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陽名勝」傳奇旌旗山

「萊陽名勝」傳奇旌旗山

每一片土地都有自己的傳奇和故事。旌旗山,便是萊陽大地上許多工作精彩傳奇的源起之地。

每一條河流都是大地上奔騰的血脈,每一座山巒都是大地綿延的骨架。

旌旗山便是萊陽大地上最堅韌的骨骼,幹百年來,它支撐著這方古老土地上的文明,孕育著璀璨的文化。

山環水聚之所,往往是鍾靈毓秀之地。旌旗山下,山泉匯聚,沐水揚波,

旌陽河自東麓而出,一路歡歌。登高遠眺,山巒疊翠,碧水天長。旌旗山便是納天地精華,聚世間靈氣之所在。

傳奇旌旗山

「萊陽名勝」傳奇旌旗山

旌旗山脈,位於萊陽城正北十五公里處,主峰旌旗山位於河洛鎮萊山夼村北,海拔315米,為城北諸峰之首。康熙《菜陽縣誌》記:“旌旗山在縣北三十里,山形俊聳,群山拱向,故名旌旗。南接縣城,列諸山之首。”

民國《萊陽縣誌》記載:“旌旗山古名萊山,其旁東有蘆山達山,西有客樓、雕虎二山,群峰羅列,狀如旌旗,故名。”

旌旗山脈山勢高聳,鍾靈毓秀,為縣城北面的天然屏萊山,縣城位居萊山之陽而得名萊陽。因此,旌旗山也是萊陽地標誌。

關於山名的由來,除了正史記載的,民間也有諸多傳說。因山中林木茂密,動物出沒,民間有稱其為“精氣山"的。還有一俗稱叫“爭氣山”,有個小故事是這一山名由來的備註。

傳說,群山中有兩座山頭,是弟兄兩個,都不高,但二人都爭著比試高低。一日傍晚,一個牧童在山下放牛,忽聽兩山在說話,兄說:“我是哥永遠要比你長得高”弟說:“今天夜裡比比看!”第二天早晨,村裡人起來一看,大霧散去,兩山果然拔地而起現在我們看到的旌旗山,一山二頂,並足而立,從前峰的肩頭可見後峰的頂首。哥兒倆好象仍在比試高低呢。

旌旗山中多有怪石和山泉奇景。

東山口有飲馬灣,西北崖有滴巖泉,後山腰有怪石,好似老人揹著大火燒。怪石和山泉賦予了旌旗山的奇俊與靈秀,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傳說。

金豬之道的傳說

「萊陽名勝」傳奇旌旗山

旌旗山的形貌像一頂皇冠。古代帝王的禮冠,頂上叫延,垂在延前延後的玉珠串,分別叫做前旒子、後旒子。在旌旗山這頂皇冠上,位於“後旒子”東側,有一條西北方向、寬約70米的柞櫟林帶,順峭壁溝壑,直至谷底之下。這條寬闊修長的柞櫟林帶在“延”的地方,朝東南沿“護龍岺”消失在峰巒疊嶂之中。這就是旌旗山的“金豬之道”。

傳說,早年,山中一金豬帶領群豬崽奉命走出一條金光大道。它們從旌旗山出發,朝東南走了一趟,到了海陽;回來後又朝西北走了一趟,到了招遠。在這裡,它們見到一條無名之河,水澈甘冽,便美美喝了個夠。

從此,河有了名字,叫“豬河”;道有了雅號,叫“金豬之道”。這條道路光禿禿的,跨越三地域,長百餘里,寬約70米。

現在,寬闊修長的“金豬之道”早已被人們開墾,耕種,莊稼茂盛;栽樹,柞櫟茁壯;只是,栽松樹不活,這已成為一個謎,至今沒聽到什麼科學的解釋。

旌旗山,群峰環繞,谷深林密,自古進山異常艱難。人們渴望有一條寬敞的路,然而在過去,這只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便寄託在神話故事中飲馬灣的由來在旌旗山主峰東側山腰,有眼絕妙的山泉,便是聞名遐邇的飲馬灣。

飲馬灣周邊的山峰奇異,地名冷僻南邊不遠處叫馬虎窩,東北是三道排列齊整的忽閃嶺,西北則是神秘的南黑影。

據傳,從前的飲馬灣是呈三角形的石潭(現在被挖掘擴建為邊長二十米的水塘),水質甘冽,泉水汨汩,旱天不見乾涸,三九不見結冰,而且泉水中常常升騰起嫋嫋紫霞瑞氣,形成流靄霧嵐,在山林間飄浮游蕩,飲馬灣周邊便恍若仙境。

關於飲馬灣名字的由來,人們傳說是在清乾隆年間,董大為嘯聚山林,就駐紮在旌旗山南黑影處,他的部下經常到山泉提水飲馬,因此得名飲馬灣。

石老人與小金豬

「萊陽名勝」傳奇旌旗山

過旌旗山主峰向後山走去,不久便會抵達一處叫做“南黑影”的地方,又叫“後斿子”,“斿”同“旒”,指古代旌旗的飄帶。即使太陽正南之時,這裡依然黑黢黢的,陡峭的懸崖接天蔽日,所以叫做南黑影。

站在南黑影向東望去,不足百米遠處有一座略微低矮的山峰,山峰上矗立著一塊土黃色的巨型石體,岩石向東南昂首,石體略呈彎曲,背上馱著一塊圓形的大石頭,側看神似一位佝僂著腰的老人,這就是旌旗山著名景點—石老人背火燒。

待走近石老人,發現巨石腳下還臥著幾塊通體圓滑的碎石,像一群肥肥胖胖的小豬崽,依偎在老人腳下。

據傳,很久很久以前,旌旗山下有座小山村,村裡有個聰明伶俐的小牧童。有一天,牧童在飲馬灣附近放牧,透過茂密的柞樹縫隙,看到飲馬灣邊上有一群豬崽在喝水、嬉戲。這深山老林裡哪裡跑來的豬崽呢?牧童詫異。於是他決定尾隨這群豬崽,探探究竟,順便送它們回家,免得主人家著急。

牧童悄悄地跟著豬崽,一路來到南黑影。眨眼的工夫,小豬崽一個個消失了身影,牧童好奇,舉起手中放牛用的木棍盡力朝最後一隻豬崽的屁股上打去,豬屁股上的小尾巴被打了下來,牧童撿起來一看,竟然是條小金棍。

牧童站在南黑影放眼四周,小豬崽們無影無蹤。突然,他好像看到有座山的頂上,拿出火燒喂腳下的小豬崽。牧童恍然大悟。

若你來到這座山頂仔細看,便會發現石老人憨態可掬,火燒又大又圓,而他左腳邊一塊橢圓形的大石頭,細瞅瞅可不就是一隻少了尾巴的豬崽嘛。

旌旗山的神話和傳說遠不止這些,到大山腳下的農家走走,上了年歲的村中老人,總能給你講出一兩個傳說來。他們繪聲繪色,把這座海拔不高的旌旗山,描繪成世外仙山一般的存在:有奇拔,有俊秀,有美麗愛情的故事,有秦皇漢武的蹤跡,更有仙風道骨的傳說。

文化旌旗山

「萊陽名勝」傳奇旌旗山

在旌旗山腳下的萊山夼村,有戶人家的外牆上畫著“旌旗曉霽”圖,但見幹山萬壑間雲霧繚繞,一輪紅日噴薄而出。畫面並沒有壯美到令人慨嘆,但能感受到在萊陽人的心目中旌旗山已經矗立成一座偉岸的高山,它用自然風光和文化內涵共同滋養著一代代的萊陽人。

畫面右下方摘錄了宋琬《旌旗別業》詩中的部分詩句:“白日無曠照,細泉多奔流。時間驟雨過,出門聽已

收。坐臥荒草間,颯然疑凜秋。”這首詩歌是描寫旌旗山的經典之作。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在我看來,每位給山巒留下傳世作品的文人墨客都堪稱這座山的仙人。他們或行萬里路,所遇山川名勝被他們記以優美的文字,隨著詩詞歌賦的廣為傳播山川也一路聲名遠揚;他們或痴戀故鄉的山水,一座不見經傳的家鄉山巒,在他們的筆下變得如仙如畫,而後傳播四方。

宋琬與旌旗山,故山與詩人,便上演了一幕流傳千古的旌旗山詩話。宋琬,清初著名詩人,獲譽“一代詩宗”旌旗山東麓的沐浴村,曾有宋琬家的山巒和別墅。宋琬還曾造茅廬于山峰間結廬攻讀。《旌旗別業》詩描寫的便是作者親歷的山間景象。

在宋琬所著的《安雅堂集》中,有《故山詩六首》是詩人漂泊江南煙雨中懷念故鄉山水時所作的一組五言詩,故山便是家鄉的旌旗山。其中首寫道:“別業旌旗口,峰巒迂畫圖。雲幹嶂合,紅葉一村孤。池鶴今誰主,林鶯屢換雛。縱令歸計穩,須借老藤扶。”詩歌寫得臉炙人口,當是這靈秀的山川給了詩人以充沛的靈感吧。

旌旗山,二峰並足,周圍群山環抱,星羅棋佈,如千軍萬馬露營紮寨,宿靄飄蕩,宛如旌旗。清萊陽知縣萬邦維的一首詩刻畫得仔細:

“陣容羅列寂無言,細柳威嚴不敢暄。最愛曉嵐留宿靄,翩翩彩幟列平原旌旗山素以蒼松翠柏、紫煙瑞雲而取勝。山中古松參天,柞櫟茂密,山泉叮咚,清涼幽爽。而旌旗山日出,自古以來便為人們津津樂道。康熙《萊陽縣誌》記載:“靈雨初霽,曙色曉分宿靄瑞雲半峰間,山容新沐,真情好而景亦奇者。”

相傳自金代開始,此景便被列為萊邑八景之一,名日“旌旗曉霞”,至明代,被命名為“旌旗曉霽”。

夜雨初霽,曙色曉分,山容如洗花木滴翠,雲霧繚繞,景色綺麗;若在冬日,風雪新晴,出城北望,晨光中山體皎潔,晴光插天,則是“旌旗曉霽”的別樣美好。

古代的萊陽八景,有多處景色已湮滅在歲月深處。而時至今日,旌旗曉霽依然是萊陽著名的八景之一。源遠流長的萊陽八景文化,有著旌旗山濃墨重彩的一筆。

風光旌旗山

「萊陽名勝」傳奇旌旗山

旌旗山,晨昏皆美登旌旗山觀日出,是一大奇觀。

初登峰頂,山風乍起,松濤習習,東海天邊湧起一輪紅日,光芒四射,山披金輝,樹映霞光;林中點點爍爍,使人心曠神怡,恍若遊歷星海間。

待至麗日高升,站在山頂極目遠眺,山腳下,四周邊,靜臥著一座座小山村,紅色的屋頂掩映在綠樹叢中,美好而和諧。沐浴水庫,逶迤穿行於旌旗山東北麓,明媚了崇山峻嶺,靈秀了一方天地。耳畔或傳來山雞引吭高歌,或有林鳥啼聲婉囀。

至日暮時分,沐浴著晚霞,旌旗群山充滿了慈母般的光輝。柞樹林、松樹林、槐樹林以及各種灌木野草,都在餘暉中斂去了白日的光芒,漸漸地融入大山深處。

旌旗山一年四季可遊。

春來旌旗山,樹木剛剛抽出嫩芽,春草淺綠,山花次第盛開,林間鳥鳴清脆。宋琬詩曰“葳蕤開木筆,睍睆弄金衣。”夏天的旌旗山,山林豐茂,莽莽蒼蒼綿延不休。驟雨初歇,山間景色靚麗,空氣愈發清新如洗。

旌旗山,不僅風景秀麗,山中還盛產柿子、蘋果、山梨、山楂、板栗等果子,以及近百種花草藥材。旌旗山的板栗尤其出名,萊陽特產北山栗子,便以旌旗群山出產口感最佳。

待至秋天,旌旗山中萬樹染霜幹山流霞,山中果木迎來了收穫的季節。徒步旌旗山,山巒間瀰漫著秋天的果香,沁人心脾。毛栗子裂開了口,露出油亮的棕色慄殼;紅柿子掛在枝頭,閃爍著誘人的蜜橙色;山棗、山梨、山葡萄等各種野果,閃爍著隨處可見的山野誘惑;更有野菊花山野爛漫,紫色的桔梗花點綴著林間草地以及許多不知名的花花草草在大山深處爭奇鬥豔。你來或者不來,它們樣的多姿多彩。

冬天,山林瘦了,而旌旗山的輪廓更加清晰了那些怪石愈加嶙峋突兀。褪去華衣的柞櫟林帶與老綠堅挺的松樹林帶形成鮮明的對比。

一帶光華姜謝,一帶綠意猶存,旌旗山獨特的林木風光淋漓盡現。設若下上場小雪,雪中或者雪後登山,更添別樣樂趣。此中滋味非親歷者不可得,選擇這時節遊覽旌旗山的,必是真正的樂山之士。

其實,旌旗山還有更多的風情,攬勝旌旗山,你一定要親自來。

(作者:張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