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資訊科技與課程教學深度融合,最佳化教學模式

隨著時代發展,資訊科技正在走進我們生活。尤其是在教學工作中,如果將資訊科技與課程教學深度融合,可以促進教育行業的發展。

淺談資訊科技與課程教學深度融合,最佳化教學模式

深度融合與融合存在區別,深度融合觸及教學的本質,並非淺層融合,需要將資訊科技與課程教學進行深入研究,實現動態平衡。因此,要進行深度融合,就要創新管理機制和強化頂層設計。

創新管理機制

淺談資訊科技與課程教學深度融合,最佳化教學模式

資訊科技和課程教學的深度融合是長期的、持續的、系統的工程,需要提前規劃,設計融合方案,才能保證融合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才能實現為課程教學提質增效的目的。在管理機制方面,需要提升先進性,提高教學綜合性,拓寬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院校可以成立調研小組,將市場需求與學生特點綜合分析,為學生規劃出適合他們發展的路徑。將資訊科技納入人才培養計劃,使人才培養符合時代特徵。另外,建立資訊化教學考評機制,激勵教師進行資訊化教學。將結合資訊科技的教學方案納入課程標準,提升資訊化教學的普及性。只有創新管理機制,才能為深度融合提供體制支援,才能為資訊化教學提供良好環境,降低阻力,促進二者融合。

淺談資訊科技與課程教學深度融合,最佳化教學模式

強化頂層設計

頂層設計指統籌各個要素,是對全域性的把控。院校在進行深度融合時,需要注重頂層設計,做好觀念引導、方案制定等工作。只有做好頂層設計,融合才能有據可依,有章可循。課程教學是融合的基礎,要做好融合的頂層設計,最關鍵的環節就是做好課程教學的頂層設計。

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提升能力,要進行頂層設計,就要做好理論指導和方法支援的結合。通常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在總結知識點、編寫教學目標等環節,需要教研室的老師一同探索完成。而教學活動則是由各個教師自行設計,呈現特色化教學,也即理論指導需要進行研討分析,方法支援需要教師進行能力的提升,豐富教學手段,最佳化教學模式。

結語

綜上所述,資訊科技和課程教學的深度融合是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新時代背景下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