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人越是低谷時,越要記住這3點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雲,字伯安,號陽明,浙江餘姚人,漢族。明朝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教育家。

王陽明出生於書香世家,門庭顯赫,從小聰慧過人,並立志讀書做聖賢,他一生坎坷曲折,一世戰功卓著,上馬為將,下馬為師,他用自己一生的歷練和經驗告誡世人:人越是低谷時,越要記住這三點: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王陽明:人越是低谷時,越要記住這3點

1。用心感受世界:心即理

在明朝,朱程理學是主流思想。朱程理學提倡格物窮理,認為普遍的天理都在具體的事物之中。

所以他叫來朋友與其一起開始格物致知,他們先從滿院的竹子開始。他的朋友堅持幾天就放棄了,王陽明堅持整整七天,廢寢忘食,最終積勞成疾,也未所頓悟。

從此,王陽明對“格物”這一方法產生了極大的懷疑。他放下這一念頭,開始聽從父親的指示,參加科舉考試,二十八歲時考取進士,步入仕途。

誰知在朝廷遭奸臣小人陷害,貶謫貴州龍場做驛丞。在貴州龍場的王陽明悟得了心中的真理:萬事萬物都在我們的內心,而不是在心外。

這就是所謂的心即理。

就拿孝順父母這件事來說,如果說孝順父母的道理在書本上,那麼是否人不讀書就不會孝敬父母呢?

是否父母不在人世後,孝順父母的理就隨之而去了呢?

顯然並非如此。於是王陽明得出這樣的結論:“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哲學並非是指心產生了萬物,而是心認識了萬物。

其精髓就在於:教人以本心去感受這個世界。

程朱理學看似邏輯嚴密,卻從本源上誤入歧途,越格物越支離;陽明心學,看似簡約無章法,卻從本源處下手,越悟越光明!

陽明心學可以說是對程朱理學的一次叛逆,也可以說是王陽明在追求程朱理學成聖之道上的一次突破。

王陽明:人越是低谷時,越要記住這3點

2。道德要落在實踐上:知行合一

王陽明在悟透“心即理”之後,很快又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

他這樣解釋“知行合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

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才能獲得良知。

王陽明之所以能夠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這與他的經歷息息相關。

王陽明二十八歲對進入仕途,滿腔熱血,憂國憂民,可朝廷官員卻固守朱程理學,循規蹈矩、敷衍了事,整個官場就猶如一潭死水。

他們都知德行道理,都選擇明哲保身,無人敢挺身而出,履行正義之事。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治國安邦平天下嗎?

官員的冷漠,官場的黑暗,朝廷的昏庸,讓王陽明十分苦悶,自己的所學所想亦無從施展。覺得自己雖然做了官,可還是一事無成。

王陽明第一次深刻地意識到,道德只有落實在實踐上,才是真知。他這樣想,當然也這樣做了。

當時年幼的明武宗即位後,太監劉瑾等人擅政專權,大力排斥朝中大臣。王陽明面臨著兩種選擇,一是明哲保身,二是直言不諱。

選擇前者,可以確保仕途無虞;選擇後者,必將招來牢獄之災。是活在違心的現實裡,還是按照心的指引前行?

王陽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挺身而出,冒死諫言,痛斥奸小擅權的弊病。

此做法激怒了劉瑾,於是王陽明被廷杖四十,並被貶至貴州龍場做驛丞。貶謫路途中差點遭人殺害,幸虧使用金蟬脫殼之計才保住了性命。

所謂吃虧是福,在王陽明身上得到驗證,正是這貶謫之路造就了偉大的心學理論:陽明心學。

王陽明:人越是低谷時,越要記住這3點

3。成為真正的自己:致良知

王陽明的辛苦付出終於得到了兵部尚書王瓊的賞識,被提拔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鎮壓當時江西、福建等地禍亂已久的盜賊。

王陽明到任後,知道官府中有不少人是盜賊的耳目。於是便恩威並施,讓他們偵探盜賊的情報,因此掌握了盜賊的動靜。

王陽明作戰自有一套戰術,合兵一處,精準打擊,不到一年,就蕩平了為患數十年的盜賊,當地百姓都驚呼王陽明是神。

在這次剿匪武裝鎮壓時讓王陽明深刻意識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那些盜賊曾經也是父老鄉親,平民百姓,可他們有些人為什麼拿起了屠刀呢?

在盜賊的心目中,還有良知嗎?他們還能否迴歸為民呢?

正在王陽明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寧王朱宸濠發動了叛亂,於是王陽明奉旨前去平叛。

王陽明的作戰術確實令人敬佩,僅僅只用35天便平定了叛亂,可是他卻沒有絲毫的喜悅。

王陽明常常思索著“良知”這個問題,他意識到自己以前的學說,一則發本心,一則強調知行合一,但本心之知與外在之行,依舊斷為兩截。

一個人就算心中有良知,也會做出違反道德的事。於是王陽明提出了“致良知”的新思想。

如果你的行為都能達到你自己內心良知的要求,能遵從你自己內心良知的指示,那你就是真聖賢。

“致良知”是陽明心學最為核心的思想,就連他自己也說:“吾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

王陽明年少想讀書做聖賢,他終於找到了答案。成聖的基礎是人的先天良知,良知是人人都有的,所以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聖人。

王陽明問一個出遊的徒弟:“你出遊見到了什麼?”

徒弟回答:“見滿街都是聖人。”

王陽明笑道:“你看滿街都是聖人,滿街人看你是聖人。”

這並不代表滿街人都是聖人,普通人只是有成為聖人的潛在可能,而想要成為聖人,還必須下一番致良知的工夫。

這功夫便是遵循自己的本心,心理合一、言行合一,真真切切地依循本心去做,成為真正的自己。

王陽明將自己的心學思想總結為四句話: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58歲時病逝,他一生無慾無求,留下最後一句:“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含笑而去,聖人已逝,往事已矣。可陽明心學卻如同一顆閃爍於夜空中的明星,照亮了世人前行的道路。

王陽明:人越是低谷時,越要記住這3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