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製造不能說得太複雜,要簡單說(二)

智慧製造不能說得太複雜,要簡單說(二)

宣告:本文由楊顯榮先生原創,由《真工智造研訓院》整理發文,僅供學習使用,不得用於商業,引用或轉載需註明出處!如有侵權將追究法律責任!

導讀:本文乃延續二號的發文,再論智慧製造系統,讀者可先閱讀二號文,再閱讀本文,比較能掌握住說明的軌跡,感謝您的關注!

智慧製造不能說得太複雜,要簡單說(二)

簡單理解:

智慧

智慧

智慧製造

智慧製造系

有別於技術、抽象、高大上的語言解釋智慧,筆者想換一下口味,用管理學的簡單語言來解釋智慧,也許能使非專業的製造幕僚、領導容易快速理解些:

A。

智慧

這個人很智慧、這臺裝置是智慧…,對某特定事情或工作能做出整密的思考,從過去、現在、未來做多維度的高敏感度分析、學習、整合、預測,實現正確的判定行動,進而做出實際行動。

維度

,智

能力

越高」。

B。

智慧化

把您在思考或者跟蹤的工作知識、經驗,交給計算機思考,或把您要下決定的事,交由計算機助您下決定,透過計算機寫出一組軟體,可以幫您思考或決定,且能達到您的要求。

C。

智慧製造

聚焦於製造型產業

「運營」

,在整體經營迴圈下的每一件工作,例如:人的企劃工作,產品的研發工作,行政工作、人或機的生產工作,銷售交貨工作…。等等的組織工作,於工作過程注入

「智慧化」的工作元素

,得以促進公司創新產品優勢、質量優勢、製造穩定優勢、運營成本優勢、銷售賣價優勢…等,使公司的競爭力高人一等級,

創造企業新價值

。所有運營過程以智慧方法從事製造工作,可稱之為智慧製造。

D。

能製造系統

將企業運營過程,已經注入「智慧化」的所有工作,和無法智慧化的工作,完全整合並邏輯化、系統化的整理,形成整套的軟體硬體智慧製造管理系統,在企業整體網際網路路的控制之下,起自制造底層裝置或崗位端點,終至出貨客戶服務,所有運營團隊利用此智慧系統從事管理、開發、製造、銷售與服務。另一方面,智慧製造系統擁有豐沛的資料資源和分析、改善、預測未來的智慧演算法,系統能思考並做歷史工作資料的學習,工作異常的評判和調整,

資料

時間分割越細小

資料型別越廣博

,擬人化

智慧計算機「演算法軟體」

的思考、調整

、預測更精準

簡單

說/定方向-

告訴我企業

內智慧製造

系統

的體系

智慧製造系統說再多的原理、原則、戰略、戰術、戰技,最終還是要落地於企業運營的體系內和企業組織內,然後自評:

1.我的問題在哪裡

2

.

從哪裡做

3.可以分類分段做

4

.

該如何做

5.做後

的價值和成效?

以上便是決策領導經常要提問的五大問題,如同精益方法常常使用的5W/1H或者DMAIC的改善導引方法。 智慧製造系統有

縱深度、

擴度

,縱深有多深、橫擴究竟有多擴,許多專家都陸續出書、寫文論述,談縱深、談橫擴,有些「聚點」談,有些「深線」談,有些「全面」談。因此,在智慧製造系統的大方塊內,

幾年

下來

,已經

布建許多的知識經驗點

,智慧製造系統需要結構化的說,更容易加快中小企業決策領導和專業幕僚的理解。運營結構傳統是

銷、

搭建的一級組織框型,筆者為了方便解釋智慧製造系統,以企業資源

、財、行」

管理為核心的

「品

造、市

、銷

智慧製造系統,作為解釋的基礎:1。以智慧設計的工具開發設計出智慧性產

「品」

,2。接著,這些產品的規格資料移交製造體系,以智慧工藝流程的製造規範從事智慧化制

,3。接著,歸納產品的優勢給市場體系,從事智慧

場活動(造市、造勢),知名度造勢給力,4。接著,銷售體系,從事針對性的智慧化

「銷」

售活動,貨品智慧運交客戶,5。最終,啟動客戶手上產品的遠端智慧化

務,實時知曉客戶使用產品狀況,確保產品的質量,延長產品的生命週期。參考閱讀下面簡單圖示:

智慧製造不能說得太複雜,要簡單說(二)

以上每一個體系智慧化系統的深度和功能性,筆者將逐層深入解說,在未來陸續整理發文供專家、企業界圈參考探討!究竟智慧化在應用上的認知,商業界的宣傳和學者專家是存在定義上的差距。

八個智慧製造體系的運營要一次性實施,並全面注入智慧化技術(現狀可能還處在資訊化、自動化階段),則資源的牽動,恐怕不只是財力而已,「知識到位性」、「人員能力現況性」、「現狀正在運營中的調適性」、「車間改造的可能性」、「組織工作調整的變動性」…等等都是衡量做智慧製造的頂層思考。無論大中小企業的決策圈,同樣都要面對這樣的思考和決定:「我究竟要蓋個智慧製造新廠或現地改造或不做?」,

這是困難的決定

!但您必須決定

,為了企業前途、為了企業前瞻永續經營、為了企業競爭力、為了不被社會潮流淘汰掉、為了承擔員工社會責任…。而此議題可以再精細展開為幾個決策思考:

1

.

「無須

智慧化

」、2.

現地

智慧化」

、3.

舊廠、蓋

智慧

新廠」

、4.「延續

舊廠

不動,

智慧

新廠

」、5.

現地

智慧化

、同時啟動蓋智慧新廠

6.

現地

智慧化

、學習後

再啟動蓋智慧新廠

,這六個選項可以再比對前面所述「資源牽動的參素」有多雄厚,再加上行業「外部環境的變化引數」,決定智慧製造系統的實施是否啟動。如果你決定

要做

可以做

」、「嘗試做做看」,

或者

存疑但還有興趣

可以接著往下看論述,如果沒興趣做或暫時沒興趣,也很OK的,製造產業本就忙碌,把時間用在現狀經營力道上,等待有興趣了在啟動知識吸收也行。

簡單

說/下決定-

告訴我以運營

角度

哪個體系判斷

延續前述說明,筆者已定義過智慧化的「人、財、行」「品、造、市、銷、服」,且轉化為八大智慧體系,這八大可歸納為:

商業智慧

和「工業製造智慧」

兩大類別體系,「人、財、行、市、銷」偏向商業智慧,後者「品、造」偏向工業智慧,而「服」既偏向工業智慧又偏向商業智慧。製造型企業的決策領導人或者核心運營團隊,該如何判定從哪一個智慧體系下手選擇實施,有一個基本簡單的邏輯參考路徑圖,可以幫助您找出基本答案:

智慧製造不能說得太複雜,要簡單說(二)

本圖示,讀者可從紅色框位置,開始啟動檢視企業自家的狀態,邏輯性的推算,得到企業應該從哪個智慧體系實施,最具價值性。關於紅色框的所謂企業價值鏈,本處並未定義,留待下文時,筆者再寫文補充說明。為了加強企業領導、核心運營團隊的判斷,列出幾個企業所處情勢的案例:

① 若產品仍具有競爭力的態勢,但利潤率逐漸下降,成本分析顯示製造成本偏高…;

② 若產品逐漸不具有競爭力的態勢,是因為質量逐漸丟失與同業拼搏的態勢…;

③ 若消費與生活價值觀逐漸改變對產品的看法,且同業已累積能量往新一代智慧產品板塊移動…;

④ 若同業已多家率先實施智慧製造,且顯示不錯的成果…;

⑤ 若政府對我們行業的政策,正在改變中…;

⑥ 以上,企業領導可嘗試引用上圖邏輯路徑,自我檢視出智慧製造體系的焦點,且可設為優先實施性

某些

態勢,

企業

領導

判定決策不是資料理性

對於展望性的未來,企業決策領導對某些專案的開展,有些不是資料理性的決策,例如:

1.

運營資料顯示虧損,可領導卻決定加大投資;

2.

許多新興起的市場或「機制」,無法精準數字表達創造企業多少價值,只覺得是機會,領導會斷然決定參與;

3.

供應鏈體系,下游企業為保證質量,逼上游企業依循其規範改革,不做不給訂單,即便現狀作法也可達成其質量要求,領導無須資料決定須配合。智慧製造系統屬於第二種現象,興起不久、複雜的知識功底、理解時間長、經驗值不多,卻是世界主流的工業改革利器,專業幕僚效益評估保守或誇大,企業領導可認定不惜一切必須做。

總結

本議題

1。 智慧、智慧化、智慧製造、智慧製造系統,居然逃離眾多技術性的解釋;

2。 以製造型產業經營角度解析智慧製造體系,期望成功讓領導們輕鬆理解;

3。 戰略性決策,意義上是模糊化卻略帶清晰,本文則加上模糊化邏輯+方向感,期望給出更容易下決策的軌跡。

更多的智慧製造相關的議題,例如:戰術型的議題、戰技術型的議題,筆者先從規範性或名詞定義性議題先開始分享,希望更多專家提供意見或參與!