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物群英譜,有趣有料有深度

歷史上的三國時代開端是曹丕建立曹魏政權,結束是西晉攻下孫吳都城為標誌,歷史上的三國只有60年的歷史。三國鼎立之前到黃巾軍起義還屬於東漢末年。所以如果歷史題問曹操、關羽是什麼時代的人,自然答案就是東漢。這段東漢到西晉之間的分裂時期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也讓歷史迷津津樂道三國時期的人物、軍事、謀略。

三國人物群英譜,有趣有料有深度

中國《史記》研究會會長張大可主編的《這個三國史很上頭》可謂是《三國志》《資治通鑑》《漢晉春秋》等專業書籍的現代文彙總普及版本。和《三國志》的紀傳體斷代史體裁類似,《這個三國史很上頭》既有時間發展線,比如全書分東漢末年的軍閥篇、曹魏篇、蜀漢篇、東吳篇、三分歸晉篇,如實記錄三國鼎立的局勢。同時,因為幾大政權發生重大歷史事件的相互牽連,以人物為主寫傳便於讀者瞭解三國人物的歷史地位,以及世事的變遷下人物如何抉擇自己的命運。

三國人物群英譜,有趣有料有深度

要研究三國曆史,就需要了解東漢建國遺留的地主豪強勢力的壯大與割據勢力的形成,《三國志》記載24個軍閥,“軍閥篇”主要選取了董卓、呂布、公孫瓚、袁紹與劉表五位,腐朽政治的產物董卓入洛開啟了亂世的局面、只有武力沒有謀略的呂布一手好牌最終兵敗如山倒、白馬義從、割據幽州的公孫瓚一度牽制烏桓與袁紹,最終兩面受敵引火自焚、四世三公北方實力最強的袁紹好謀無斷,統一河北鷹揚河朔最終替他人做了嫁衣裳、單槍匹馬闖荊州的劉表徘徊觀望遇事不決,與袁紹一樣兒子繼承方面出現最大分歧,最終死後荊州拱手相讓給曹操。

三國人物群英譜,有趣有料有深度

這些軍閥要地盤有地盤、軍事實力、家世、謀略等無不佔據巨大優勢,為何最終都一敗塗地,一政治能力差,失民心;二、眾叛親離,民族內部關係都沒有處理好,後院頻繁失火;三唯親是任,流失人才;四、逃避問題,不管是鴕鳥政策還是冒進最終只能接受失敗的後果。

三國人物群英譜,有趣有料有深度

而在曹魏篇、蜀漢篇、東吳篇中不管是三大雄主曹操、劉備、孫策、孫權各自都擁有自己的目標,學養、機緣都不可少。所以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劉備取益州漢中,孫權虎踞龍盤江東,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有過人之處。而他們身邊的武將謀臣也是取勝建立政權的關鍵。這方面曹魏方面可謂人才濟濟,荀彧、郭嘉、程昱、賈詡、劉曄都是一等一的名士,武將不僅有自己曹姓、夏侯家家臣,還有來自袁紹、呂布帳下的猛將,比如張遼、張郃,一個守合肥大敗孫權,一個在西北阻擋諸葛亮的北伐,都是居功甚偉,可以說,在整個北方軍閥混戰過程中,戰爭紅利是曹操以後曹魏政權能夠勝利為以後西晉統一奠定了基礎。

蜀漢篇有《三國演義》中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將,比如劉關張趙雲,而諸葛亮之後可謂是人才凋零,魏延陷入謀反之局,蔣琬費禕政治收縮,姜維繼承丞相遺志,多次北伐國力虛空,最後籌劃的復興大業,

”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聯合鍾會謀反幹掉鄧艾,姜維死,漢亡矣。

三國人物群英譜,有趣有料有深度

東吳有五儒將、十二員虎將,孫大帝統治五十三年,能忍辱負重向曹魏稱臣,也會曲線救國出船聯絡遼東,但晚年的孫權卻陷入了繼承人問題,太子孫登去世之後如何制衡世家大族與各王侯之間的矛盾,東吳失去了擴張的機會進入了內鬥的被動狀態。生子當如孫仲謀,晚年的孫權卻如漢武帝一般昏招頻出,斷送東吳大好發展時機。

三國人物群英譜,有趣有料有深度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歸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很多人看《三國演義》每每看到諸葛軍師病死五丈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就不忍心再讀下去,其實西晉統一之前也出現很多值得書寫的人物,司馬兄弟的重要謀士,鍾繇的少子鍾會脫穎而出,策劃指揮滅蜀漢戰役;出身寒微,自學成才的地理軍事專家鄧艾偷渡陰平,扭轉了蜀漢僵持的戰局;被老將羊祜力薦的杜預鎮守襄陽,指揮伐吳戰役;王濬蜀中造船,樓船萬里平金陵。

謀劃一生為君主,荀令留香病憂愁。觀滄海出師一表,寂寞繁華水悠悠。

金戈鐵馬榮辱事,今人誰能辨忠奸。君主謀士與名將,一部三國訴風流。

三國人物群英譜,有趣有料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