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銅動物擺件種類較多,形態各異,有的有象徵意義

明清銅動物擺件種類較多,形態各異,有的有象徵意義

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幾種銅動物器件的,包括鹿和駱駝、象和馬、牛和羊、雞、鴨和鷹。鹿是古代民眾崇拜的一種動物,當人們崇拜神仙時,白鹿又被當作仙家的神畜。我國的蒙古族古代崇拜白鹿。在民間,鹿還以長壽仙獸的形象出現,在多種場合用以表達祝壽、祈壽的主題。此外鹿還與“祿”諧音,象徵福氣體。明清銅鹿既有鹿的單體擺件,也有鹿與壽星、仙鶴等組合在一起的作品。天津國際拍賣有限責任公司曾推出一件清銅壽星騎鹿擺件,高15釐米,銅精質良,建呈回首狀,壽星騎於鹿背,標價4000元至1萬元。

明清銅動物擺件種類較多,形態各異,有的有象徵意義

駱駝,吃苦耐勞,忍辱負重,向為人們所喜愛。銅玩中也有銅駱駝題材的作品。啟功先生當年從日本鳩居堂購得一隻小銅駱駝,先生說:“日伏紙上,助我學書,因顏斗室曰小銅駝館。”並書銘文曰:“鎮紙小銅駱駝,數年朝夕摩挲,靜伏金光滿室,助吾含笑高歌。”可見先生對這隻小銅駱駝的珍愛。明清銅駱駝也有與人物相配者。天津文物公司2004年春拍中,一件清代銅駱駝作品,長16釐米,駝峰上鑄有個頑皮可愛的牧童,底價1萬元。

明清銅動物擺件種類較多,形態各異,有的有象徵意義

象,體大力壯,性情溫順,是一種瑞獸。而象字又兼有景象的含義,故而象在中國曆來是吉祥的象徵。明清銅象大都是擺件,其造型有太平有象、童子騎象、古祥如意、童子洗象等。太平有象一般由象和古瓶組合而成,大象的背上馱著古瓶,古瓶寓太平。也有由象和萬年春、魚相組合的,表示“永珍更新”、“大吉祥”等意。2003年3月天津國拍推出清銅太平有象擺件一對,每隻高45釐米,銅質厚重,鑄工精細,形體碩大,上嵌寶石,唯略有小殘,成交價8萬元。童子騎象即童子騎在象的背上,如果童子手持福字、如意、蓮花、笙等物,更寓連年如意、吉祥如意富貴高升之意。清代童子騎象擺件,長21釐米,高17釐米,大象呈臥狀,回首似與童子相嬉,形象頗為生動,在2003年天津國拍舉行的拍賣會上,以7000元成交。

明清銅動物擺件種類較多,形態各異,有的有象徵意義

馬,被視為忠誠、聰明、勇敢而耐勞的動物。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馬除了是負重的牲畜之外,都曾經是一種地位和力量的象徵,因為它是和軍隊與統治連線在一起的。馬崇拜多流行於我國北方遊牧民族和遊獵民族中。一些少數民族在祭天神或牲畜保護神時,就有選神馬獻神馬的習俗。明清時期也有銅馬擺件,還有以馬的造型製作成香薰的,唯所見不多。牛在上古時期就走向祭壇,是祭祀活動不可缺少的神聖物。牛耕耘于田間,給人類帶來了物質的財富,它身上所體現的奉獻、忠誠和務實的精神,也給人類以精神的財富。牛崇拜在中國各族民間都很普遍。據古籍記載,被先民奉為“神農”的炎帝,就是人首牛身的形象,這也說明牛在數千年農耕社會的崇高地位。

明清銅動物擺件種類較多,形態各異,有的有象徵意義

明清銅牛除了單一為牛的擺件,也有童子牧牛、壽星騎牛、犀牛望月的造型。2004年春天津國拍推出兩件銅牛題材的作品。一是清代銅壽星騎牛擺件,長10釐米,高8釐米,牛作臥狀,壽星坐在牛背上,生動傳神,以1萬元成交。一是清銅犀牛望月擺件,長25釐米,高13釐米,牛作回首狀,背上為一月牙形,古樸又不失活潑,亦以1萬元成交。犀牛望月的造型也有用來作鏡支的。

明清銅動物擺件種類較多,形態各異,有的有象徵意義

羊是一種溫順的動物,在人類生活中,幾乎成了柔和善良的象徵。傳說羊為千歲之精樹,而在政治上,鐘律合調,則玉羊出現,所以羊能兆瑞祥。中國的古文字“羊”、“祥”相通,民間工藝都是以羊的形象表示吉祥。明清銅羊擺件常見有三陽開泰、羊銜靈芝之類的題材。因“陽”與“羊”同音,三陽開泰的銅擺件大都是將烘雲託日與顧盼生姿的三隻羊濃縮成一個硫密咸宜的整體,其說法是“三羊寓三陽”。《周易》以正月為泰卦,泰卦有三陽爻,故稱“三陽開泰”。冬去春來,陰消陽長,三陽開泰乃歲首稱頌之辭。羊銜靈芝也是寓意吉祥。

明清銅動物擺件種類較多,形態各異,有的有象徵意義

雞是一種具有吉祥寓意的禽類。古人認為,公雞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頭頂紅冠,文也;腳踩鬥距,武也;見敵能鬥,勇也找到食物能召喚其他雞去吃,仁也;守信按時報告時辰,信也。民間將公雞鳴引喻為“功名”。由雄雞與雞冠花組合,意“官上加官”。將一隻公雞和五隻小雞組合,構成“五子登科”。“雞”與“吉”同音,民間通常以雞為題材名為“大吉大利”、“開市大吉”。雄雞對鬥,寓意鬥志高昂和志在必得。

明清銅動物擺件種類較多,形態各異,有的有象徵意義

明清銅雞常見有天雞的造型,明代掐絲琺狼銅香即為天雞的形態,長32釐米,高32釐米,紅銅鑄造。天雞體態端莊豐脫,造型生動。雞首、尾羽挺立,冠飾幼龍,須部、胸及翼飾以掐絲琺琅及螺旋銅紋,紋飾豐美。雙翅各飾有一西域仕女,背部開蓋飾有神獸面紋,後足為一瑞獸路地,使器物呈上揚的意態,增加了異禽的動感和靈氣。整個造型與紋飾受西域及盛唐文化影響,是館藏和歷年拍品中的罕見之物。鴨亦受人們喜愛。唐代杜甫《江頭四詠·花鴨》詩云:“花鴨無泥滓,階前每緩行,羽毛知獨立,黑白太分明。”宋代蘇軾《惠崇春江晚景》詩有“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之句更是千古流傳。明清銅玩也有鴨的形象。藍天拍賣行2002年春拍有一對明代銅鴨擺件,每個高3釐米,長2釐米,銅質厚重,羽毛紋理細緻,鴨的頸部上揚,形態逼真,因成對傳世,不可多得,底價為8000元至12萬元。

明清銅動物擺件種類較多,形態各異,有的有象徵意義

鷹,勇猛頑強,胸懷高遠,因其飛得很快,古稱“迅羽”。銅雕鷹擺件,高49釐米,為17世紀—18世紀作品,估價3000元至4000元。銅鎏金蒼鷹,長14釐米,清代作品,估計4000元。好的,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別忘了訂閱我們,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好玩有趣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