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滅亡之前,汴京城內發生的這些事,已預示著王朝命數將盡

宣和七年,金兵悍然對北宋發起進攻,宋朝王朝傾覆不過轉瞬之間。然而在此之前,北宋就真的完全不知道自己王朝的命數將盡嗎?其實在北宋王朝傾覆的前夕,汴京城內發生的這些事情,就已經預示著這個尚還年輕的王朝命數將盡了。那麼當時的城內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它又是如何預示國運的呢?跟隨小編一同回溯千年,看看當時的汴京城吧。

北宋滅亡之前,汴京城內發生的這些事,已預示著王朝命數將盡

事情還得從當時的統治者宋欽宗趙桓身上說起。宋欽宗生於公元1100年,是宋徽宗的長子,亦是北宋的末代皇帝。宋欽宗趙桓在他剛滿十五歲的時候就名正言順地被立為太子,成為皇位的繼承人。當宣和七年金兵大舉入侵之時,他的父親宋徽宗主動讓出帝位,把他匆忙推上皇位,改年號為靖康,可惜在位僅一年多便亡了國。這位亡國皇帝性格優柔寡斷,面對國家問題時總表現得懦弱無能,在後來的史書中,後輩提及昏君時總不會忘了提名他。趙桓在政治上嚴重缺乏判斷力,又沒有統治才能,短短的在位期間,他聽信小人讒言,罷免了名臣李綱。李綱是何許人也?宋欽宗在位時他官拜尚書右丞,在公元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汴京時,他臨危受命,團結軍民,保衛了汴京,卻被投降派所排斥,繼而被趙桓罷免。於是當金兵再次圍攻汴京時,偌大的北宋居然再無人能領兵抵抗,宋欽宗被金人俘虜,北宋滅亡。

北宋滅亡之前,汴京城內發生的這些事,已預示著王朝命數將盡

宋欽宗在位一年多的時間裡,他以令人驚歎的速度拜免了二十六位大臣,並且總能避開採納李綱等人的救國良策,轉而採納耿南仲等人的誤國之謀。耿南仲是何許人也?他是投降派的代表,在金兵入侵時力主割地求和,在職期間,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排除異己,二是主張議和。在北宋的危難存亡之際,耿南仲依然在汴京城內勾心鬥角,剷除和自己政見不同的同僚,可以說是往北宋滅亡的路途上大力添了一把火,加快了北宋王朝的傾覆。

北宋滅亡之前,汴京城內發生的這些事,已預示著王朝命數將盡

那麼在當時,宋欽宗為何會聽信耿南仲讒言罷免李綱呢?原來當金兵第一次入侵汴京時,朝野上下亂作一團,完全不知所措,而非為武人出身的太常少卿李綱卻挺身而出,沒有領兵經驗的他臨危受命,匆忙組織軍民抗金,竟然數次擊退金兵進攻。這樣的驚人壯舉讓他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很高的威望,同時也招來了議和派同僚們的忌憚。而最關鍵的是宋欽宗本人的政治見解搖擺不定,他在主戰與主和之間反反覆覆,於是在將城防重任交給李綱的同時,卻又不把城防大權交付他。

北宋滅亡之前,汴京城內發生的這些事,已預示著王朝命數將盡

至靖康元年二月初,姚平仲劫金營失敗,矛頭直指李綱。李綱本人表示自己對此事毫不知情,這件事是姚平仲劫自己私自做的。但是一向與李綱政見不和的朝臣們豈會放過這等編排他的好時機?宰相李邦彥趁機誇大事實,把劫金營失敗的損傷誇大數倍,並將責任全都推到李綱身上。宋欽宗難辨事情真偽,不由驚慌失措,便下令罷免了李綱和一眾主張抗金的大臣。這一舉措,使北宋的愛國人士們坐不住了,汴京城內爆發了一場以陳東為代表的上書愛國運動。幾萬無組織的百姓聚集在宣德門之下,為李綱鳴不平,並認為只有李綱能擔以救國重任,後來甚至發展到殺內侍、打宰相的地步。宋欽宗迫於無奈,只好複用李綱。

北宋滅亡之前,汴京城內發生的這些事,已預示著王朝命數將盡

雖然這場愛國運動完全是由百姓自發的,帶頭的陳書等人甚至都未曾見過李綱,但宋欽宗卻把賬算在了李綱的頭上,他不能忍受自己的權威被百姓挑戰,並認為此事必定是李綱幕後主使的,與李綱生了間隙,越發忌憚李綱。李綱縱然復職,卻一直沒有實權。後來太原陷落,宋欽宗聽從李綱建議欲“解太原之圍”,耿南仲乘機說道,“欲援太原,非綱不可。”李綱豈會不知耿南仲等人的別有用心?他再拜立辭,表示自己只是一介文人,雖然在城防時抗擊過金兵,但是卻未曾領過兵打過戰,實難擔此重任。但宋欽宗不理解他怕耽誤國事的這份心思,只覺得他是貪生怕死之徒,震怒之下引用白起被賜死的典故,逼迫李綱領兵出征。

北宋滅亡之前,汴京城內發生的這些事,已預示著王朝命數將盡

這便是北宋滅亡前汴京城內發生的事情,只是哪有神人能顛覆北宋註定的敗局?李綱出征也挽救不了敗局。太原之戰,慘不忍睹。太原失守後,李綱再次被彈劾貶黜,後來汴京陷落,北宋命數終矣,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