諡號的那些事兒,你知道多少?

諡號在我國已經擁有好幾千年的歷史了,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對諡號有一定的瞭解。何為諡號?其實就是一種評價判定。一個人工作了一輩子,他死後,別人對他的為人、業績進行的一種蓋棺定論性質的評價。

諡號何時開始?何時終止?

諡號最早始於西周時期。有一本書叫做《逸周書·諡法解》提到了“周公制諡”,即諡號形成於西周早期;但是近代以來,透過王國維等學者對西周青銅銘文的研究,得出了諡號應該形成於西周中期的結論。周文王、周武王應該是自稱,不是諡號,這一說法目前比較流行。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間廣泛得施行諡法制度。但是秦始皇統一以後,他認為“子議父、臣議君”不合禮法,於是就把諡法制度給廢除了。漢朝建立以後,重新恢復了諡法制度。這只是歷史中一段短暫的諡號廢除,真正廢除諡號是1927年以後。當時著名學者王國維自盡,溥儀詔諡“忠愨”,所以王國維的墓碑上就寫著“王忠愨公”,有關他的任何介紹,後面肯定也會加一句:諡“忠愨”。王國維之後,中國的諡法制度才算走到了終點。

諡號的那些事兒,你知道多少?

王國維像

諡號一般誰能用?

或許有人會有一種錯誤認知,以為諡號只有帝王才能用,其實不然,除了帝王,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他社會地位高的人都可以用諡號。但是作為臣子使用諡號,歷朝歷代都有詳細的規定。比如漢朝規定必須生前封侯者才能獲得諡號;唐朝規定必須二品以上官員才能獲得諡號。

當然了,除了朝廷給予的官方諡號,民間還流行“私諡”。一個人如果他生前是個大學者,或者名士,享有極高的社會地位。在他死後,其親友、門生、故吏等會給他追加一個“私諡”。比如東晉陶淵明的私諡是“靖節徵士”。

諡號的那些事兒,你知道多少?

陶淵明繪像

諡號的分類

諡號一般是表揚(上諡)、批評(下諡)、同情(平諡)三種。其中表揚類的要遠遠多於批評類、同情類的。

古代人尊重死者,如果輕易給死者定一個批評類的諡號,容易招致反感,所以宋朝就曾明文規定不允許立“下諡”。在帝王的諡號方面,情況就更加特殊了,往往要考慮政治因素。一般同一個朝代,就算這個帝王非常昏庸,繼任者也不會給他定一個“下諡”,出現“下諡”往往是因為改朝換代了。新朝為了樹立自己的形象,必須抹黑前朝,這就是出於政治因素的考慮。清朝給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崇禎定的諡號是“守道敬儉寬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這是一個十足的褒義“上諡”,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清朝為了對付李自成,故還是出於政治因素的考慮。

諡號的那些事兒,你知道多少?

崇禎皇帝劇照

諡號用字有什麼講究?

諡號用字有著嚴格的講究,其字與解釋來源於西周的那本《逸周書·逸法解》,你不能自己憑空造一個字出來,也不能自己隨意曲解這個字的含義。雖然規定比較嚴格,但是這樣以來對於研究諡號就方便得多了。

在諡號的字數方面,就沒有那麼多嚴格的規定了。最早如先秦、漢朝時期,諡號一般是一兩個字或兩三個字,然而發展到後來,諡號的字數越來越多,比如明朝皇帝有十六個字的,清朝皇帝有二十二個字的。這些冗長的諡號,成了溢美之詞的疊加,諡號也從最開始的客觀評價變成了阿諛奉承,失去了原來的意義。

諡號的那些事兒,你知道多少?

朱厚照諡號:

為什麼我們有時候用諡號稱呼一個帝王,有時候卻用廟號、年號稱呼一個帝王?

我們用諡號稱呼的帝王,往往是那些年代較早的帝王。當時還不流行年號,而廟號也不是人人都有。這時候的諡號往往就一兩個字,用起來也方便,所以人們就用諡號稱呼這些帝王。比如漢孝文帝。

用廟號稱呼的皇帝,都是年代居中的那些帝王。這時候諡號的字數在逐漸增加,而一個帝王可能有多個年號,後世稱呼起來很不方便。但是這個時候每個帝王都有廟號,所以我們用廟號稱呼他們,比如唐太宗。

諡號的那些事兒,你知道多少?

唐太宗劇照

用年號稱呼帝王,就是明清兩代了。這個時候的帝王基本上都只有一個年號,特別方便區分,因此後世習慣用年號稱呼他們。比如乾隆。

關於諡號的知識,你還知道哪些?歡迎在下方評論。

歡迎關注“

嘉道文流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