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山國”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一帶,當時趙國和燕國之間

“古中山國”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一帶,當時趙國和燕國之間

中山國,春秋戰國時在公元前507年建立的國家,在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一帶,中山國當時在趙國和燕國之間,都城在顧(今河北定州),後遷都靈壽(今中國河北省靈壽縣),因城中有山得國名。

“古中山國”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一帶,當時趙國和燕國之間

伐燕勝利後不久,中山王去世,內政外交均開始走了下坡路,雙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到了公元前305年,趙武靈王親自掛帥,使用剛剛訓練好的騎兵部隊配合戰車部隊和步兵,分三路向中山國發動大規模攻擊。這次戰役,使中山國失去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國土,丹丘、華陽、邸、鄗、石邑、封龍和東垣諸邑盡入趙軍手中。

“古中山國”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一帶,當時趙國和燕國之間

從公元前300年開始,趙國出動20萬大軍連續進行了五年的殘酷戰爭,至前296年,趙軍終於攻破靈壽,取得了戰爭的最後勝利,中山國就此滅亡。

“古中山國”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一帶,當時趙國和燕國之間

戰國時期,在燕國之南、趙國以北之間(即今河北省中南部),狄族建立了中山國。中山國,早期稱鮮虞,直至公元前506年,才有史料記載中山之名。中山國最初建都於中人(今唐縣境內),中山城為都城。後遷都到顧(今定州市境內)。魏文侯四十一年(公元前406年),魏國滅掉中山國。公元前381年,中山復國,很快達到了鼎盛時期。公元前296年,中山國被趙國所滅。中山國在歷史上存在了478年,幾乎橫跨整個春秋、戰國時代。

“古中山國”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一帶,當時趙國和燕國之間

1974年,中山王墓被髮掘,大批珍貴文物的出現為研究中山國曆史提供了極為豐富的實物資料。中山王墓出土玉器量之多令人咋舌,3000多件玉器,這在中國玉器考古史上幾乎不曾出現過。中山國的玉器雕件,紋飾新穎,技法獨特,最值得稱道的是,無論是藝術造型還是圖案紋樣,都沒有雷同,這深刻的反映出中山國玉器的獨特風格,反映出古中山國玉工鬼斧神工的琢玉技巧。

“古中山國”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一帶,當時趙國和燕國之間

中山國遺址還出土了大量禮器、貨幣,這些文物的出土,給現代人研究中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風俗以及服飾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有著十分重大的科學價值。

“古中山國”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一帶,當時趙國和燕國之間

透過這些出土的文物,我們依稀可以看到曾經的中山國的繁華與昌盛。不幸的是,這個一度繁榮鼎盛的國家並沒有在史書中留下太多的字,以至於我們只能透過這些出土的文物來窺探它的存在。中山國也正因如此,而被成為神秘中山國,引發了國人強烈的探索慾望。

甘博 (Sidney D。Gamble)是一位社會經濟學家、攝影家,終生致力於中國城鎮和鄉村社會經濟問題的調查研究。從1908年到1932年,他先後四次訪華,積累了一整套價值無比的影像檔案,含5000幅黑白照片,幾百幅手工上色的玻璃幻燈片等,展現並儲存了二十世紀初中國豐富的民族誌資訊。其中一組1931-1932年攝於河北定縣(今定州)的老照片中,有一張帶“古中山國”資訊。

“古中山國”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一帶,當時趙國和燕國之間

石家莊和保定西南部,在文化上基本是一體的,都是古中山國與古北嶽文化的核心地帶。帶恆、常的地名,在石家莊區域還有很多:如,恆山郡、常山郡、常山國、常山縣、常山鎮、恆州。

明清兩代距離較近,加上影視的傳播,對今人影響巨大。此時的北嶽恆山,早已被已轉移到山西渾源。如此“板上釘釘”情況下,有誰還去追究:恆山其實原本在太行的另一側呢?

“古中山國”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一帶,當時趙國和燕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