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全馬破3——兼對評論的回覆與思考

昨天(2021-3-31)我在今日頭條中寫了一篇關於全馬破3的文章(

究竟多大跑量能讓你全馬破3

),文章中談及了跑量、馬拉松的耐力系數的分析與建議。在發表之後,很多跑者進行評論,很有意思。確實,全馬破3不僅需要跑量(努力奮鬥),還會涉及到體重、天賦(如年齡)變數。

再談全馬破3——兼對評論的回覆與思考

點評

馬拉松跑者小潔竟然說,“我無意中跑進了破三的行列”。雖然如此,她仍然是很勤奮的,我們跑團經常在天河體育中心副場節奏跑時,好多跑者向她打招呼,看來她是這裡的常客。沒有一份投入,哪有隨意的PB成績的產出呢?

再談全馬破3——兼對評論的回覆與思考

還有的跑者說,“我月跑量200多,全馬250“。我想與他的年齡有關,有一定的天賦吧,當然,平時200多的跑量能跑進250,若跑上500-600的跑量,至少也能破230吧!我記得,2020 年8月加入長江金戈鐵馬營時遇到鵬教(他的全馬一直在220+),他每天在群裡打卡都是半馬(配速在400-405),月跑量在600+,後來在2020年上馬破220(219)。

有一位“跑不跑完”的跑者說,“我10個月跑量,首馬255,現在跑步2年後,全馬破239”。他的隊友1年跑量,首馬破248。他的最牛隊員訓練半年破236——都是有天賦的一群年輕人。

再談全馬破3——兼對評論的回覆與思考

他還發來了他自己在咕咚上跑步記錄,10公里(萬米)34分34秒鐘,半馬1小時16分37秒鐘,全馬破3(2小時36分5秒鐘)

再談全馬破3——兼對評論的回覆與思考

“跑不跑完”的跑者成績

雖然這些破3的年輕人不認識,但至少他們還是一批十分努力的人,有天賦,有精神,有思想,更有追求夢想的理想及抱負——每天的嘿練是必不可少的。前些時間,長江華南站訓練站群裡提到,深圳體育館裡面經常有一批年輕人在揮汗訓練,都是一群破3(250、240、230等)的馬拉松跑者,他們兢兢業業,都是追夢人。

再談全馬破3——兼對評論的回覆與思考

長江商學院越跑團的鴨梨哥,全馬破3(240),經常利用賣菜的碎片時間(1小時),在二沙島刷個10K(38分鐘,低於萬米40分鐘,因此他的馬拉松耐力系數低於4。5),他說,這是左手一隻雞,右手一堆蔬菜,還經常在二沙島撩妹。他的月跑量在300公里左右,我們經常給他說,他跑量一旦超過600K,破230根本不是問題。

再談全馬破3——兼對評論的回覆與思考

鴨梨哥3月份跑量

雖然不能說跑量完全決定全馬破3,但我認為有天賦的年輕人至少200KM才可以到這個水平吧,還有他的體重不能太重(達到標準:身高-100)。

全馬破3有很多決定因素,分析如下:

第一,年齡因素。20-40歲的年輕人,有一定天賦的,經過努力訓練(月跑量至少達到200-300K ),完全有可能全馬破3。有些跑者說自己是一不小心就完成破3任務,就是這類情況;對於40-50歲的中年人,更需要堆積跑量,經過2-3年科學訓練,首先從10公里開始達到40分鐘以內,然後再逐步提升,這樣的跑者也是有可能的;對於50歲以上的跑者,若沒有一定的基礎天賦(日本有位62歲的老太婆,在年輕時就是一位運動員,後來因結婚耽擱了訓練,在50歲後重新開始訓練,60歲全馬再次破3,她的萬米記錄為38分鐘),完全靠堆積跑量及科學訓練全馬才有接近300。

再談全馬破3——兼對評論的回覆與思考

60歲破3

再談全馬破3——兼對評論的回覆與思考

62歲奶奶全馬2:52:13,配速405

上海、北京曾出現兩位老爺子,60多歲了,全馬破3,他們在年輕時就有這方面的能力,只是時代發生變化,沒有繼續訓練。隨著馬拉松運動的興起,重新撿起來,加強訓練,60歲、70歲完全有可能破3。

再談全馬破3——兼對評論的回覆與思考

70歲破3

第二,天賦因素。有天分的人,只要努力訓練,都是可以達到破3的目標,這個在前面已做過介紹。

第三,體重因素。

廈門跑者黃亮(年輕人),身高171cm,在最胖時高達225斤,他用了一年的時間成功減重近100斤。之後,他因為喜歡跑步,開始嘗試跑馬拉松。首馬跑出330,之後突破310,達標國二標準。2017年武漢馬拉松全馬破3。

再談全馬破3——兼對評論的回覆與思考

還有一個例子,網名為“飛不起來的王小宇”的他(他是一公關公司策劃師,跑友們都叫他“小宇”,或者是“小胖子”),開始跑步時體重

165斤(87。50KG)

用了半年時間科學訓練,全馬突破

3小時26

分,9個月後,2017年北京馬拉松PB到了

3小時07

分。

1年後,2018年北京馬拉松上,他全馬實現破3的重要目標——

2小時57分(前後花了2-3年時間)。

現在他還有66KG。

全馬跑進330以後,“小宇”並沒有將自己的跑量增加,相反減少了許多。他每月的平均跑量在160-230公里(其中:變速跑、加速跑佔比50%,快速跑佔比20%,勻速跑佔比30%)。前面已有一定的基礎了,後面就是透過科學訓練進行突破,這個是不能著急的。對於間歇跑,也沒有必要非要飆到最快的時間,這個也很容易受傷,同時也容易引起厭跑的陰影。

有人可能會總結,胖子似乎是全馬破3的發動機。其實不盡然,胖子只是一個導火索,其記憶體的驅動力才是根本——是否想改變自己。

這些跑者全馬破3後,雖然比賽不多,但是他們的訓練一直是一個常態。我們的小潔破3後,經常和我們一起訓練,同時還與黑馬訓練營的人一起訓練,當然自己也偷偷地練著——沒有投入,哪可能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