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收藏知識——中國紙幣漫談(一):紙幣前傳

漫談之一:紙幣前傳

現在人人都知道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可是關於紙幣起源於什麼時代,就有了各種不同的說法。一般來說,學術界公認正式的紙幣起源於1000年前的北宋時期。可是還有不少書籍和文章說漢代的“皮幣”和唐朝的“飛錢”已經有了紙幣的性質。“皮幣”和“飛錢”究竟是什麼東東呢?我們得開啟歷史的資料夾檢視檢視。

一,漢武帝的“白鹿皮幣”

被說成紙幣性質的“皮幣”是2100多年前漢武帝時代的東西。司馬遷《史記》裡說,武帝的財政部門提議“以白鹿皮方尺,緣以藻繢,為皮幣,值四十萬”。有些文章就說,一尺見方的一塊鹿皮就值40萬錢,顯然是一種虛值貨幣,所以它具有紙幣的性質。這種說法流傳挺廣,至今還有所見。

皮幣因為名稱中有個幣字就是貨幣嗎?幣字在漢代的寫法是“幣”,漢代的字典《說文解字》這樣解釋:“幣,帛也。從巾,敝聲”。翻譯成現代話就是:“幣是紡織品,所以部首是‘巾’,‘敝’表達讀音”。這種紡織品通常都是成卷的,稱為束帛。在西周東周時代的社會里,可是貴族之間交往時用的貴重的禮品。所以“幣”往往就成了禮品的代名詞。

實際上,當時的禮品並不僅限於帛,比帛更重要的是玉器。中國自古崇尚玉。玉器有很多品種,小的如佩玉,是貴族們佩帶在身上的。大型玉器就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比如玉鉞就代表統治者的權威,而玉圭、玉璧、玉璋等玉器就常用於貴族之間的交往。先秦時代的一些書籍就紀錄了不同等級的貴族交往時用玉的禮儀。比如說到諸侯見天子要執玉圭;諸侯互相交往要送玉璧,等等。玉是主禮,幣帛就是附加禮品。講述周代制度的《周禮》中說玉圭要用馬來相配、玉璋要用獸皮相配、玉璧要用帛相配、玉琮要用錦相配…所以這些附加的禮品也通稱作“皮幣”。可是戰國以後,“禮崩樂壞”,各地諸侯都各自稱王,互相征戰,再加上秦末天下大亂,這種制度早已廢棄,和漢武帝還有什麼關係嗎?

沒有什麼關係。周朝的制度不但早已廢棄,就是漢朝的創立者劉邦本人,原來也不過是一個地方基層小亭長,手下的大將又多是些屠戶、無賴之流出身,根本不懂貴族禮儀。漢朝剛剛建立的時候,那些開國功臣們雖然都封公封侯了,卻常常在朝堂上大呼小叫,沒上沒下,搞得皇帝很沒面子。直到劉邦請了一個據說懂“禮”的人,幫劉邦制定了一些規矩:上朝不許亂說話;兩邊站好侍衛,旗幟鮮明;文武分兩邊站,一邊文官一邊武官,一齊跪下磕頭。於是劉邦得意地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劉邦時代畢竟剛剛走出戰爭,國力薄弱,禮法還不能完備。到武帝即位,距離劉邦立國已經六七十年,國家穩定,很多文臣都想進一步完善禮制。但是武帝為了抵禦匈奴,發動了多次大規模戰爭,消耗了國家大量的財力,治理的精力似乎還不能集中於禮法。於是財政部門的官員就想出了一個讓“復禮”和“生財”發生關係的辦法。

這個辦法就是造“白鹿皮幣”。官員們說,用玉和皮幣作禮品,是古代諸侯交往的禮節。現在也應該恢復這個古禮。恢復的辦法是,宗室和分封出去的親王如果要朝覲皇帝,或者遇到喜慶要來朝賀,必須用玉璧作禮品。當然玉璧不能裸送,要有包裝,必須用皮幣作襯墊。而這個皮幣必須用白鹿皮製做。這塊白鹿皮一尺見方,邊緣裝飾上花邊,很是尊貴。但是哪裡有白鹿呢?皇帝的禁苑有。在宮廷的禁苑裡養著很多鹿。而禁苑鹿群中就有一些白鹿。用現代動物學研究的說法,所謂白鹿,不過是梅花鹿隱性白化基因的突變表現,當然發生機率很小,古人就以白鹿出現為“祥瑞”,各地方一旦發現有白鹿,必定要上獻皇帝,在祭祀天地的時候作為犧牲。所以白鹿是皇宮禁苑的專養動物。諸侯如果要遵守新制度,朝見皇帝,就必須向皇帝的禁苑購買白鹿皮製作的“皮幣”。買這樣一塊“皮幣”的價錢是40萬枚四銖半兩銅錢。這哪裡是作禮品,根本就是強賣斂財。難怪當時有一個官員斗膽向武帝提意見:“一塊玉璧才值幾千錢,一塊皮墊就要四十萬,本末不相稱”。後來武帝改革幣制,把四銖半兩改為五銖錢,加上白鹿資源本來就極其有限,斂了一批錢之後,皮幣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很清楚,白鹿皮幣不過是一種斂財手段,一種皇家特殊商品,與紙幣完全無關。

二,唐朝的“飛錢”

元朝人寫《宋史》,明朝人寫《元史》,都說紙幣來源於唐的飛錢。因為在《新唐書》裡有這樣一段記載:“時商賈至京師,委錢諸道進奏院及諸軍、諸使富家,以輕裝趨四方,合券乃取之,號‘飛錢’”。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道”是唐朝的地方區劃,“軍”“使”是指地方的軍政單位和官員,而“進奏院”就是地方機構的在京辦事處。這裡是說,當時商人們到長安來做生意,掙了錢以後要再到各地去進貨,就把錢交給各地方軍政官員在京辦事機構或在京師的家庭,空手去旅行。到了地方以後,憑交錢時給予的票券核對無誤,取出錢幣,叫做“飛錢”。因為憑一張紙的票券就可以領錢,所以後人把它看作紙幣。這樣看對不對呢?

整個事情的發生始末說來話長。

唐朝的錢幣是“開元通寶”,鑄造精美,輕重合適,一直被後代看作錢幣的標準。但是唐朝也一直處在錢幣緊缺的狀態中。造成這種狀態的原因很多。最大的問題是,唐朝從高宗和武則天時代就開始採取了一個對外開放的政策,促使國內的商業產生了一個大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商品經濟的水平。商品經濟水平的提高,必然對貨幣需求量有了極大的提高。但是在錢幣生產方面,唐朝卻沒有做好準備,甚至還有很多限制錢幣生產的干擾因素。一是當時全國銅的礦業和冶鑄業發展還跟不上社會的需求。二是國際貿易消耗了大量銅錢。很多遠洋海船出海時用銅錢作壓艙物,到目的地後再以此為交易品。特別是日本,就是從唐朝學習到了錢幣的知識,運入中國錢作為自己的交易工具。三是武則天當政時,為了證明自己主政的合法性,編造自己是彌勒轉世的神話,對民間佛教信仰推波助瀾,造成全國範圍內大肆佞佛,連遠在今天的烏茲別克地區都大造彌勒像。結果大量的銅材被消耗於銅佛像、銅鐘、銅法器,更是嚴重加劇了社會上錢幣的錢幣不足。

為了應付錢幣緊缺,唐朝政府採取了種種措施:

禁銅—民間不許鑄造銅器。結果銅盆、銅鍋、銅鏡等等人們日常生活用具都缺乏。當然缺乏就漲價,反而促使人們私下用錢幣化銅作器。政府甚至嚴令“盜鑄者死”,卻無法禁經濟規律。

禁存錢幣—命令有錢人家都把錢拿出來購物,不許蓄藏。富家藏錢超過五千貫就是死罪,就是王公貴族,藏錢也要重貶。鼓勵告發,發現藏錢超過規定,沒收部分的五分之一作為告發賞錢。不過對於投靠權勢的人家,這個政策很難認真貫徹。

雜用布帛—為了彌補流通中的錢幣不足,政府只好規定,布帛也可以當作錢幣使用。還不僅僅是“可以”,交易數額稍大,就必須“錢帛兼用”,甚至官員的工資俸祿也要釋出帛實物。人們耳熟能詳的白居易的詩“賣炭翁”寫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老翁燒炭被宮裡強買了去,“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值”固然反映了皇家低價強買對農民的掠奪,也反映了以布帛當錢幣的社會現實。

在這種現實下,異地交易就產生了很大的矛盾。唐代的商品經濟發展還是不平衡的。首都長安特別發達,各國商人都集中來長安交易。首都城市的特殊性是集中了大量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官員和家屬,衛戍部隊軍人,以及大批皇室貴族。這些人是商品經濟的主要支撐者。絲綢之路的交易市場也主要集中在這裡。散佈在全國各地的絲綢、瓷器、藥材、手工藝品都要依靠商人販運來京師。交易結束後,商人們仍要返回各地採辦。可是這樣做的結果,會使京師錢幣大量外流,造成長安的錢幣緊缺惡性加劇。特別是唐朝中期以後,地方軍閥割據,中央政令廢弛,各地都防止錢幣出境。於是出現了前面提到的“飛錢”的辦法。

這個辦法的核心是,首先是現金異地交付。先向京師機構交付現錢,也就是開元通寶銅錢。商人回到家鄉後,再領取現金。是“錢-錢”交付的過程,並不像買賣那樣是錢-物交易過程。其次是必須“合券”。京師機構開據的證明“券”顯然是有存根的。他們要把存根透過自己的途徑(官方機構可以利用政府辦的郵驛)送回家鄉。商人們拿“券”到本地相應機構去“合券”,也就是核對證明,才能支取現金。可以看出,這種方式就是一種單向對應的匯兌。這種“券”,既不能用於購物支付,也不能流通。只能定點兌現。可見是不能把它看作紙幣的。

由於這是一種私下的經濟行為,不在政府管控之內。政府曾經下令禁止。但是行政命令無效。於是政府幹脆辦起了官辦飛錢。可是由於各地錢幣的短缺,商人們在官辦飛錢中常常不能及時兌現,所以信譽很低。政府貼錢飛錢,開始每一千錢多給一百,無人響應。後來對半倒貼,一千給一千,仍然沒有起色,最後當然也是不了了之了。

三,最早的西方紙幣

順便再談談西方最早的紙幣。

人們在教科書上常常看到西方紙幣起源於英國的“金匠券”。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國王查理一世強行沒收商人們的黃金。商人們只好把自己的黃金偷偷存放在金匠們的地窖裡。金匠們則給商人們開出手寫的收據。為防止被國王發現,這種收據沒有署名,當然也就給轉讓流通創造了條件。到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模仿金匠券正式發行了紙幣。實際上,比英國更早一些的瑞典,1661年成立了斯德哥爾摩銀行,並且發行了第一張正式紙幣。這時距離中國真正的紙幣出現已經將近700年了。

本來我們只是談談中國紙幣。今天開篇,先說說紙幣出現之前的事,套用時下流行語稱為“前傳”。所以順便提到的外國紙幣只能算是“紙幣外傳”了。

錢幣天堂網站為國內最早的錢幣交易網站之一。18年來,始終堅持“誠信、專業、自由、平等”為根本,以“幣商的樂土,泉友的天堂”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