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思宗朱由檢:昏君就是昏君,無能就是無能,沒什麼好辯解的!

明思宗朱由檢:昏君就是昏君,無能就是無能,沒什麼好辯解的!

二百七十六年過去了,雖然很少有線索,但卻能從中看出一些端倪。

大明十六帝是一個很奇怪的人,而明思宗的朱由檢,就是一個普通的帝王。

他的那些長輩,比如朱元璋,比如明憲宗朱見深,比如明武宗朱厚照,比如明武宗,比如朱厚熜,比如朱厚熜,比如明熹宗的朱由校,比如那些喜歡砍柴的人。

每個人的興趣都不一樣,有的人還會變得稀奇古怪,只有一個,那就是,他當了十七年的皇帝,只喜歡工作。

從歷史的記錄來看,崇禎陛下是一個非常勤奮的皇帝,他的年紀只有二十多歲,就已經滿頭白髮,雙目佈滿了皺紋,整個人看起來就好像一個垂死的老者,在狂風中瑟瑟發抖。

紫禁城雖然沒有雞群,但外面的公雞一叫,崇禎的皇上就會醒過來,而且一旦他醒了,肯定會沒日沒夜的工作,996通宵也是常有的事情,可以說是日夜警惕。

明思宗朱由檢:昏君就是昏君,無能就是無能,沒什麼好辯解的!

明熹宗朱由校一生都在刨根究底,結果卻把所有的麻煩都交給了自己的親哥哥朱由檢,在這件事情上,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處理,但其中最嚴重的三件事。

第一個是太監,第二個是遼東的女真,第三個是西北的土匪。

執掌朝政的實權人物魏忠賢,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和大量的親信,儘管在文臣們的協助下,皇帝迅速消滅了太監、打敗了魏忠賢,但也間接地促進了民間組織的發展。

做一國之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到了明末,更是如此。

因為明代後期的官員,特別是官員,大部分從政不是為國效力,也不是為皇帝賣命,更是為自己謀取利益和權力。

與此同時,文人也意識到自己在大的社會中是孤立無援的,於是他們就形成了一個枝繁葉茂、根深蒂固的團體,一群人聚集在一塊,專與皇上對抗。

他們要讓皇上聽從自己,要排斥其他黨派,要保證大明政治中的民權,總之,他們放棄了對國家的忠誠,只想著自己的好處。

每一任的帝王,都有自己的應對之策。

明思宗朱由檢:昏君就是昏君,無能就是無能,沒什麼好辯解的!

除了世宗朱厚熜之外,他還在煽動群臣之間的矛盾,試圖分裂他們的聯盟,而朱翊鈞則更加直接,他甚至不與朝堂上的官員們計較,而是選擇了與世隔絕。

也許神宗皇帝以為“只有不爭鬥,所以天下不能與之爭”的思想,可以讓自己的統治更加穩固,然而三十年不上朝的紀錄,無疑是給明朝的覆滅留下了一根引線。

與世宗、神宗等相對溫和的官員群體不同,崇禎陛下是一個不能忍的人,他最看不起的就是官員,也最討厭的就是那些官員,從登基之日起,他就一直在與哪些官員作對。

崇禎皇帝更是一個惹是生非的傢伙,他的大臣們都是群龍無首,崇禎皇帝一個一個地打掉了他們,而那些大臣,在他們面前玩陰謀詭計,崇禎的腦子裡,卻是想得更多。

所以,在崇禎一代,皇帝與官員的關係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即:君主與大臣們互相敵意,彼此對立,卻也彼此依賴。

畢竟不管是君臣還是大臣,都必須要正視一個事實,沒有了帝王,他們就會喪失根基,一旦陛下去世,大明覆滅,這些官員還能怎麼辦?

明思宗朱由檢:昏君就是昏君,無能就是無能,沒什麼好辯解的!

而崇禎皇帝,則是完全不把所有的官員都放在眼裡,但是,他卻很清楚,如果有人不聽他的話,他可以殺了他,如果有人不聽他的話,他就會殺了他,如果有一百個人站在他這邊,那麼,他還能不能殺了他?到了那個時候,整個天下都會和他作對,他會如何?

如果將所有與他作對的人統統殺死,那麼他還能做得了皇帝嗎?

皇上很清楚,一個國家要想正常運作,必須要靠一個人的力量,自己再恨那些官員,也要仰仗他們。

但是,在這種長時間的對峙中,崇禎的皇帝已經漸漸的變了一個固執、變幻莫測、多疑的人,雖然他的野心很大,但是他的工作也很勤奮,幾乎沒有什麼成果。

崇禎的皇帝,從根本上來說,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他缺乏政治智慧,也缺乏管理人才,再加上他經常和朝堂之上的官員作對,所以他對朝堂之上的官員產生了一種不信任,尤其是在後來的反叛和討伐之中。

“西北土寇”,是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部隊,但在處理農夫起義方面,皇帝的人員配置有很大問題。

明思宗朱由檢:昏君就是昏君,無能就是無能,沒什麼好辯解的!

這也造成了每次剿匪的總督剛剛立下功勞,還沒打贏,就被趕下臺,新的州長不知道怎麼回事,只能從頭再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海盜出現。

就在這一片混亂之中,遼東的局勢也越來越緊張。

在面對金國的時候,朝廷中有兩大陣營,一是戰爭,二是逃跑。

就像當初的土木堡之亂,哪些主要的戰爭和逃跑的人都選擇了撤退,哪怕付出再多的代價,也在所不惜,最壞的結果,就是全軍覆沒,而那些叛軍,則覺得中原北部的局勢,根本無法扭轉,還不如保留實力,向南進軍,組建一個小小的南明王朝。

但和之前的土木堡之亂相比,現在的主戰者並不一定都是義憤填膺的善男信女,而叛徒也不一定都是貪生怕死之輩,只有大明王朝覆滅了,他們的命運也會水落石出。

最後,皇上決定在戰爭和逃跑之間做出決斷,將遼東戰場交給了袁崇煥,原因無他,只是袁崇煥在自己面前誇下海口,說五年之內可以平定遼,讓他以為,明帝國衰弱的局面,一定會被眼前這位看起來鎮定自若的中年男子所逆轉。

但是五年之內,遼東是不可能的,即便袁崇煥用火炮幹掉了努爾哈赤,但以當時的實力,想要奪回遼東,非兩代人的力量,但袁崇煥卻在嘗試著將其付諸實踐,而且效果還不錯。

明思宗朱由檢:昏君就是昏君,無能就是無能,沒什麼好辯解的!

後金統帥皇太極萬萬沒有料到,自己竟然會在這裡碰到袁崇煥這個老對頭,他擔心袁崇煥若是繼續留在遼東,恐怕自己此生都無法進入山海關。

不過皇太極也不是個省油的燈,他可不會一直陪著袁崇煥,這個老奸巨猾的政客,很快就按照大明皇帝的個性,為崇禎和袁崇煥設計了一場陰謀。

袁崇煥要投靠後金國的事情,被皇太極傳得沸沸揚揚,一向多疑的崇禎聽到這件事,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把袁崇煥給殺了。

筆者以為,袁崇煥被崇禎殺死,就像是《三國演義》裡曹操在赤壁之戰之前,殺死了蔡瑁、張允。

但是,君王就是帝王,他可以知道自己的錯誤,可以改正自己的錯誤,但絕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

犯了這麼大的錯誤,崇禎陛下別無選擇,只好繼續往前。

但是,在他剛剛登基的時候,他還有許多條退路,但是現在,他卻沒有了退路。

在李自成的幫助下,在明末十七年,1644年,崇禎皇帝來到了現在的北京景山,成為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明思宗朱由檢:昏君就是昏君,無能就是無能,沒什麼好辯解的!

景山位於紫禁城後方,從這裡可以將紫禁城盡收眼底碰到袁崇煥這個老對頭,他。

放眼望去,群山連綿,白雲飄蕩,夕陽與金色的夕陽交相輝映,形成了一幅瑰麗的畫卷。

袁崇煥要投這樣的江山,誰不想要?

但是在崇禎看來,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

十七年,兩百零四個月,六百二百五個晝夜,他付出了所有的心血,但他的統治地位,在這一刻徹底崩潰。

文武百官誤導了我,文武百官也誤導了我!

“滾!”“滾!”你們這些官員,給我搗亂!在他剛剛登基

搞的滿朝覆滅,搞的文武百官惶恐不安,弄的現在的大名都沒了,搞的我朱由檢也是死路一條。

他帶著無盡的哀傷,挑了一株並不高的歪頸木,在三十四歲的時候,自殺了。

明思宗朱由檢:昏君就是昏君,無能就是無能,沒什麼好辯解的!

崇禎陛下,實際上是一位深受後人同情的帝王,即便是當年打敗了他的李自成,也是一聲長嘆:

《登極詔》:“君主不是太黑,而是離群索居,皇帝多,大臣自私自利,公忠之人,無人能及。”

在李自成看來,崇禎陛下不是一個非常昏君,雖然他被群臣排擠,成為了一個孤家寡人,但是他還是為人民做出了不少的貢獻,相反,那些官員天天鉤心鬥角,忠心耿耿的人更是寥寥無幾。

朱由檢之死,因其慘烈,故有莊烈帝之稱,廟號思宗、懷宗、毅宗、威宗。

想是懷念,是懷念,是懷念,毅是堅韌,是力量。

都說殺人不過頭點地,朱由檢這是真的要死了。

只是很遺憾,雖然可以犧牲自己,但是,這並沒有什麼卵用。

崇禎的皇上,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