眼下,殘疾人單考單招考試在即,走進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高三教室,記者聽到此起彼伏的“嗒嗒”聲。這是物理課上,學生用盲文答題的聲音。

坐在教室中間的周恆宇戴著耳機,觸控手機屏,藉助讀屏軟體聽題,再用錐筆透過字板凹槽紮下盲文,小米粒般大小的點位出現在薑黃色的盲文紙上。

記者看到,練習題都是普通學校學生學習的知識。課程表除了多了盲文版,從晨讀到晚自習,也看不出有什麼兩樣。

孩子們的夢想亦然:“長春大學、北京聯合大學、濱州醫學院……我都想試試!”周恆宇說,自己想學針灸推拿專業,“如果能學得好,還想考研究生!”

夢想並非遙不可及。2002年起,透過李龍梅的努力,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在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開展高中教育遠端輔導。迄今,學校已有330多名學生考上大學。

回到母校任教的盲人教師祝豔媚便是2002年首批考進大學的學生。“收到錄取通知書時,就像做夢一樣!”如今,她正輔導即將參加音樂表演專業考試的學生,“我想讓學生們知道,健全人能做到的,我們也可以做到。”

有了知識,人才能有底氣。在李龍梅看來,要用知識讓孩子們的心靈亮堂起來,用教育改變命運。

根據視力殘疾學生的特點,學校還開展中醫康復保健職業教育,以臨床實踐的職業要求為重點,開設中醫學、按摩學等課程,幫助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

“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無窮的潛能。學校要做的,就是搭建平臺,為每一個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李龍梅說。

走向社會

“成為社會需要的人”

從特殊教育學校畢業後,學生們會開啟怎樣的人生?記者撥通了幾位畢業生的電話。

電話鈴響第一聲,萬先濤就接了起來。“不好意思,有一位顧客在等我,我們晚一些再聊吧!”原來,萬先濤開了兩家按摩店,下午和晚上是顧客最多、最忙碌的時候。如今,他每月有1萬多元的收入。

“眼睛看不到不要緊。學校有這麼好的環境,我們學得特別紮實,到社會上適應能力也很強。”萬先濤說,在學校參加職業教育的3年裡,他掌握了推拿按摩技術,也學習如何更好地面對人生。“能夠得到顧客的認可,我越幹越有自信!”

“最大的收穫是心智的成長。說來不怕您笑話,剛來特殊教育中心時,我經常被老師叫回寢室重新疊被子!”19歲的蔡丹桐如今已是一名大學生,在電話裡頓了頓,回憶道,“老師教育我們,雖然眼睛看不到,但我們並不比健全人差,要與健全人做得一樣好。”

一路走來,不是沒有困難。“大學校園好寬、好大!剛來的時候,我經常迷路。說不害怕是假的,但我總是會想起老師們從前的教導,冷靜下來,用心辨別方向。”蔡丹桐說。

與萬先濤、蔡丹桐一樣,特殊教育中心的畢業生們都記得學校的校訓——“挺起胸膛朝前走,以心為眼看世界”。

“第一層含義是擺脫盲態。”李龍梅說,“我們手把手地糾正學生的姿勢,讓他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挺胸抬頭,是人最好的樣子。”

還有第二層含義。李龍梅解釋:“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溝溝坎坎,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毅力。希望學生們離開學校後,也能挺起胸膛,融入社會。”

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為學生開設心理課,學校的盲人教師也常常向學生講述自己的經歷。“如果只是一味呵護,學生們很難適應社會。要為他們樹立‘雖然眼睛不方便,但我能和健全人一樣做得很好’的自信。不僅要適應社會,還要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李龍梅說。

如今,學生們登上了國際舞臺,圓了大學夢,還能在社會上站穩腳跟,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這是李龍梅最驕傲的事。“我們的學生們被接納,不是基於同情,而是因為他們也能創造價值、貢獻社會。”

在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操場每條跑道都有不同的顏色:紅、黃、綠、藍,如同一道絢麗的彩虹,這是為了方便低視力的學生辨別腳下的路。在記者看來,這跑道的顏色,也寓意著孩子們未來的人生:五彩斑斕、豐富多彩。沿著這條跑道一直走下去,就能“看到”更大的世界,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