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字為什麼是心上一把“刀”?成功男人都看懂了

《論語》: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俗話說: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有的 人,因為小小的一點刺激,就暴跳如雷,甚至大打出手。

有的人即便被罵得體無完膚,依然從容優雅,不失風度。

前一種人可能經常在菜市場,大街上都能看到。

而後一種人,或許只能在電視上或者新聞媒體上看到。

前者大部分都是普通人,而後一種人往往都是大人物。

現實生活中是這樣,歷史上更是如此。

“忍”字為什麼是心上一把“刀”?成功男人都看懂了

我們都知道,張良是“漢初三傑”之一,他是漢高祖劉邦最重要的謀士,在滅秦以及楚漢戰爭中,屢立奇功,幫助劉邦打敗了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

劉邦評價張良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我們大多數人只知道張良謀略過人,智慧超群,功勳卓著。

但其實,張良之所以成為歷史上的張良,跟他人生中一段崎嶇的心路歷程是分不開的。

《史記。留侯世家》:

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

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

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刺殺秦始皇失敗後被迫隱姓埋名

張良本是韓國貴族,他的祖上“五世相韓”,就像三國時期的袁紹家族“四世三公”一樣,他家也是一個非常顯赫的家族。這樣的出身,在封建世襲制度下,要不出現什麼意外,前途不用說肯定是一片光明的。

可就在張良還很年輕的時候,剛好趕上了,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了中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改分封制為郡縣制。這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可以說是一件大好事,以前貴族世襲,等級森嚴,一般人很難通往上層。

改郡縣制以後,固有的階級壁壘就被打破了,但對於張良這樣的舊貴族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昔日的貴族榮耀,也因此一朝化為了烏有。

“忍”字為什麼是心上一把“刀”?成功男人都看懂了

國破家亡,一下子從天上掉到了地上,這種毀滅般的打擊,不是一般人都能承受得了的。

此時的張良,顯然還不具備一個謀略家的高度。除去他頭上暗淡的舊貴族光環以外,他和一般年輕人沒什麼兩樣。面對昔日的榮光被剝奪,張良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復仇。

於是他散盡家財,秘密招募勇士準備刺殺秦始皇。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採用嚴刑峻法,國家表面上看起來很強、很平靜,但是實際上卻是暗流湧動。

這一點,秦始皇自己看得非常清楚,因此,他常以“東南有天子之氣”為藉口,在全國到處巡視。

這就給張良的刺殺活動創造了機會。

有一次,恰逢秦始皇東巡,張良的行刺“小分隊”早早地在博浪沙這個地方暗中埋伏。

眼瞅著秦始皇的豪華車隊開了過來,張良一夥看準時機,投下了一個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鐵錘。

可惜沒有砸中秦始皇的座駕,他們砸偏了。秦始皇的“副車”,即備用車輛,當即被砸得稀巴爛。

秦始皇大怒,下令採取地毯式的方式搜捕刺客,一連十天沒有抓住”主謀“。

“忍”字為什麼是心上一把“刀”?成功男人都看懂了

也許是張良命大,行刺雖然不成功,但是命還是保住了。

他從此隱姓埋名,逃亡到下邳做起了遊俠。

張良刺殺秦始皇這個事情,歷來評價不一,有人說他這是一種奮不顧身的男子漢氣概。

唐代大詩人李白,就寫了一首《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的詩,來讚美張良的智勇雙全,其詩如下:

子房未虎嘯,破產不為家。

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

報韓雖不成,天地皆振動。

潛匿游下邳,豈曰非智勇?

我來圯橋上,懷古欽英風。

唯見碧流水,曾無黃石公。

嘆息此人去,蕭條徐泗空。

詩中字裡行間透漏著詩人對張良的欽佩之情。

但也有人對張良的這個舉動,表示批評。

蘇東坡在他的《留侯論》中就認為,張良博浪沙行刺秦始皇是以“千金之軀,而逞匹夫之勇。”

這是非常不可取的。

話雖然說得不好聽,但惜才愛才之情也是溢於言表。

張良本是才華橫溢的國之大才,他要真是為國設謀,就應當以智慧取勝,而不是用蠻幹的方式。

他年輕的時候,這種逞一時之快的蠻幹方式,跟項羽動則怒不可遏的行事作風,在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

唯一的區別是,張良所幹的事情都是正面的,而項羽的負面觀感較多。

西楚霸王項羽出生武將世家,也是貴族身份,司馬遷說項羽“修八尺有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項羽幼年接受過很好的教育,他學過“書”,學過“劍”,學過“兵法”。

他不但體格強健,英俊帥氣是美男子一枚,而且文武雙全,是一個非常完美的“高富帥”形象。

但他唯一的缺點,也是最致命的缺點就是愛動怒,太過於年輕氣盛。

項羽雖然攻城掠地,戰功赫赫,但是他所過之處“無有遺類”。

就是說項羽每攻破一座城池,不是“坑殺”就是“屠城”。

後來他一怒之下屠了咸陽,又一把火燒了秦皇宮。

“忍”字為什麼是心上一把“刀”?成功男人都看懂了

項羽不但將天下老百姓都給得罪光了,而且也將當時天下的中心咸陽城給搞得殘破不堪。

因此滅秦之後,項羽即使有心建都關中也是不可能的了。

他只好回到老家彭城,在那個小地方安頓了下來。可以說在戰略上項羽已經被動了。

楚漢戰爭中,項羽雖然百戰百勝,但依然是逞一時之快的小勝,他始終被劉邦牽著鼻子走。

直到後來他退無可退,被劉邦逼到烏江邊自殺身亡,結束了他本該輝煌的一生。

項羽的例子從反面告訴我們,忍耐力對於一個想成就功業的人來說,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張良在刺殺秦始皇失敗後,不但成功躲過了秦始皇的追殺,他的生命似乎也得到了昇華,他的行事作風得到了脫胎換骨般的轉變。

圯上受書,成就千秋功業

《史記。留侯世家》:

良嘗間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裡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

”別人打你的左臉,伸出右臉也讓他打。“

張良在下邳逃難的時候,他如同天賜般的超強忍耐力,被髮揮得淋漓盡致。

有一天,張良在下邳城外的橋上閒逛,遇到一位老人。這個老人穿著樸素,但是行事非常怪異,他走到張良跟前,故意把鞋子拋到了橋下,並對張良說:“小子,下去把鞋給我取上來!”

這難道是古代版的”碰瓷“?張良也是有些錯愕,要是擱在之前,非揍他不可。

看著老人年歲也大了,張良才強忍怒火,下了橋,把這個老人的鞋子給取了上來。

沒想到這個老人,得寸進尺,他又對張良說:”把鞋給我穿上。“說著話老人已經伸出腳來了,張良心想:”鞋子取都取了,說讓穿,就給他穿上好了。”於是張良跪在地上,把鞋子給老人穿在了腳上。

“忍”字為什麼是心上一把“刀”?成功男人都看懂了

老人笑著走了。

張良非常吃驚:”這老人,沒有老年痴呆症吧?“。老人走了大約一里遠,又返了回來,對張良說:“好小子,是塊成材的好料子!五天後的清晨,你在這裡等我吧。”張良更覺得奇怪了。

五天後的早晨,張良早早地趕到下邳城外的橋上,只見老人已經等候多時。

老人非常生氣說:“你與老人見面,為什麼後來?五天後再來吧。”

五天後,張良天不亮就去了,結果老人又比他早到。老人又生氣地說:”你又遲到了,五天後再見吧。“

又過了五天,這一次張良半夜就去了。結果過了一會,老人也來了,高興地說:“好小子,看來我沒看走眼,是塊料!”

老人說著,拿出一本書交給給張良,說:“你要能讀通這本書,就可以做為帝王師了。”

這個老人就是傳說中的黃石公。他送給張良的這本書,就是著名的《太公兵法》。

張良得到這本書以後,他十年磨一劍,終於成為了一個千古軍事奇才。

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創造的,就在張良見黃石老人後的第十年,陳勝吳廣起義,天下大亂,張良的平生所學,也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忍”字為什麼是心上一把“刀”?成功男人都看懂了

“忍”字是成大事者的最高“心法”

縱觀楚漢戰爭中張良給劉邦的策略,核心的部分無不體現出一個“忍”字。

《鴻門宴》中,項羽一聽劉邦要在關中稱王,立馬就要來興師問罪。

張良從他好友項伯那裡,得到訊息之後,就問劉邦:“你能打得過項羽嗎?”

劉邦沉思良久,無奈地說:“不能”。

“不能沒有關係嘛,起碼認清了實力不如人,這個事實, 總比盲目冒進要好得多。”

張良建議劉邦放下身段,跟項羽服個軟。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因為劉邦的服軟,被化解了。

楚漢戰爭後期,劉項兩家展開了拉鋸戰,項羽有一點按捺不住性子了。

項羽將劉邦的老爹綁了起來,威脅著說:“劉季啊,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爹丟到鍋裡面給煮了。”

劉邦嬉皮笑臉地說:“我們曾經是哥們,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煮了你爹,記得給我分一碗湯喝。”

劉邦根本不吃項羽那一套。

項羽見劉邦不為所動,又跳起來叫罵,說要跟劉邦單挑。

劉邦列舉項羽十項罪狀,將項羽一通臭罵。

項羽暴跳如雷,一箭射中了劉邦的胸膛。

主帥被敵方射中要害,這事非同小可。

幸虧劉邦反應快,他摸摸自己的腳罵項羽說:“混蛋,你射中了老子的腳了。”

說完劉邦就回到了營中。

按說射中胸膛,很危險,搞不好會有性命之憂。

但是張良給劉邦的建議不是讓他先養傷,而是讓他忍著痛去勞軍。

這不是沒心沒肺嗎?

當然不是。

劉邦被射中大家都看在眼裡,如果此刻回去養傷,一定給人“主帥受傷很嚴重”的印象,搞不好,會動搖軍心士氣。

“忍”字為什麼是心上一把“刀”?成功男人都看懂了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打了這麼多年的仗,此刻,劉邦、張良君臣都深刻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在張良的建議下,劉邦強忍著痛,堅持進行了“勞軍”,鼓舞了軍心士氣,沒有給項羽半點可乘之機。

整個楚漢戰爭,這樣的例子還很多。

張良以劉邦重要謀士的身份,將他”能忍“的戰略、戰術運用到了極致,即便擔著最高統帥”傷重不治“這樣的風險,也要堅決執行。

劉邦、張良正是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最終以弱勝強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建立了大漢王朝。

忍耐力是人最重要的一種能力,但是隻有少部分成大事的人,能將這種能力發揮到極致。這也是《史記.留侯世家》所給我們的最為深刻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