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屹立2000多年不倒,靠的是什麼?古人的智慧讓人佩服

長城為什麼被稱為奇蹟?古人僅憑兩樣東西竟讓他屹立二千多年。長城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堡壘。但是其實秦朝修建的長城主要是把各個不連貫的地方連線起來。長城的最開始出現並不是在秦朝,而是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周幽王魏博美人一笑烽火西諸侯的地點就是在長城。後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也開始紛紛修建屬於自己的長城。謙哥有用。

萬里長城屹立2000多年不倒,靠的是什麼?古人的智慧讓人佩服

長城最初什麼樣?最開始的長城都是土夯的,大家都知道土的粘性較差,很容易被雨水浸泡或塌方。所以為了延長土牆的壽命,古人在修築長城的時候,在土牆裡鋪上了一層又一層的蘆葦,利用蘆葦中空的特性來排水,達到地基免受積水浸泡的可能。可見土牆的防禦能力應該是較差大的。

那他是怎麼達到抵禦外敵的效果的呢?其實最早的長城的軍事抵禦效果並不好,但是因為他抵禦的物件是遊牧民族。遊牧民族主要以騎兵為主,騎兵如果要翻越土牆進行攻城略地是一件很費勁的事,這會大大的增加遊牧民族的征戰成本。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遊牧民族更願意向西征戰,那麼東部地區的諸侯國就能有更多的精力去應付群雄爭霸。

萬里長城屹立2000多年不倒,靠的是什麼?古人的智慧讓人佩服

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耗費了大量的國力,將全國 1/20 的勞動力都用於長城的修建。為何要在建國初期百廢待興的時候這樣做呢?因為秦始皇非常迷信方式,有一個方式預言秦國滅亡與胡有關。所以為了讓自己的子孫後代能夠穩坐釣魚臺,秦始皇就開始勞民傷財的大肆修建長城。

當然修建的長城確實能夠讓一個國家的防禦能力更強,因為六國統一後,國土面積大大增加。如果邊境外敵來犯,邊境地區就要將資訊上報到中央,中央再從國內的軍事重地調兵前往支援,容易延誤戰機。但是有了長城以後,邊境遇到外敵來犯,可以透過烽火臺傳遞資訊,邊境上的駐軍也能透過長城快速的到達支援地。但是秦國還沒有使用上這個功能,就已經亡國了,還是很可惜的。

萬里長城屹立2000多年不倒,靠的是什麼?古人的智慧讓人佩服

長城除了防禦功能以外還有其他作用嗎?要說其他的大作用,可能就是定心丸的作用。長城修建在國土的邊界之上。一方面可以起到保護當地百姓的作用,也是在意識形態上讓人民有了歸屬感。二一方面長城將農耕區和遊牧區完美的分割開來,這樣可以更好的控制人口的流出,維持國內的安定。所以各朝各代都十分看重長城。

萬里長城屹立2000多年不倒,靠的是什麼?古人的智慧讓人佩服

到了明朝時期,科技水平已經進步了很多,那時候青磚已經可以大批次的生產,所以在歷史的嚴格下,明朝又開啟了一波萬里長城的修建。那明朝的長城和秦朝的長城有何不同嗎?首先是起點終點不同,秦長城是西起林找,東至遼東,而明長城是西起嘉峪關,東至鴨露江。其次抵禦物件不同,明代的長城更多的是為了抵禦蒙古騎兵。最後就是修建工藝和材料不同,明長城主要採用的是混合材料,類似於現在我們用的混凝土,他們使用的粘合劑是用的糯米漿,把它與石子混合在一起,用來砌青磚,所以這樣的長城更加經得起風吹日曬。雖然長城經過多次的修建,現在我們看見的已經不是最初的樣子了,但是它存在的歷史意義確實非常重大,也是國人心裡屹立不倒的文化結晶。你見過真正的長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