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朝皇帝可以把大臣治得服服帖帖,而明朝的皇帝卻不行?

明朝大臣無法無天;清朝大臣俯首帖耳,二者區別這麼大,主要因為清朝統治者掌握了統治秘訣 。

清朝皇帝的第一個秘訣是狠

為什麼清朝皇帝可以把大臣治得服服帖帖,而明朝的皇帝卻不行?

表面上看,生活在清朝的臣子是比較安全的,除了三藩之亂時期,康熙殺了幾個漢臣;雍正時期殺了個年羹堯,大多數大臣基本上都能平安著陸、善始善終。

即使甲午戰爭中,那些丟盔卸甲當了逃兵(比如狂奔500裡的葉志超,乘海軍廣濟輪逃往煙臺的龔照璵等)的漢臣,皇帝也格外開恩,不但沒有殺頭,也沒有讓他們坐牢,甚至有的還能官復原職。繼續重用。

比如逃跑將軍,李鴻章的愛將、授武衛軍統領黃仕林 ,不但沒有治罪,最後還官復原職。

雖然皇帝也斬了一兩個倒黴蛋漢人將領,但相比明朝仁義得多了。

如果這些臨陣脫逃的漢人將領,不幸生在明朝,無論是遇到明世宗,還是崇禎,恐怕項上人頭都難保。

既然如此,如此為什麼還說清朝皇帝狠呢?

主要是清朝立國的時候,手段狠,把天下百姓殺怕了。

清軍入關的時候,採取屠城政策,從肉體上摧殘,精神上震懾漢人。

清軍入關,在消滅包括南明軍隊的各地武裝過程中,採取的是三光政策,除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八十一日、廣州大屠殺;在蘇州、南昌、常熟、海寧、濟南、金華、湘潭、汾州、太谷、朔州、四川等地也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三藩之亂時,清朝已經入關30年,但依舊在平叛中進行了喪心病狂的大屠殺。

《清史稿。王騭傳》中,王騭在康熙的上疏中說“四川禍變相踵,荒煙百里,臣當年運糧行間,滿目創痍。自蕩平後,修養生息,然計通省戶口,仍不過一萬八千餘丁,不及他省一縣之眾”。

四川是人口大省,竟然殺得只剩下18000人,還沒有其他省一個縣人口多。

由此可見,清軍對當地人民的屠殺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不僅是四川,其他相關地區也遭受類似的厄運,比如江西百姓遭受屠戮的數字也非常嚇人。

康熙十八年,瀏陽縣知縣曹鼎新說“自甲寅吳逆倡亂,……以至王師赫怒,整兵剿洗,玉石難分,老幼死於鋒鏑,婦子悉為俘囚,白骨遍野,民無噍類”。

為了消滅人民的反抗精神,清廷除了進行大屠殺,還有大興文字獄。

文字獄自古就有,各個朝代皇帝都這樣做過,但是他們的文字獄是小規模的,持續時間也短,多數王朝政權鞏固之後便不再搞了。

而清朝文字獄貫穿整個清朝,歷時250年左右;僅僅是高峰期,就持續140年,涵蓋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

文人學士在文字中稍微表露了對統治者不滿,或皇帝懷疑你的文字中有對清朝統治者不敬的內容,即興大獄。

為什麼清朝皇帝可以把大臣治得服服帖帖,而明朝的皇帝卻不行?

僅僅是康乾盛世的乾隆時期,規模較大的文字獄就有一百三十餘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處以死刑,而且株連人數很多,少則牽涉百人,多則株連萬人。

這些文字獄,除了極少數事出有因外,絕大多數是捕風捉影,純屬冤殺。

清朝皇帝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大興文字獄,不但禁錮了思想,堵塞了言路,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還強化了集權統治,造成了萬馬齊喑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經過一百多年的文字獄,百官的基因中,早已沒有了反抗意識,成為只會服從的提線木偶。

明朝皇帝也狠,但是隻有朱元璋和朱棣父子狠;後來的皇帝不能持之以恆。

朱元璋對臣子的狠,超過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帝王,薄皮萱草,株連九族。

朱棣也不輸老子,對方孝孺還曾株連十族。

但是朱棣之後的皇帝就沒有了高壓統治,而是恢復了正常的政治秩序。

為什麼清朝皇帝可以把大臣治得服服帖帖,而明朝的皇帝卻不行?

明世宗朱厚熜想讓父親進入太廟,竟然有大臣接二連三阻攔,以至於皇帝跟大臣博弈二十四年才最終如願。

明朝後期萬曆皇帝為了立鄭貴妃的兒子為太子,竟然費盡心機,遭到大臣們強烈反對,君臣爭鬥了十年,最後弄得灰頭土臉,不得不作罷。

說穿了,還是明朝皇帝不夠狠,如果皇帝發狠,誰也不敢提出異議。

在高壓政策下,清朝大臣首先考慮的是保命、保烏紗,多磕頭少說話,寧可沉默也不能說錯話。

只能規規矩矩,不敢亂說亂動。只能說是是是,不敢說一個不字,絕對服從。

清朝皇帝統治的第二個秘訣是集權

明朝皇帝讓父親進太廟,遭到反對的事情,在清朝根本不會發生,因為皇帝就不給大臣決策權,不讓他們有提意見的機會。

九子奪嫡的時候,大臣們根本沒有發言權,別說那些漢族大臣,就是滿人大臣捲入奪嫡之爭也沒有好下場。“

比如“太子黨”的核心人物是索額圖,索額圖地位顯赫,是康熙幼年首席輔政大臣索尼之子、仁孝皇后的親叔、皇太子的叔姥爺,還是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曾經是康熙帝最信任的大臣之一。

但是,一旦觸及了康熙底線,便被無情打擊,終身圈禁;還將其幾個兒子逮捕,其他人只要跟索額圖沾上邊,都嚴厲打擊,毫不手軟。

“諸臣同祖子孫在部院者,皆奪官。江潢以家有索額圖私書,下刑部論死”。

哪怕是在大臣家裡發現了索額圖的書信,也是死罪。

對滿人大臣如此,對漢人就更別說了。

其實漢人大臣根本就沒有參與決策的資格,沒有被打擊的機會。

即使到了清朝末期,清廷氣數已盡的時候,大權依舊牢牢地掌握在統治者慈禧手裡,不許有不同意見。

比如當她老人家決定和八國開戰的時候,主和派徐用儀、許景澄、袁昶、聯元、立山全部被砍掉腦袋。

當然,這時候,不少漢族大臣已經有了不服管教的苗頭,以至於八國聯軍侵華時候有了東南互保,那是後話了。

在八國聯軍進京之前,大臣們還是服服帖帖的。

換言之,整個清朝時期皇帝高度集權,誰敢不聽皇帝的,下場非常慘。

在此背景下,達成能不服服帖帖?

清朝皇帝統治的第三個秘訣是嚴禁黨爭

明朝皇帝默許黨爭,這是皇帝喪失權威的主要原因。

說到黨爭,人們首先會想到萬曆年間的東林黨與閹黨、浙黨之爭,為了一點事在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讓皇帝左右為難、舉棋不定,因為怎麼做,都會遭到大臣非議。

為什麼清朝皇帝可以把大臣治得服服帖帖,而明朝的皇帝卻不行?

就連剛愎自用的崇禎,跟皇太極議和也是偷偷摸摸,在事情敗露之後,讓兵部尚書陳新甲當替罪羊。

在制度沒有健全的情況下,黨爭只能加劇內耗,耽誤大事。

都說明朝亡於黨爭,這話有點誇張,但是沒有制度保障的黨爭確實導致效率低下,讓統治者不能及時決斷,關鍵時刻壞大事。

比如在李自成即將打進北京的時候,關於是否南遷,大臣們還在爭執不下。

崇禎贊同駙馬都尉鞏永固、左中允李明睿的建議,主張南遷,但是內閣首輔陳演和兵科給事中光時亨一發表反對意見,崇禎立刻縮了回去。

猶豫中,遷都機會錯失。

黨爭還有個弊端,就是法不責眾;黨爭是小集團,即使犯錯了皇帝也下不去手,沒法將他們集體治罪。

這就讓大臣們有恃無恐,敢跟皇帝叫板,而不擔心負責。

而清朝統治者吸取了明朝滅亡教訓,除了專權之外決不允許拉幫結派。

康熙皇帝就對拉幫結派深惡痛絕,哪怕你這個派系說的是正確的,我也堅決反對,反其道而行之。

當康熙為立誰為太子猶豫不決,徵求大臣意見的時候,大臣們幾乎一致推薦八阿哥,說他德才兼備。

但是這樣反而讓康熙非常反感和警惕,跟大臣唱反調:你們說老八好,我偏偏不讓他接班。

康熙如此,清朝之後的皇帝也都如此,嚴禁大臣結黨。

眾所周知,在清朝後期,左宗棠和曾國藩一直不和,其實也不排除他們是為了明哲保身故意這樣。

設想一下,如果兩人關係親密,配合默契,慈禧會容忍嗎?他們還會善始善終?

清朝皇帝統治的第四個秘訣是,皇帝的確比較勤政

皇帝集權可以杜絕黨爭,還能讓大臣溫順。

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皇帝必須要勤政,只要這樣才能實現集權。

清朝皇帝絕大多數是勤政的,無論是順治、康熙,還是乾隆、嘉慶,甚至咸豐、道光,他們都勵精圖治(效果如何且不必說),只有這樣才能把權力緊緊抓在手裡,讓大臣任憑擺佈。

因此人們說,清朝雖然多暴君,但是很少昏君,這話大體上是對的。

而明朝皇帝,不少都不務正業,有豹房皇帝明武宗,有木工皇帝明熹宗,有蛐蛐皇帝明宣宗等。

這些皇帝在最大特點是賴,不喜歡上朝,不理朝政。

為什麼清朝皇帝可以把大臣治得服服帖帖,而明朝的皇帝卻不行?

皇帝不上朝,朝政必然依靠太監和大臣,皇帝被架空,根本就沒有擺佈大臣的慾望,大臣必然非常不聽話。

在此情況下,皇帝不被大臣擺佈就燒高香了。

當然了,無論是皇帝集權還是百官分權,都不是政權的最佳運作狀態,也不是合理的運作方式,更不是人民之福,有制度保障的民主決策機制才是科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