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帥戰功不多,為何格外受人尊敬?品德厚重,從不肯參與整人活動

羅帥戰功不多,為何格外受人尊敬?品德厚重,從不肯參與整人活動

共和國十大開國元帥當中,戰功最低、起點也最低的,一般被認為是排名第七的羅帥。但是羅帥在黨內、軍內的口碑一直都非常好,沒有任何人對他的元帥資格和過往貢獻提出異議。為什麼對羅帥的評價這麼高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羅帥身為全軍最著名的政工幹部之一,最愛惜幹部人才,發現問題先教育、後批評,卻從不參與任何整人的活動。

羅帥戰功不多,為何格外受人尊敬?品德厚重,從不肯參與整人活動

羅帥在整個軍政生涯當中,基本都在擔任政工類幹部,歷任各級部隊的政治部主任、政委,他教育人的水平是很高的。羅帥也會對一些犯錯誤的人提出批評意見、偶爾發火,但他的目的是“同志式”地幫助下屬,得出有效的整改方案,從不進行人身攻擊。由於羅帥的高超管理藝術和慈愛性格,被軍民一致讚譽為我軍唯一的“政工元帥”。

羅帥戰功不多,為何格外受人尊敬?品德厚重,從不肯參與整人活動

1928年在井岡山上,黃永勝有體罰士兵的現象,有次打了新兵一個耳光,被人告狀到羅帥那裡。羅帥知道這種現象在基層部隊裡並不少見,便沒有動怒,而是耐心教育黃永勝:

要是被打的新兵是你,你會怎麼想呢,怎麼看待革命隊伍?新兵不懂,就給他們講道理,你要學會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

性格桀驁的黃永勝對羅帥非常信服,從此改掉了這個陋習。

羅帥戰功不多,為何格外受人尊敬?品德厚重,從不肯參與整人活動

建國後,黃永勝愛玩好動的本性沒有變,甚至一度帶著軍隊的高階幹部私自到香港旅遊。羅帥得知之後,“升級”了管教方式,怒斥黃永勝“不要臉”,這是羅帥罕見的發火經歷,嚇得黃永勝連大氣都不敢出。即便如此,羅帥還是沒有對黃永勝進行實質性的處分,仍以嚴厲批評為主。越是這樣,黃永勝反而越害怕,一生當中最怕、最尊敬的人就是羅帥,他主動為這件事寫了檢討書。

羅帥戰功不多,為何格外受人尊敬?品德厚重,從不肯參與整人活動

功成名就後的黃永勝,認為真正對他影響最大的首長不是林帥,而是羅政委。因為帶兵打仗本就是黃永勝擅長的,但管理水平和性格習慣,卻需要有一位導師來教誨。他對羅帥的感激之情是非常真切的,在羅帥於1963年不幸病逝後,黃永勝雖然文化程度不高,卻流著淚寫了1萬多字的悼詞,來追憶這位自己曾經的恩師,完全沒有人走茶涼的意思,由此可見羅帥出眾的人品和對下級的無私教導。

羅帥戰功不多,為何格外受人尊敬?品德厚重,從不肯參與整人活動

不單對黃永勝這樣,對各級將領羅帥都是悉心指導,以教育手段為主、很少進行處罰。解放戰爭遼瀋戰役時,8縱司令員段蘇權不慎丟掉了一處關鍵陣地,擔心被罵所以秘而不報。司令部的林帥和劉亞樓參謀長得知情況後都主張嚴厲處罰他,但是政委羅帥卻親自去了陣地,對段蘇權進行耐心的思想教育,表示理解他想要拿回陣地之後再向野司報告的想法,但是軍紀還是要嚴明,要求他自我反省。

羅帥戰功不多,為何格外受人尊敬?品德厚重,從不肯參與整人活動

用這種方式,羅帥保住了段蘇權的職務,在大戰之時穩住了軍心。羅帥的管理方法,在軍內的政工幹部中獨樹一幟。人人都說“慈不帶兵”,如此看來這種說法也不夠全面。羅帥在軍中是慈父一樣的存在,工作的效果卻也非常好,各級將領無不敬重,調教出來的部隊戰鬥力也很強,這才是真正高水平的政工幹部。

羅帥戰功不多,為何格外受人尊敬?品德厚重,從不肯參與整人活動

羅帥不光在戰爭年代不愛使用懲罰的手段,建國之後也從不整人,十分反感這類活動。1958年總參謀長粟司令受到錯誤批判,很多人當時盲目地加入了批判陣營,指出粟總有“極端個人主義”、“反領導”的問題。但是批了兩個月的時間,羅帥卻始終一言不發。他認為培養一名優秀的軍事幹部是不容易的,組織費這麼大力氣培養的人才,過往功勞又這麼大,即便真的有錯誤思想傾向也應該教育改正,而不是把人批倒、批臭。羅帥當過總幹部管理部部長、當過總政治部主任,他思考問題的角度跟很多人是不同的,不管別人態度如何,他都堅持沒有批粟。

羅帥戰功不多,為何格外受人尊敬?品德厚重,從不肯參與整人活動

1959年廬山會議時,彭老總、黃克誠、鄧華等人又被錯誤批判。當時羅帥身體有病沒有上山,但他在事後也沒有進行文字上的批判。在他看來,黨內政治生活的正常化是非常重要的,有事沒事給人扣帽子,不利於幹部隊伍的管理,羅帥不贊成。正是因為這種出眾的思想覺悟和個人修養,羅帥才如此受人敬重,雖然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軍事幹部,但在幹部隊伍建設的貢獻方面,全軍當中很少有人能夠和羅帥相比,這是他受到軍民敬仰的根本原因。

羅帥戰功不多,為何格外受人尊敬?品德厚重,從不肯參與整人活動

全軍評銜的時候,羅帥希望把自己的軍銜降成大將(中央不同意),而下屬有向他提出讓賢的,他卻一概進行婉拒。當確實有授銜較低的意外情況出現時,羅帥主動承認失誤,親自到對方家中進行道歉,四野名將譚友林就是這種情況。羅帥品行端正實事求是,十分照顧下屬的內心感受,不愧為一代政工巨匠。1963年12月羅帥因癌症去世時,主席痛惜地寫下:

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

可以說這句悼詞是對羅帥才能和品德的最好評價。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史源歷史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